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曦

作品数:129 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理学
  • 23篇化学工程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医药卫生
  • 10篇电气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纳米
  • 18篇微量热
  • 18篇量热
  • 17篇修饰
  • 16篇电极
  • 14篇热法
  • 13篇配合物
  • 13篇微量热法
  • 13篇离子
  • 13篇量热法
  • 11篇催化
  • 10篇修饰电极
  • 10篇杆菌
  • 10篇大肠杆菌
  • 9篇碳纳米管
  • 9篇纳米管
  • 8篇电化学
  • 8篇铜配合物
  • 8篇聚苯
  • 8篇苯胺

机构

  • 1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5篇武汉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武汉工业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大学

作者

  • 127篇李曦
  • 37篇张超灿
  • 29篇刘鹏
  • 15篇董玉林
  • 12篇张志军
  • 11篇胡善洲
  • 11篇刘信
  • 10篇吴力立
  • 9篇李小雨
  • 8篇庞金兴
  • 7篇李全华
  • 6篇陈连喜
  • 6篇屈松生
  • 6篇靳艳巧
  • 6篇刘义
  • 6篇李玉刚
  • 5篇陈诚
  • 5篇黄坤
  • 5篇丁玲
  • 5篇魏登贵

传媒

  • 1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0篇材料导报
  • 5篇武汉工业大学...
  • 4篇湖北化工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胶体与聚合物
  • 2篇粘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四膜虫为模板合成聚苯胺
陈诚刘信熊燕刘鹏李曦
微量热法研究硒代吗啉衍生物的抑菌作用被引量:9
2002年
采用瑞典产 L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 (热导式微量热计 )、用停流法研究了 3种硒代吗啉衍生物对大肠杆菌作用的热功率输出曲线 ,得到了大肠杆菌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常数 k、半抑制浓度 IC50等参数 .结果表明 ,N -十二烷基硒代吗啉和 N -十二烷基硒代吗啉基乙酸甲酯溴化物的抗菌效果较明显 .
李曦刘义吴军屈松生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抑菌作用微量热法药物化学
银-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2014年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包裹剂,液相还原硝酸银制备了椭圆形的银-牛血清白蛋白(BSA-Ag NPs)纳米粒子。探究了BSA的浓度、溶液pH值和温度对纳米Ag粒子晶体生长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热重分析仪(TG)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用荧光淬灭法分析了纳米粒子的构象和作用机理,建立了位点结合模型,证明纳米粒子发生的是静态荧光淬灭。通过测量大肠杆菌培养基吸光度,发现BSA-Ag NPs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性随粒径减小逐渐增强。结果表明:合成的BSA-Ag NPs纳米粒子粒径大约5nm,纳米粒子形态稳定,分散性好,抗菌性强,是一种用途广泛、环境友好型和能直接投入应用的抗菌性材料。
费成刚余祥玮牛文翰刘鹏李曦
关键词:纳米银牛血清白蛋白反应机理抗菌性能
基于“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培养自主创新性人才,我们结合国内外教育的优点,通过对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强化思维意识和学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
李曦董玉林王苹吴庆余刘鹏李全华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理化学课程双语教学
文献传递
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胺和尿酸的电化学检测(英文)
2016年
在单壁碳纳米管(SWCNT)表面修饰[Cu(sal-β-Ala)(3,5-DMP_2)]玻碳电极(GCE),该修饰电极不仅对多巴胺(DA)和尿酸(UA)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效果,而且对它们有很强的检测能力.[Cu(sal-β-Ala)(3,5-DMP_2)]修饰电极对D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210 mmol/L,检测极限为7.29μmol/L;而对U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从1~86mmol/L,检测极限为1.5μmol/L.同时,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来测定DA和UA,相比之下,[Cu(sal-β-Ala)(3,5-DMP_2)]与单壁碳纳米管及修饰玻碳电极结合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Lina Abdullah ALSHAHRANI李曦南俊民谭娟娟顾凤龙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多巴胺尿酸电化学检测
基于Zn-MOF-74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Zn-MOF-74 金属框架结构是中心离子Zn2+通过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中的羧基和羟基连接起来的具有一维平面的六元结构.本文主要以Zn-MOF-74 为模板,通过高温碳化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碳材料,采用XRD、SEM、...
褚梅王梦梦陈奇李曦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孔径结构
两种氨基酸-邻菲啰啉-铜(Ⅱ)三元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用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分别对[Cu(phen)(gly)(H2O)]Cl.2.5H2O(a)、[Cu(phen)(L-ala)(H2O)]Cl.4H2O(b)(phen=1,10-邻菲啰啉、gly=甘氨酸、L-ala=L-丙氨酸)与鲱鱼精DNA的作用进行研究.电子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加入DNA使两配合物吸收峰产生明显减色效应,表明配合物能与DNA发生部分插入作用;但通过计算得出a、b配合物与DNA结合常数分别为4.61×102、1.75×103L/mol,表明两配合物与DNA结合力较弱;电化学研究表明,两配合物离子在电极上的反应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使其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表明发生了插入作用,与紫外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显示a、b两配合物对DNA作用相似,说明配体氨基酸结构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无较大影响.
张志军李曦郝莉刘鹏胡善洲
关键词:铜配合物鲱鱼精DNA
磁性介孔复合粒子的合成及药物释放研究
<正>近年来,药物的传导设计引起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抗癌药物传输中,不但要求减少药物提前释放所带来的毒副作用,而且需要药物在特定病灶部位给药以提高药效,以此为目的药物传输体系设计显得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而磁性介孔...
刘信黄坤刘鹏董玉林李曦
文献传递
[Cu(phen)(L-ser)(H_2O)]Cl与DNA作用的研究
2011年
用循环伏安法(C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Cu(phen)(L-ser)(H2O)]Cl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CV、DPV法研究显示,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位正移,表明配合物与DNA发生插入作用。同时,利用溴化乙锭(EB)作指示剂,进行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同样表明配合物与DNA发生插入作用。
许雯靓熊燕熊锃方婷婷李曦张志军
关键词:铜配合物鲱鱼精DNA
含磷环氧树脂/聚氨酯梯度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015年
以含磷环氧树脂、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N403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反应组分,乙酸乙酯(EA)为溶剂,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不同组分比的含磷环氧树脂/聚氨酯材料。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分别研究了材料的组分含量、相形态和元素分布。结果显示:当含磷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0%时,其结合聚氨酯硬段,以分散相粒子(0~15μm)分布在聚氨酯基体中,并且粒子的含量沿厚度方向梯度递增。进一步通过表面水接触角法(SCA)和拉伸试验测定了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材料具有梯度相形态时,上下表面的亲水性差异较大,底表面亲水性更强;并且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张学军陈连喜任乐李曦
关键词:梯度材料含磷环氧树脂聚氨酯相容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