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金

作品数:82 被引量:65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4篇护理
  • 12篇心理
  • 11篇护士
  • 8篇康复
  • 8篇脊柱
  • 7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7篇脊柱侧
  • 7篇病房
  • 6篇住院
  • 6篇护理管理
  • 6篇病人
  • 4篇伤患者
  • 4篇术后
  • 4篇康复护理
  • 4篇干预
  • 3篇心理护理
  • 3篇心理状态
  • 3篇疑似
  • 3篇重度脊柱侧凸

机构

  • 7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8篇李小金
  • 15篇王楚怀
  • 10篇成守珍
  • 10篇熊洁
  • 9篇陈雪霞
  • 9篇黄少华
  • 9篇柯彩霞
  • 9篇曾丽雯
  • 8篇韩秀兰
  • 8篇张小燕
  • 7篇方海云
  • 6篇谢文
  • 6篇谭清华
  • 5篇刘艳
  • 4篇张桂芳
  • 4篇洪小娟
  • 4篇许轶
  • 4篇何瑾云
  • 4篇黎惠卿
  • 4篇陈晓丹

传媒

  • 8篇现代临床护理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6篇全科护理
  • 5篇中国实用护理...
  • 4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护理研究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家庭护士(专...
  • 1篇现代护理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国际护理...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施专项工作管理制度对促进护理程序应用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实施专项工作管理制度对促进护理程序应用的效果。方法制订和实施专项工作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护士长晨间业务查房、潜在不满意顾客报告讨论和规范化健康教育实施制度等。结果临床护理质量;护士应用护理程序能力;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得到提高。结论实施专项工作管理制度,能帮助护士掌握护理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法,保障和促进护理程序在临床的应用。
方海云熊洁李小金洪小娟黄少华何瑾云
关键词:护理程序整体护理
PBL 查房在护理教学的应用及探讨
2016年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2 年 7 月~2015 年 6 月在本院实习护生 214 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 PBL 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比较 2 组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教师护理查房质量。结果 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教学查房的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高。结论 应用 PBL 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护理查房质量。
陈雪霞李小金柯彩霞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临床教学护理查房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的足底压力差异分析及穿戴矫形鞋垫对患者的影响
韩秀兰王楚怀许轶李小金张桂芳李丹张梓敬张振发李娅抒
应用滴露消毒药水予患者床上擦浴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2006年
目的观察对卧床患者应用滴露消毒药水进行床上擦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滴露消毒药水加入温水的擦浴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温水擦浴方法。结果实验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疹、痱子、体异味、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滴露消毒药水进行床上擦浴,可保持皮肤的清洁,增加患者身体的舒适度,有效去除身体异味,防止皮肤的感染和降低压疮的发生。
杨海英谭清华李小金黎惠卿吴宝对钟婉茜
关键词:卧床患者
无尿管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无尿管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无尿管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成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护理专科小组,明确组织架构、人员分工与职责、进行持续人员培训、教育和考核,制订标准化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程序,落实膀胱功能评估、膀胱功能训练、健康教育、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无尿管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前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护士自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9.6±2.1)、(78.5±3.5)、(91.3±2.3)、(93.2±1.8)、(92.5±2.4)分,模式实施后分别为(89.2±1.8)、(87.6±2.7)、(96.3±3.6)、(97.4±1.6)、(98.6±1.3)分,模式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55^-7.685,P<0.05)。模式实施前患者留置导尿管天数、膀胱残余尿量、泌尿系感染例数、住院天数分别为(31.63±8.47)d、(263.38±18.62)ml、(15.03±3.10)例、(21.27±1.64)d,模式实施后分别为(8.78±4.32)d、(79.39±17.36)ml、(5.36±1.35)例、(12.45±1.78)d,模式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3^-5.874,P<0.05)。结论无尿管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提高了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理论及护理技能水平,有效促进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升了护士的职业价值,使护士自身满意度,医生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提升。
陈晓丹李小金黄少华曾美霞陆小丹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康复
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示范方法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示范方法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度在内科实习的100名学生。按实习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试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示范方法,对照组采用以老师为主体的操作示范方法,对2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生对操作示范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示范方法有利于强化规范操作,提高基础技术操作水平和质量。
谭清华李小金张曼丽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理
两种固定法在经口气管插管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法在经口气管插管中应用的效果,为临床寻找一种操作较方便、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3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丝绸胶布双S型固定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比较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在固定效果、固定效率、对口腔清洁度、周围皮肤并发症及成本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效果、经口气管插管一人完成固定、一人固定所需时间、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用物总费用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一人完成固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人完成固定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周围皮肤并发症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用物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期间口腔清洁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采用固定器固定法较丝绸胶布双S型固定法更稳固、操作更方便,缩短护理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雪霞李小金柯彩霞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
授权领导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为探讨授权的领导模式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修订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控制网络,重视细节管理及风险预警,保障病人安全;逐级授权,实施按职上岗,分层次护理,定期评价效果与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授权法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黄天雯张小燕苏永静李小金
关键词:护理管理
重度脊柱侧弯患者行Halo-重力牵引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总结了重度脊柱侧弯患者行Halo-重力牵引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选择8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术前均行Halo-重力牵引,给予心理疏导、做好防止针眼感染、体位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措施。8例患者中,6例患者在牵引平均8周后行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效果满意,均已出院,还有2例牵引中。1例患者出现牵引针眼处感染,余7例均无并发症发生。认为重度脊柱侧弯患者行Halo-重力牵引期间,认真做好相关护理,能增加患者肺活量,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邱慕丹李小金曾丽雯陈君灵曾翠琼史晓阳
关键词:脊柱侧弯护理
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及心理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恢复期患者家庭成员的辅助干预对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58例SCI患者分为2组各29例,有家属陪护为干预组,无陪护为常规组,均按常规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接受康复治疗师以Bobath、Brunnstrom、Rood法等神经生理学的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干预组同时在家庭成员中选择1-2名陪护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下负责配合、协助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和训练工作,包括参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躯体功能训练的督促和管理;实施后续的康复护理并给予心理支持。结果:干预6周后干预组及常规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75.1±16、30.0±4.7与60.9±15.1、29.2±7.2,P〈0.05);焦虑及忧郁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间比较,干预组FIM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家庭成员的辅助干预对SCI恢复期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李小金王楚怀刘艳张小燕熊洁黄天雯
关键词:脊髓损伤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心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