李胜德 作品数:39 被引量:3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应用美维松肌松效应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人们对于肌松剂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增龄使体内总含水量相对比例增多约15%,并伴有细胞实质减少,致使药物分布容积降低.患病或卧床制动者白蛋白降低更明显.一般讲来,药物最初是在血浆... 张凤飞 李胜德关键词:七氟烷 美维松 肌松效应 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手术结束前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对麻醉苏醒及花费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对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组(地氟醚)、I组(异氟醚)和I+D组(异氟醚+地氟醚)三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03 mg/kg,舒芬太尼0.3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D组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I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I+D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手术结束前30 min关闭异氟醚,同时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观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术中知晓,计算三组用药量及花费。结果 D组和I+D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比I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组和I+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组麻醉药花费较D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可加快患者麻醉苏醒且花费相对较低。 杜娟 李胜德 魏淑明 杨圣强 周丽娜关键词:地氟醚 异氟醚 麻醉苏醒 急性中度等容性血液稀释对潘库溴铵量-效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995年 选择ASAI级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和血液稀释组(H)。在麻醉平稳后,手术开始前对H组患者行急性血液稀释达中度(血球压积平均28.04%)。试验中选用加速度仪的四个成串刺激(TOF)形式监测神经肌肉功能,用小样本累积给药技术测定两组患者的潘库溴铵量-效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C组的潘库溴铵ED50、ED90、和ED95、分别平均为22.85±6.98、45.20±7.51和47.99±7·69μg/kg,H组的相应数值分别比C组增加了32.42%、25.55%和25.15%。急性中度等容性血液稀释使潘库溴争的量-效曲线有移,药效明显减弱。 张利平 李胜德 顾振华关键词:血液稀释 潘库溴铵 量-效关系 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通过膜式氧合器应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选择1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年患者,心肺转流术(CPB)开始后通过氧合器应用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结果在摄取与排出阶段,三种药物的动脉血麻醉药分压(Pa)、静脉血麻醉药分压(Pv)变化速率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血分压、静脉血分压与排出气分压的关系均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以动脉血分压的相关性更好。B en tley膜式氧合器具有快速转运吸入麻醉药的性能;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通过氧合器应用后摄取和排出速率随药物血/气分配系数的增高而减慢;通过监测氧合器排气口中吸入麻醉药分压可以快速、准确地估计血液中吸入麻醉药分压。 李胜德 刘晋萍 周建新 张春海 刘进关键词:地氟醚 异氟醚 氟烷 心肺转流术 药代动力学 膜式氧合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39 2004年 曹灵敏 李胜德 马桂芬 景卫关键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老年 下腹部手术 下肢手术 布比卡因 硝酸异山梨醇酯对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醇酯对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生理盐水0.2 ml/kg,观察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均采用直接喉镜经鼻明视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5 min(基础值),注药后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基础值比较,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RPP降低(P<0.05),气管插管时对照组SBP、DBP、RPP升高(P<0.05),观察组SBP、DBP、RPP升高(P>0.05),两组HR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RPP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可预防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 周兆云 张倩 李胜德关键词:硝酸异山梨醇酯 经鼻气管插管 血液动力学反应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美维松临床药效学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择期手术前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D)对美维松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60例,年龄35-6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AHHD 组即A组,n=30)和对照组( C组,n=30),两组均在术前补充生理需要量,实验组用6%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后监测指标平稳10 min 静推美维松0.2 mg·kg^-1。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在麻醉诱导结束监测指标平稳后静推美维松0.2 mg·kg^-1。记录美维松起效时间(推药到T1=0时间)、作用时间(美维松注入后T1=0至T1恢复至对照25%的时间)、恢复指数:(T1恢复从25%的时间到T1恢复至75%的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A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延长(115 s vs 90 s P〈0.05)、作用时间分别是36 min、22 min(P〈0.05),恢复指数分别为11、8(P〈0.05)。结论 AHHD对美维松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均有延长。 刘东水 李胜德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美维松 药效学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单纯硝酸甘油降压组(n=8);Ⅱ组为小剂量艾司洛尔(25μg.kg-1.min-1)复合硝酸甘油降压组(n=8);Ⅲ组为大剂量艾司洛尔(50μg.kg-1.min-1)复合硝酸甘油降压组(n=8)。记录诱导降压和停药后血压恢复时间。记录降压前即刻(T1)、降压达预定值(T2)、停止降压前即刻(T3)及血压恢复时(T4)的MAP和HR。结果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降压达预定值(T2)、停止降压前即刻(T3)时的HR明显减慢(P<0.01);诱导降压时间、恢复血压时间显著缩短,维持降压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病人降压效果确切,安全系数较大。 李胜德 王延秀 刘焕成 江瑞华 高慎强关键词:控制性降压 艾司洛尔 硝酸甘油 咪唑安定与布比卡因混合后理化性质及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2003年 目的研究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药布比卡因与咪唑安定混合后理化性质及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方法取咪唑安定5mg(1 ml)、布比卡因31.25mg(6.25ml),加生理盐水17.75ml混匀配成0.02%咪唑安定+0.125%布比卡因25m1后,测比重、pH值,在室温及36.5℃恒温下放置,观察有无沉淀变色,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混合后各组分的含量。结果混合液比重为1.006,pH值为5.3,在室温20℃~25℃及36.5℃恒温下放置24h不发生沉淀变色,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混合液,各组分混合后未见减少。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咪唑安定、布比卡因混合后理化性质稳定,混合液中各种药物含量无改变。 王延秀 宋文阁 李胜德 尹玉卿 李晓光关键词:咪唑安定 布比卡因 理化性质 异丙酚用于冠心病人胃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2002年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对冠心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内科确诊需行胃镜检查术的 36例门诊冠心病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n =12 ) ,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Ⅰ组 1mg/kg ,Ⅱ组 1.5mg/kg ,Ⅲ组 2mg/kg。观察评定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记录用药前后及病人清醒后SBP、DBP、HR、SpO2 和ECG变化。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Ⅰ组 91.4 % ;Ⅱ、Ⅲ组均为 10 0 % ,明显优于Ⅰ组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 (P <0 .0 5 )。三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 ,BP、SpO2 均见下降 (P <0 .0 5或 0 .0 1)。Ⅱ组较Ⅰ组用药后下降明显 (P <0 .0 5 ) ,Ⅲ组与I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ECG显示 :Ⅰ、Ⅱ组与术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 ,Ⅲ组有 3例S -T段下移 >0 .0 5mv ,2例出现室性早搏。病人清醒后离院时间Ⅲ组明显长于前两组(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对冠心病人胃镜检查术也是非常适用的。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与剂量、注射速度有关。剂量应控制在 1.5mg/kg为宜。 尹玉卿 李胜德 桑清文 刘焕成 张立功 关善辉关键词:异丙酚 胃镜检查 冠心病 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