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恩
- 作品数:112 被引量:5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31、IL-33及其受体ST2在难治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IL-31、IL-33及其受体ST2在难治性鼻-鼻窦炎(R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R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研究设立难治组、初治组及对照组。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组织形态和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EO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IL-31、IL-33及ST2蛋白的相对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IL-31、IL-33及ST2蛋白的表达;外周血检测血清总Ig E的表达水平。结果 (1)难治组、初治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难治组高于初治组;(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IL-31、IL-33在难治组、初治组及对照组均有表达,难治组、初治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难治组高于初治组。ST2表达量难治组、初治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难治组与初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mRNA表达水平上,IL-31、IL-33在难治组及初治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难治组高于初治组;ST2表达量难治组、初治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难治组与初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外周血总Ig E值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31、IL-33及其受体ST2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尤其在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在难治性鼻-鼻窦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张俐悦刘金兰姚东方李杰恩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鼻窦炎
-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9
- 2003年
- 周永唐安洲蓝新海李杰恩谭颂华方勤
- 关键词:鼻咽癌鼻窦炎手术治疗放射疗法适应症
- 鼻咽癌细胞凋亡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00年
- 李杰恩周永陈建温文胜谭颂华吕自力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凋亡预后
- 鼻咽癌细胞调亡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 李杰恩唐安洲周永蓝新海李佳荃黄光武谭颂华
- 该课题为鼻咽癌(NPC)自发性细胞凋亡以及放射诱发的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基因在NPC的治疗以及判断 NPC 患者的预后的研究。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对73例 NPC组织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鼻咽癌
- 抗原呈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 2008年
-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变应性鼻炎(AR)是各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共同参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抗原呈递细胞(APC)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的—廿C有树突状细胞(DCs)、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B细胞等。其中DCs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独特的摄取、加工抗原或变应原并向T淋巴细胞递呈来调节免疫反应,是唯一能诱导初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专职APC。目前EOS作为APC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在变应性疾病中EOS的研究已经不少,现对其进行综述如下。
- 谭建成李杰恩
- 关键词: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细胞
- 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对晚期鼻咽癌组织细胞增殖凋亡的意义
- 2004年
- 王仁生刘文其李坚张勇李杰恩王绍丰
- 关键词: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癌组织
- 鼻咽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2000年
- 自1972年Kerr发现自然界存在细胞凋亡现象以来,人们对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消退密切相关,因此有关肿瘤凋亡的研究倍受关注。业已证明,放射治疗、化疗以及热疗等治疗肿瘤的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就有关鼻咽癌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肿瘤发展中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有增殖、分化和凋亡三方面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长期以来,人们侧重于肿瘤增殖活性和分化特征方面的研究,而对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近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死亡的基本形式之一。
- 李杰恩陈显新综述唐安洲黄光武审校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凋亡
- 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6月3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295例,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87例。改良切口与传统Killian切口不同,改良的手术切口位于鼻中隔软骨前方。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对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先行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后再同期行鼻窦手术。结果 3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手术时间为8-35 min,中位手术时间20 min;术中出血量10-80 ml,中位出血量为30 ml;鼻中隔成形术后随访6-12个月,鼻中隔偏曲矫正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鞍鼻或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保留了较完整的鼻中隔支架,手术方法简便,术中鼻中隔黏膜张力小,术野清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手术时间短的优点,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 李杰恩唐臻臻王扬刘金兰姚东方周永黎木兰杨颖陆升
- 关键词:改良切口鼻中隔鼻中隔成形术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125例被引量:4
- 2004年
- 兰新海唐安洲李杰恩
- 关键词:鼻息肉慢性鼻窦炎ESS老年患者鼻内窥镜手术
- 嗜酸粒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病理研究证明慢性鼻-鼻窦炎鼻窦黏膜中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大量与嗜酸粒细胞密切相关的毒性颗粒蛋白及细胞因子,可能是鼻窦炎性病变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嗜酸粒细胞在鼻窦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 林欣然李杰恩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慢性鼻-鼻窦炎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