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增殖
  • 1篇双柱固定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转染
  • 1篇转染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骨折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间
  • 1篇肱骨髁间粉碎...
  • 1篇髁间
  • 1篇髁间粉碎性骨...
  • 1篇基因
  • 1篇基因体外转染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骨折
  • 1篇粉碎性
  • 1篇粉碎性骨折

机构

  • 2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2篇何建明
  • 2篇李江
  • 1篇许杨
  • 1篇何小勇
  • 1篇胡松峰
  • 1篇鲁轶群
  • 1篇陶铁瑛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用PCR扩增法获得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计算转染率,用MTT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特性。结果:实验成功地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后的bMSCs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转染率为(43.32±4.51)%,MTT法显示重组质粒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空白质粒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0.05)。结论:运用转染的方法实现了两种基因在MSCs中的共同表达,为监控MSCs细胞的转染和表达过程提供了一种手段。为后期利用MSCs细胞进行组织工程骨组织制造和移植提供了规范化的监控和程序化生产手段。
许杨李江何建明何小勇陶铁瑛胡松峰
关键词:BF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染
双柱固定重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柱固定法重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柱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9例,Y型6例,H型21例,术后1年摄片检查,骨折愈合30例,占83%,骨不愈合2例,占1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柱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肘关节功能恢复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介标准,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双柱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
李江何建明鲁轶群
关键词:肱骨骨折双柱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