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巍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电动潜油
  • 4篇柱塞
  • 4篇柱塞泵
  • 3篇低产井
  • 3篇油水分离
  • 3篇远程
  • 3篇远程控制
  • 3篇远程控制技术
  • 3篇井下
  • 3篇控制技术
  • 3篇高效节能
  • 3篇工艺技术
  • 3篇程控制
  • 2篇旋流
  • 2篇油水分离装置
  • 2篇配电
  • 2篇配电变压器
  • 2篇驱替
  • 2篇注采
  • 2篇聚结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4篇李巍巍
  • 4篇彭永刚
  • 3篇李贵
  • 3篇郑学成
  • 3篇孙春龙
  • 3篇蔡庆龙
  • 2篇周睿
  • 2篇张勇
  • 2篇杨国松
  • 2篇李巍
  • 2篇王国庆
  • 2篇郑国兴
  • 2篇师国臣
  • 2篇王凤山
  • 2篇丁立新
  • 2篇马志权
  • 1篇付超
  • 1篇张春雨
  • 1篇黄明
  • 1篇孙文

传媒

  • 4篇采油工程
  • 1篇经济视野
  • 1篇石油石化节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吊拉式固定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吊拉式固定装置,该吊拉式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固定轴、箱体、以及第一拉带。所述支撑架具有基板和固接在所述基板上的架体。第一固定轴两端固接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两端套设有沿所述第一固定轴轴向转动的...
张健李巍巍代金朱宁宁孙文杨国松曹福臣高飞丁立新周睿李贵张伟付超李丽蔡庆龙
文献传递
一种油田用组合扳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用组合扳手。该装置的手柄顶部设置U形座,U形座两侧对称设置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插装有条形板,条形板一端连接挡板,条形板另一端设有锁定孔,条形板的锁定孔通过锁定装置锁定,U形座内设置...
高劲松黄明刁克山张春雨王春生杜恒史立军林钰涵柴洋韩洋郝敬高晓亮丁立新李贵周睿黄钟钰张晔李巍巍段文魁徐邈峰蔡庆龙夏同乐
文献传递
同井注采区块应用方案设计及现场试验
2022年
针对大港油田T区块地面采出液含水率高、注采关系不完善等问题,开展了同井注采井网重构现场试验。在不钻新井的情况下,对T区块注采井网进行优化调整,将原来的5注16采调整为13注18采,注采井数比更为合理。通过调整注采井网,改变了原来的驱替方向,分流线上的剩余油得到了有效动用,注采对应率由87.8%提高到100%,水驱控制程度由75%提高到95%。区块现场试验表明,同井注采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面产液量,增加原油产量,加快地层水循环,提高驱替效率,对特高含水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李巍巍马志权马志权王洪海郑学成
关键词:特高含水
电动潜油柱塞泵工艺技术在低产区块适用性评价
为了降低低产井开发成本,延长检泵周期,在某低产区块进行电动潜油柱塞泵及其配套技术现场试验。根据该区块特点,设计试验方案,将机械开采方式由抽油机改造为电动潜油柱塞泵,并配套闭环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和新型工具,通过对比改造...
李巍巍
关键词:低产井高效节能远程控制技术
同井注采技术与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以“井下油水分离、注采一体化”为理念,自主研发了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在井下对高含水采出液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举升至地面,分离出的水直接回注到地层,可大幅降低地面采出液量,节约开采成本。将该技术与油藏工程结合应用,通过调整注采层系,重构注采关系,可以改变并增加驱替方向,提高采收率。井组试验表明,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实现高关井组复产,4口试验井平均含水率降低4个百分点,累计增油528.5 t,恢复了经济开采价值,为探索延长高含水老油田生命周期、拓展开发极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彭永刚李巍巍周广玲郑学成马志权
关键词:油藏工程
一种电杆配电变压器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杆配电变压器的固定装置,涉及变压器安装领域,该电杆配电变压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座和插销,底座固定连接在配电变压器的底端,底座内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固定座顶面开设有安装凹槽,底座对应...
刘磊宁世科李巍巍王珏李贵于贺赵锐杨波肖志袁义张进杨国松王鹤蔡庆龙周志超
文献传递
电动潜油柱塞泵工艺技术在低产区块适用性评价
为了降低低产井开发成本,延长检泵周期,在某低产区块进行电动潜油柱塞泵及其配套技术现场试验。根据该区块特点,设计试验方案,将机械开采方式由抽油机改造为电动潜油柱塞泵,并配套闭环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和新型工具,通过对比改造...
李巍巍
关键词:低产井高效节能远程控制技术
文献传递
井下多级旋流聚结油水分离装置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井下多级旋流聚结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级旋流分离组件、聚结器和二级旋流分离组件,所述一级旋流分离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旋流腔和一级分离腔;所述聚结器的一端设有聚结入口,另一端设有由...
郑国兴王凤山师国臣孙春龙王国庆周广玲彭永刚王羕李巍李巍巍张勇
电动潜油柱塞泵工艺技术在低产区块适用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降低低产井开发成本,延长检泵周期,在某低产区块进行电动潜油柱塞泵及其配套技术现场试验。根据该区块特点,设计试验方案,将机械开采方式由抽油机改造为电动潜油柱塞泵,并配套闭环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和新型工具,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生产参数,评价电动潜油柱塞泵系统的工作性能。由试验数据显示,在日产液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电动潜油柱塞泵比抽油机系统效率提高4. 4%,节电率达到30. 7%;电动潜油柱塞泵应用闭环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冲击载荷,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比常规控制技术节电27. 3%;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在线获取生产参数,减少巡井工作量。结果表明,电动潜油柱塞泵对低产区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拥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是油田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支撑。
李巍巍
关键词:低产井高效节能远程控制技术
井下油水分离工艺在高含水采油井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采出液含水率高、地面含油污水处理量大、开采成本不断攀升的问题,开展了井下油水分离工艺的相关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探索井下油水分离工艺的适用性,以及其核心分离装置水力旋流器对含水率、含聚合物质量浓度的适应性;利用现场试验验证室内实验的相关结论,为井下油水分离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场试验表明,在日产油量基本未变的前提下, 3口试验井平均含水率下降3. 9%,日产液量降低36. 6m3,每年可累计减少地面采出液量4×104m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井下油水分离工艺对高含水采油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油田中后期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
李巍巍
关键词:井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含水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