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注射
  • 3篇痴呆
  • 2篇丹参
  • 2篇丹参注射液
  • 2篇丹红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神经功能
  • 2篇注射液
  • 2篇疗效
  • 2篇老年
  • 2篇老年痴呆
  • 2篇老年痴呆症
  • 2篇复方丹参
  • 2篇复方丹参注射
  • 2篇复方丹参注射...
  • 2篇参注射液
  • 2篇痴呆症
  • 1篇胆碱
  • 1篇多奈哌齐
  • 1篇多奈哌齐治疗

机构

  • 10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李爱萍
  • 1篇周建芳
  • 1篇田野

传媒

  • 4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及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4天NIH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7天NIH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14天NIH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7天、14天NI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7天血清NO、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14天血清NO、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回落(P<0.05),观察组治疗7天、14天血清NO、IL-6、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李爱萍隋文乐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神经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50例,根据临床表现对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初步判断,并行细菌培养及予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14.00%,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10.00%;132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67%,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23.81%;革兰阳性菌占28.57%,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29%和肠球菌属占9.52%为主;真菌感染占4.76%;常见革兰阴性菌普遍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除大肠埃希菌外均对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普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氯霉素敏感性较高,其次是利福平,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普遍偏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当有感染征象时早期通过细菌培养确定诊断,并及时给予经验性用药治疗,待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再对治疗用药进行调整。
李爱萍隋文乐周建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医院感染病原学耐药性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TC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以及正中神经MNCV、SNCV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以及正中神经MNCV、SNCV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TAOC、SOD水平较治疗前上升,MDA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TAOC、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隋文乐李爱萍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神经传导速度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痴呆症患者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痴呆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吡拉西坦片治疗;给予观察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结果:关于两组患者的ADL及MMSE评分,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痴呆症患者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提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李爱萍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老年痴呆症疗效
胞二磷胆碱联合葛根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与葛根素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12例,采用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HDS评分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同时无效比率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VM)和动脉指数(PI)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葛根素在短期内能够积极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全面改善。
李爱萍隋文乐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胞二磷胆碱葛根素
血清NMO-免疫球蛋白G、MRI在视神经脊髓炎脑部瘤样脱髓鞘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脊髓炎脑部瘤样脱髓鞘病患者进行血清学和影像学分析,评价血清NMO-免疫球蛋白G、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视神经脊髓炎脑部瘤样脱髓鞘病患者100例,分析统计其血清NMO-免疫蛋白G阳性情况、MRI图像特点。结果血清NMO-免疫球蛋白G检测的阳性率为93%;磁共振检查发现脑部瘤样脱髓鞘病灶的阳性率为89%;87例患者病灶未出现强化,25例患者占位表现较为明显;79例患者脑组织水肿明显;T1象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或T2FLAIR主要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混杂信号;ADC表现为高值。结论脑部瘤样脱髓鞘病变后循环供血区域出现较多,病灶无强化,占位不明显,且存在广泛的血管源性水肿,血清NMO-免疫球蛋白G和MRI对于脑部瘤样脱髓鞘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李爱萍隋文乐田野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脱髓鞘脑损害
早期药物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MSE、ADL、SSS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申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申捷40mg,静脉滴注,1次/d,共15d;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共15d。对照组A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申捷4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次,静脉滴注,1次/d,共15d。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A、B的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MSE、ADL、SSS、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好转(P<0.05),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加用神经节苷脂或者丹红注射液治疗(P<0.05)。结论申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
李爱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观察组88.33%,对照组6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第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2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隋文乐李爱萍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缺损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L,加入250 mL注射用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别于第0天、7天、14天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89%,对照组69.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第14天,2组NIHSS评分继续下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PAI、FIB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t-PA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通过调节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溶解血栓,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病变部位的血供,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爱萍隋文乐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老年痴呆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日益加剧,其发病机制主要学说是淀粉样肽假说,治疗药物主要有胆碱能药物、改善脑循环或脑代谢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
李爱萍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