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坤

作品数:101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会议论文
  • 4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6篇棉花
  • 42篇基因
  • 41篇黄萎病
  • 25篇陆地棉
  • 21篇抗黄萎病
  • 18篇纤维品质
  • 15篇转基因
  • 13篇黄萎病菌
  • 13篇病菌
  • 12篇性状
  • 12篇种质
  • 12篇抗性
  • 12篇海岛棉
  • 10篇抗病
  • 9篇抗虫
  • 9篇克隆
  • 7篇QTL
  • 6篇低酚棉
  • 6篇拟南芥
  • 6篇酶基因

机构

  • 62篇河北农业大学
  • 39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作者

  • 101篇李志坤
  • 95篇马峙英
  • 93篇王省芬
  • 88篇吴立强
  • 84篇张桂寅
  • 69篇张艳
  • 39篇吴金华
  • 31篇杨君
  • 18篇王国宁
  • 16篇王国宁
  • 7篇迟吉娜
  • 7篇杨鑫雷
  • 5篇孟成生
  • 5篇刘恒蔚
  • 4篇王星懿
  • 4篇陈斌
  • 3篇王志伟
  • 3篇赵贵元
  • 3篇刘娜
  • 3篇张贵寅

传媒

  • 14篇棉花学报
  • 8篇植物遗传资源...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2017年中...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会棉...
  • 2篇种子
  • 2篇中国棉花
  • 2篇中国棉花学会...
  • 2篇2015全国...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2012遗传...
  • 1篇中国棉花学会...
  • 1篇遗传学进步促...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早熟高产优质抗逆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创新应用
2023年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适于机械化的育种技术,创制了10份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发掘出开花期,黄萎病抗性,棉铃重、衣分等产量,纤维长度、强度等品质共14个性状SNP位点633个;开发出可用于纤维品质、黄萎病抗性育种选择的低成本、高通量KASP标记26个;发现调控早熟性、品质、抗逆性、发芽出苗快慢的关键基因12个,并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创新的亲本材料、育种技术和开发的分子标记,育成了冀农大23号、冀农大棉24号、冀农大棉25号、冀农大36号具不同特点适于机械化的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在株型紧凑、早熟、吐絮集中等机采特性改良及其与高产、优质、抗病协同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创建了新品种机采模式种植下“一穴一粒机播、扩群体增铃数、全化控免整枝、棉田集中采收”轻简省工高效配套技术,科企用相结合,建立了代表性强、覆盖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每公顷增收2700~3000元、省工60~75个,节本增效显著。
吴立强王省芬王省芬张艳刘素娟刘素娟李志坤杨君杨君谷淇深陈斌陈斌卢怀玉张桂寅张桂寅
关键词:棉花早熟高产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2008年和2009年利用田间病圃研究了17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基于各品种在不同调查时间点的2年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分析发现,同一类型中不同品种的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相似,而不同类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第Ⅰ类品种表现为在调查的前、中、后期病情指数较低,且其病指低于其它3类;第Ⅱ类品种在整个调查时期病情指数也较低,但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第Ⅲ类品种在调查前期病指较高,中期病指略有降低,后期病指快速上升,发病高峰期病指较高,其病指在整个调查时期高于第Ⅱ类;第Ⅳ类品种调查前期病指较高,中期病指降低,后期病指最高,全年有2个明显的发病高峰,且其病指在8月20日前的几个调查时期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类型。
赵贵元王省芬张桂寅吴立强李志坤马峙英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
陆地棉GST基因簇及其在提高植物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陆地棉GST基因簇及其在提高植物黄萎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陆地棉GST基因簇,其包括棉花黄萎病抗性基因GhAt09g1508、GhAt09g1509和GhAt09g1510,并揭示了其生物学功能,含...
李志坤马峙英王省芬张桂寅吴立强陈斌
文献传递
来自棉纤维的UGD6基因可导致拟南芥细胞壁成分含量的变化
植物体内各种核苷糖是多糖合成的活化底物,研究核苷糖转换相关基因有助于分析各细胞壁成分的功能和人工改造细胞壁的构造。核苷糖的合成由一整套酶来完成。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核苷糖都是以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c)和尿苷二磷酸...
王省芬韩洁潘玉欣张桂寅李志坤张艳王国宁吴立强吴金华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基因克隆细胞壁
文献传递
抗虫棉新品系毒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抗虫棉的培育和利用则是防治棉花虫害最有效的措施。棉铃虫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1种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伴孢晶体即Bt蛋白,可致...
谷淇深李志坤王省芬张艳吴立强柯会锋张桂寅马峙英
关键词:BT蛋白抗虫性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SSR分子标记与棉花种质遗传系谱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河北农业大学育种者配置的7个杂交组合和1个品系,利用系谱法进行选择,通过连续6代选择,得到43份稳定的棉花新品系,利用29对SSR引物,对43份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研究,共扩增出198条带,差异性条带115条。采用NTSYSpc2.11a软件对SSR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43个新品系分为8组,通过对聚类结果分析发现其遗传距离和遗传系谱相一致。通过分析可知,SSR分子标记可反映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后代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吴立强李志坤马峙英
关键词:遗传系谱SSR聚类分析
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反应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对我国自育的108个陆地棉品种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研究。在黄萎病发病期内,对黄萎病发病情况进行连续调查,测定产量、考查产量因素并检测纤维品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陆地棉抗黄萎病反应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的黄萎病病指主要与前后3~5个阶段抗病性有关。病情发展主要由4个主因子决定,且第1、2主因子具有较大的方差贡献率。第1主因子(F1)主要与品种7月26日至8月9日的黄萎病病指有关,第2主因子(F2)主要与品种8月20日至9月4日的黄萎病病指有关。利用因子分析结果将108个品种划分为4个类型,前期抗病性较好而后期发病较快的第Ⅰ类品种,其产量较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均低于其他3类;纤维品质均较差,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较其他3类差。前期和后期病指均较低、发病缓慢的第Ⅱ类则小区产量最高,纤维品质处于平均水平。第Ⅲ类品种前期发病较慢,中期发病较快,具有较高的小区产量,单铃重最高;纤维整齐度、比强度和伸长率好于其他3类品种;前期发病较快,中期发病平缓,后期仍具有较高病指的为第Ⅳ类品种,小区产量较低,单株产量、单株结铃数和衣分较高;其他性状处于中等水平。但研究表明,某一阶段具有的抗病性并不能完全代表品种的抗病性。
张桂寅马峙英吴立强王省芬李志坤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聚类分析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钾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叶面积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钾浓度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指标对88个品种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供试品种主要被分为耐低钾基因型、耐低钾中间类型和非耐低钾基因型3类,分别包括21个、58个和6个品种。
张国新王省芬马峙英张桂寅李喜焕吴立强迟吉娜李志坤
关键词:棉花耐低钾枯萎病黄萎病抗病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与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BNL3255-208,对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Pima90-53’与陆地棉(G.hirsutumL.)品种‘中棉所8号’的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F2植株中,初步筛选到带有抗黄萎病基因分子标记的植株36株;在光温可控的培养室内,BC1F1抗病单株中89.4%的单株扩增出特异的SSR标记,该特异片段的分子长度208bp,且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平均选择符合率达84.0%。表明该分子标记在检测黄萎病抗性基因和辅助选择育种方面是有效的。
李志坤张艳王省芬刘恒蔚张桂寅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黄萎病菌胁迫下沉默HyPRP1基因的棉花转录组分析
究利用VIGS技术对HyPRP1基因进行了沉默,并提取到棉株高质量的RNA;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了丰富和可靠的基因序列、注释、表达等数据.黄萎病菌胁迫12 h后,HyPRP1沉默棉花有179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上调...
杨君王省芬王伟巧张艳李志坤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