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烁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圳市南山区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的变化及观察相关指标,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45例。通过症状评分、使用药物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等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行,免疫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免疫治疗组药物评分要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要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要低于健康对照组,免疫治疗组治疗3年后比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治疗组的比例没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过3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症状控制理想,对症治疗的药物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影响CD4+CD25+T调节细胞的功能有关。
- 李烁洪海裕李小敏高进良高春生赵家利刘邦华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CD4+CD25+T调节细胞
- 阶梯性治疗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阶梯性治疗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60例分泌性中耳炎成人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阶梯性治疗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Valsava法,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临床表现、听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性治疗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佳,治愈率高且安全性好。
- 高进良高春生李烁杜政德刘成胡璟
- 关键词:阶梯性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下颌缘支逆行法解剖面神经的腮腺部分切除术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2例发生暂时性面瘫,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采用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5cm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李烁高春生杜政德杨琼刘飞张全明张小萌
- 关键词:面神经下颌缘支腮腺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
- 血液病外周性及中心性骨髓SPECT显像规律初探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各种血液病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髓显像的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对148例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72例,白血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缺铁性贫血14例,慢性溶血性贫血(慢性溶贫)10例,静脉注射^(99m)Tc-植酸钠后进行全身骨髓SPECT显像,观察外周及中心骨髓活性及分布情况。结果:148例受检者中,外周骨髓扩张率为44.6%,其中再障未缓解期与缓解期分别占28.6%和39.1%;白血病未缓解期与缓解期分别占78.6%和33.3%;缺铁性贫血占21.4%,慢性溶贫占80.0%,MDS占75.0%。几种血液病骨髓扩张的好发部位不同,再障与白血病患者处于不同临床阶段,中心骨髓活性受抑制程度不同,分别是未缓解期再障73.5%,白血病71.4%,缓解期再障43.5%,白血病27.8%,同类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0例MDS患者中有13例显示中心骨髓处于高活性状态。结论:了解不同血液病外周及中心骨髓活性及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其诊断及疗效的监测。
- 李烁胡佳
-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放射性核素显像
- 纳吸绵用于内镜鼻窦手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开放术后使用纳吸绵鼻腔填塞止血材料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鼻腔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纳吸绵止血材料填塞止血;另一组采用Merocel高膨胀材料填塞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8h内、抽取填塞物时的临床症状及取出填塞物后鼻腔的局部表现。结果使用纳吸绵组术后48h内头痛、鼻痛及鼻渗/出血发生率低于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P<0.05),抽取鼻腔填塞物时疼痛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P<0.01),术后鼻腔恢复通气天数、术腔上皮化时间较短,发生鼻腔粘连数、术腔肉芽、囊泡数均比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少(P<0.05)。结论纳吸绵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病人痛苦少,是理想的鼻腔填塞材料。
- 钱迪张红伟高春生杨琼李烁陈君明
- 关键词:内镜检查鼻腔填塞止血材料
- 鼻咽癌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A的表达。结果:鼻咽部活检组织中,鼻咽癌组织中PFK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PFK1mRNA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PFK1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
- 李烁杜政德高进良高春生刘飞杨琼刘邦华
- 关键词:鼻咽肿瘤糖酵解淋巴结转移
- NADPH氧化酶在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听觉系统氧化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在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外周听觉系统耳蜗和中枢听觉系统听皮层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老年性耳聋氧化性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48只1个月龄雄性Spragua-Dawley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4只。D-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连续8周;对照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造模完成后,取两组大鼠外周听觉系统耳蜗和中枢听觉系统听皮层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A氧化损伤生物标记物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普遍缺失(common deletion,CD)和NOX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OX蛋白表达;应用Taqman PCR检测mt DNA CD。所有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大鼠相比较,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8-OHdG的表达在耳蜗和听皮层组织中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41、10.589,P均<0.05);NOX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耳蜗组织中明显增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491、18.983,P均<0.05);N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听皮层组织中明显增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48、8.219,P均<0.05);mtDNA CD的累积在耳蜗和听皮层组织中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96、7.901,P均<0.05)。结论在听觉系统老化过程中,NOX是活性氧的重要来源,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耳聋氧化性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 杜政德胡璟李烁刘成刘林高春生
- 关键词:NADPH氧化酶老年性耳聋氧化性损伤
- 保留浅叶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保留浅叶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肿瘤复发率及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麻木感和涎瘘等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其中2例出现耳垂区麻木感,1例出现涎瘘,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无一例出现口干、味觉出汗综合征、腮腺区凹陷畸形及永久性面瘫等并发症。结论:保留腮腺浅叶的术式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可以保证肿瘤根治,同时降低口干、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和耳垂麻木感的发生率,改善术后面部凹陷畸形,较大限度地保留腮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烁张小萌高春生杜政德杨琼刘飞
- 关键词:味觉出汗综合征腮腺肿瘤腮腺深叶
- 支撑喉镜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在支撑喉镜下局部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结果:16例患者中,注射3次4例,注射4次3例,注射5次9例。治愈12例(75%),显效4例(25%)。结论:支撑喉镜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疗效佳、创伤小的方法。
- 李烁杨海弟杜政德高进良张红伟高春生
- 关键词:血管瘤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支撑喉镜
- 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应用解剖研究初探
- 2018年
- 目的通过尸头解剖来探索经眶外下壁入路内镜手术所能达到的解剖通道、解剖标志及解剖方法等。方法对5具尸头(10侧)进行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的细分解剖,通过逐步解剖来界定该入路所能达到解剖通道、颅内外重要解剖标志、解剖边界等。结果本研究界定了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所能达到的5个通道,它们分别是三叉神经通道、破裂孔通道、海绵窦通道、岩锥及后颅窝通道、中颅窝通道,它们的边界、解剖标志、解剖通道、解剖步骤及方法都得以明确的界定。结论内镜下经眶外下壁入路颅底手术可以到达旁中线颅底、中颅窝,甚至是部分侧颅底及后颅窝,而且对于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颅内外段的暴露能提供很好的视野。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实践加以完善及检验。
- 李烁胡璟刘飞曾楠高春生杨琼张小萌
- 关键词:内镜手术前颅窝中颅窝侧颅底后颅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