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娟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体育
  • 3篇健美
  • 3篇健美操
  • 3篇教学
  • 2篇体育教学
  • 2篇健身
  • 2篇高校
  • 2篇高校健美操
  • 1篇大学体育
  • 1篇大学体育教学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健身
  • 1篇调查问卷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适应
  • 1篇体育文化
  • 1篇体育文化研究
  • 1篇趣味
  • 1篇趣味性
  • 1篇问卷

机构

  • 8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8篇李洪娟
  • 2篇李贵森
  • 1篇孙伟庆

传媒

  • 2篇文体用品与科...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 1篇林区教学
  • 1篇运动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5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及各界压力的不断增加,健美操进入高校,是现今高校体育的重要选修课。健美操集音乐、舞蹈、集体操等优势于一身,其不但能够健身,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也可以健美,帮助学生塑造体型、体态。但是健美操作为健身教学的一部分和新兴的体育运动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和完善,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李洪娟李贵森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教学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调研——基于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建设后居民民情调查问卷
2018年
北京通州区城市副中心改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文章对改建后的通州区居民进行民情调查,了解其对通州区改建后的感想及建议。
王如玉郭胜辉李洪娟
关键词:问卷
浅谈高校健美操在大众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高校健美操不但对大学生的自我健身活动能力有积极影响,而且在社会化大众健身活动中有着潜在的积极作用。
孙伟庆李洪娟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大众健身
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创造性思考
2014年
需求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只有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教学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李洪娟
关键词:体育教学趣味性
健美操的功能与创新分析
2014年
健美操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创新是健美操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健美操的新动作不断增加,形式变化多样,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健美操现已成为体育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还适用于学校大型的活动和文艺汇演,是一项集锻炼与表演功能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本文通过分析健美操项目的特点、价值和创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美操运动的行列中来,传播舞蹈艺术文化,同时更好地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李洪娟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健身价值
关于体育文化研究的文献研究——基于2002-2012年体育类核心期刊
2013年
应用文献学、统计学方法,对我国2002-2012年16种核心期刊中有关体育文化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1)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针对性不强,研究方法多,比较集中,但是创新不足;(2)体育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多且杂,对其本质认识不统一;(3)对劣势群体的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的关注度不够。
李洪娟
关键词:体育文化
武术推广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表明,武术的推广必须综合运用定位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多种策略。具体而言,结合差异化战略,首先将武术定位成一种成功的生活方式,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有针对性选择不同武术项目进行推广,并将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再从服装、场地、机械等方面进行包装。努力建成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辅以健身房、网络、电视、武馆、书籍等渠道构成的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武术传播网络。最后,通过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等活动激发人们习武热情,将武术变成全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李洪娟
关键词:武术
论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2015年
在当下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最热"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也相应提高了,对于大学院校来说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促使学生积极接受教育,提升自我内涵和整体素质,同时也为构建健康稳定的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其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入手进行研究与分析。
李洪娟李贵森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