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鼓室
  • 5篇鼓室硬化
  • 2篇中耳
  • 2篇听力学
  • 2篇黏膜
  • 2篇耳聋
  • 2篇病因
  • 2篇病因学
  • 2篇病因学研究
  • 1篇电测听
  • 1篇电镜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筛查
  • 1篇性病
  • 1篇诱发电位
  • 1篇粘膜
  • 1篇中耳粘膜
  • 1篇中耳黏膜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儿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7篇李琰
  • 4篇谢南屏
  • 3篇万良财
  • 2篇王小亚
  • 2篇罗仁忠
  • 1篇刘双秀
  • 1篇温瑞金
  • 1篇李玉云
  • 1篇熊琪
  • 1篇李永贺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79例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估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6年鼓室硬化资料完整病例79例(79耳),锤砧固定型30例(30耳),镫骨固定型29例(29耳),全鼓室硬化型20例(20耳),术前1~2d均行纯音测听,分析患者言语频率(500,1000,2000Hz)纯音平均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G),比较此三型听力学特点。结果3组病人中,52例为传导性耳聋,26例为混合性耳聋,1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3组病人言语频率平均PTA及ABG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硬化病人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害程度与硬化灶部位无关。
万良财谢南屏李琰刘双秀
关键词:鼓室硬化耳聋电测听
鼓室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豚鼠鼓室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鼓室硬化的动物模型,探讨鼓室硬化发生过程。方法选择健康杂色豚鼠21只,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于左耳经鼓膜注射1×10·8L-1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00μl,制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模型,右耳为正常对照。术后1﹑3﹑6月分别断头处死动物,观察鼓膜和中耳粘膜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在造模3月及更长时间的豚鼠实验耳中出现鼓室硬化病理改变,组织中钙质沉积及纤维化程度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向豚鼠鼓室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诱发鼓室硬化的动物模型切实可行。
李琰谢南屏万良财
关键词:鼓室硬化中耳粘膜金黄色葡萄球菌
鼓室硬化病因学研究
研究背景: 鼓室硬化(Tympanosclerosis)是指中耳在长期慢性炎症愈合后所遗留的中耳结缔组织退行性变,是引起传导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中耳粘膜下层及鼓膜固有层中出现透明变性和钙质沉...
李琰
关键词:传导性耳聋病因学耳显微外科鼓膜切开置管
文献传递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相关高危因素及听力评估结果转归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高危因素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听力特点及其转归情况。方法:对2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而转诊我科的婴幼儿采用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反射等客观听力测试。首次听力评估异常者依照听力损失情况,建议复诊时间一般1~3个月,以不超过6个月龄为限。分析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在不同年龄、不同筛查结果、不同高危因素下的听力测试的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听力筛查不通过的802例(1179耳)中,单耳不通过组初次听力评估正常的比例为53.2%,高于双耳不通过组(39.5%),P<0.05。而初评为重度听力异常的比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力筛查不通过占25.8%,远高于其他已知的高危因素(P<0.05);先兆流产组未发现有重度听力异常患儿;有耳聋家族史的婴幼儿导致重度听力损失的比例(40.9%)远高于其他高危因素,其次为同时有2种以上高危因素者(10.8%);听力筛查不通过者中,56.9%未发现有高危因素,其中有54.7%初次评估听力异常;而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中,42.3%初次评估听力为正常;所有2次评估的96例(138耳)中,轻度异常好转比例为40.9%,中度为74.3%,重度为33.3%,P<0.05。有7耳出现听力损失加重现象。各种不同高危因素导致的听力异常中,中度异常好转的比例均较轻度异常高;802例(1179耳)中,有10例(12耳)诊断为听神经病。结论: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围产期病史及听力损失程度和年龄等均是决定追踪随诊次数的重要因素,仍存在许多未知的听力损害高危因素,实现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的普遍筛查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温瑞金李琰罗仁忠王小亚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诱发电位脑干高危因素
鼓室硬化豚鼠中耳黏膜电镜下超微结构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豚鼠鼓室硬化中耳黏膜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特点,以探讨豚鼠鼓室硬化的发病机理。方法健康杂色豚鼠8只为研究对象,其中,6只(8耳)行鼓室硬化造模,2只(4耳)为正常对照。鼓室硬化的造模方法为显微镜下经豚鼠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向鼓室内注射1×108个/L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00μl,观察6个月以上,观察期间不给任何治疗。以显微镜下可见鼓膜穿孔边缘或鼓室腔有钙化斑为造模成功标准。取鼓室硬化造模成功豚鼠不同部位的中耳黏膜及正常豚鼠相应部位的中耳黏膜分别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正常豚鼠中耳黏膜胶原纤维少,纤维细胞形态大小正常,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形态正常,有线粒体嵴,无溶酶体。鼓室硬化中耳黏膜纤维细胞呈不规则变形、伸长、退变,细胞核深染呈卵圆形,核周的胞浆内有肿胀线粒体和变性溶酶体聚集,内质网扩张成囊状,黏膜下层细胞基质中含大量的胶原纤维,在基质胶原纤维束间有大量无定形的富含高密度电子的小体。结论豚鼠鼓室硬化中耳黏膜电镜下见胶原纤维显著增生,细胞基质小囊泡、胞内溶酶体、脂质颗粒内的磷脂结构均有钙化,但主要发生在细胞基质小囊泡。
万良财李琰谢南屏李永贺
关键词:鼓室硬化电镜中耳黏膜
鼓室硬化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李琰谢南屏
关键词:鼓室硬化病因学黏膜下层退行性病变钙质沉着透明变性
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对62例唇腭裂术后患儿进行DPOAE、ABR和声导抗检查,分析其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以ABR阈值为诊断标准,诊断为听力异常者共51耳,以轻度和中度异常为主;63耳鼓室导抗图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障碍;26耳DPOAE检查未通过。结论:唇腭裂术后患儿听力异常的比例高。3种客观听力学检查方法在唇腭裂术后的患儿检查中具有高度一致性。
王小亚熊琪罗仁忠李琰李玉云
关键词:唇腭裂听力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