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乐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金融化 被引量:1 2019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逻辑、理论和历史三个视角来理解金融化。金融化不同于信用,它可由生息资本存在性的日益增强来定义,它在现实资本积累中所起的作用与虚拟资本的积累相反,并且它构成了包括全球危机在内的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基础。金融化可被视为生息资本在深度(intensive)和广度上(extensive)的扩张。在深度层面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的增长及扩散(proliferation)本身与商品生产及交换本身的联系日趋减少,广度层面则涉及生息资本与其他资本类型相杂糅的形式,拓展至社会经济生活的新领域。附录罗列了本文所采用的金融化研究进路同科斯塔斯·拉帕维查斯的金融化研究进路之间的区别。 本·法因 秦路平(译) 李怡乐关键词:虚拟资本 金融化 生息资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 家务劳动社会化形式的演变与资本积累 被引量:7 2017年 家庭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场所,通过影响劳动力价值并改变剩余价值大小,家务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围地带对资本积累提供了持续的补贴。然而,资本在推动更多剩余劳动供给和享受家务劳动的无偿补贴之间长期面临着矛盾权衡,这就使得女性"就业"与"回家"的抉择始终从属于资本积累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来,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福利国家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家务劳动商品化两类形式,前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推动了女性就业且客观上有助于工人整体的市场地位改善;新自由主义时代家务劳动的进一步商品化则使劳动力再生产愈加受制于资本的权力,且加剧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福利国家的制度变迁服务于资本积累体制演变,亦难以独立推动女性从家务劳动中的解放。 李怡乐关键词:家务劳动 资本积累 福利国家 我国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修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本文以全球生产体系的演变动态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分解以及与之对应的各种利润率修复机制为理论基础,探寻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的可能症结。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可能存在的利润挤压、产能过剩、产出—资本比下降等问题,文章探寻了"空间修复""技术修复""产品修复"等利润率一般修复机制的可行性。以此为线索,本文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项重点经济工作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化解生产成本上升的困境,构建承载更大需求的地理空间,发掘新一轮技术革命动能进而推动生产效率提高,最终实现实体经济利润率的可持续恢复。 李怡乐关键词:实体经济 技术创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被引量:6 2020年 参照《资本论》分析资本运动及扩大再生产的文本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从生产、流通、分配、再生产等层次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空间平衡和制度优化三方面的有机互动。就生产过程而言,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发展体系协力打造了生产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技术条件;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为流通过程提供平衡增长和扩大再生产的空间条件;现代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条件,合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发生与扩散,并以有效的宏观治理体系协调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内在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稳固的协同。 李怡乐一场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评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被引量:1 2015年 《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阐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通信/能源矩阵如何支持开放、协同、横向规模化的物联网体系运营,以此为基础,人类社会具有了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可能性。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本文着重考察了里夫金对生产方式演变的研究是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联网控制权竞争体现出的公众反新自由主义过度商品化斗争的性质;物联网时代的合作制经营能否实现经济民主,最终完成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本文认为,尽管里夫金分析了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所需的配套制度变革,以及当前协同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激烈对抗,但忽略了这场生产方式革命背后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从而使物联网技术最终能否摆脱资本主义应用模式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李怡乐关键词:资本主义 协同主义 合作制 就业政策的作用 被引量:1 2018年 一、前言反贫困斗争(the war against poverty)是对激进分子长期面临的一项挑战的一个保守反驳,即资本主义必然会'在富足中产生贫困'。这场斗争试图通过改变人而不是改变经济来消除贫困。因此即使在职业培训机构(Job Corps)中,重点在于培训和灌输如何劳动,而不是工作和要执行的任务本身。然而,仅靠这种方法并不能终结贫困。 海曼·明斯基 秦路平(译) 李怡乐关键词:低工资 高工资 工资差异 劳动供给曲线 通货膨胀压力 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 被引量:56 2013年 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劳动力商品化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辨析了劳动力商品化与无产阶级化在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五个主要的方面概述了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以及雇佣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制度因素之于劳动力商品化或去商品化的影响。最后简略地回顾了近年来针对劳工的社会保护运动的崛起,以及以波兰尼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之于中国经验的适用性。 孟捷 李怡乐关键词:劳动力商品化 波兰尼 “地租这个烂摊子”:地租理论的意义何在? 被引量:1 2022年 在这个关于地租的虚拟特刊介绍中,我们梳理了地租理论史,涵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边际主义转向和随后城市经济学的基础,以及聚焦地理学空间转向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派对地租理论的共识。然后,我们概述了上述共识破裂后发展起来的一些当代理论流派,即以资本转换、各种类型的制度主义和租差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进路。通过文献综述,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城市政治经济学视角和一组特殊的观点:第一,土地与资本不同,它作为具有独特属性的生产要素,需要单独的理论;第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地租和城市的共识消失了,持批判观点的文献倾向于把租金为何或何以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由于土地特性而产生的租金的特殊动态。令人惊讶的是,在“人类世”和“全球城市化”的讨论中,资本主义地理重塑的经济支点完全在议程之外。现在是时候将地租带回到对土地、城市和资本主义的分析当中了。 卡勒姆·沃德 曼努埃尔·奥尔伯斯 余超(译) 李怡乐 龚剑(校) 张云鹏(校)关键词:大卫·哈维 地租 土地租金 城市经济学 遏制金融化是以内循环实现增长的必要条件——科学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 2023年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作用下的资本过剩作为推力,金融资产市场超额利润的形成作为拉力,共同解释了资本积累金融化的发生与发展。金融化挤出企业生产性投资、增强实体经济波动性、放大社会收入与财富的两极分化,再度加剧了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面临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房地产部门与实体经济结构失衡,针对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对自主科技创新的支持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治理金融化风险、构建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制度条件。 李怡乐关键词:金融化 结构性矛盾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数量关系与基于中国数据的估算 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通过对剩余价值的计算式做全微分,得到了剩余价值量变动中"绝对剩余价值部分"和"相对剩余价值部分"的估算式,并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尝试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是伴随着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减少,然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正越来越少,绝对剩余价值的减少也越来越小。这意味着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力正逐渐耗尽。 骆桢 李怡乐关键词: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