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庭

作品数:41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血液
  • 11篇血液透析
  • 9篇静脉
  • 7篇内瘘
  • 7篇静脉内
  • 7篇静脉内瘘
  • 6篇动静脉内
  • 6篇动静脉内瘘
  • 5篇动静脉
  • 5篇肾移植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肾病
  • 4篇自体
  • 3篇血液净化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肾功能
  • 3篇肾移植术
  • 3篇肾移植术后
  • 3篇手术

机构

  • 25篇解放军第45...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47...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四五八...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1篇李小庭
  • 15篇安湘
  • 13篇杨俊
  • 9篇罗明霞
  • 9篇黄碧珍
  • 8篇谢晓萍
  • 6篇谢晓萍
  • 4篇柯凌
  • 4篇谢小平
  • 4篇饶良芝
  • 4篇程学军
  • 3篇袁谦
  • 3篇李小莲
  • 3篇周道裕
  • 2篇于立新
  • 2篇周保成
  • 2篇韩述岭
  • 2篇倪熙
  • 2篇柯凌
  • 2篇王玉兰

传媒

  • 5篇临床肾脏病杂...
  • 3篇医疗设备信息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护理学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2
  • 1篇199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间CVVH在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在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明确诊断为重症间质肺炎患者,早期6例为非CVVH组,以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近期6例为日间CVVH组,在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氧浓度、体温及病情恢复时间。结果:与非CVVH组相比,日间CVVH治疗组体温降低[(37.1±0.4)℃vs(38.5±0.6)℃,P<0.05],血氧浓度增高[(72.5±6.5)mmHgvs(59.5±6.1)mmHg,P<0.01]、病情恢复时间缩短[(10±3)dvs,(16±4)d,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日间CVVH辅助救治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性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赢得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李小庭程学军谢小平袁谦柯凌安湘罗明霞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
动静脉内瘘缩窄术在肾移植术后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术后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作为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永久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术后患者中有大量应用。
李小庭黄碧珍谢晓萍陈耿超李小莲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肾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缩窄心血管并发症
大鼠“二袖套”法双重灌注全血供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一个供肝灌注良好受体无肝期明显缩短及移植肝全血供稳定的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二袖套”法在Kamada吻合血管基础上改良,供肝分别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双重全肝脏灌注;受体肝脏分步切除,肝上下腔静脉采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分别用袖套法吻合。移植肝脏动脉重建采用单纯血管套入式吻合或血管缝合的方法,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共施行全血供大鼠原位肝脏移植76例(不包括预试验),手术成功率93.4%,1周存活率86.8%。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有效改良措施和注重手术细节是手术成功的保障,良好的灌注、受体无肝期的缩短及重建移植肝脏动脉血供能有效提高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孟安启于立新李咏梅李小庭袁义杜传福周保成韩述岭
关键词:肝脏移植肝动脉切除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清尿酸水平进行3分类分组,主要终点事件是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尿酸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3组间累计的全因死亡风险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982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25.3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72.0个月。血清尿酸为223~1176(中位数418) mmol/L。以TertileⅡ(399~440 mmol/L)为参考组,TertileⅢ(441~1124 mmol/L)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升高,校正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比为1.46(95% CI 1.23~1.77,P<0.001)。Tertile I (238~398 mmol/L)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与 Tertile 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联合COX单变量分析显示,3组不同血清尿酸水平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分析表明,TertileⅢ组患者的生存率最低(P=0.003)。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死亡风险。
李小庭童俊容张虹谢晓萍李小莲
关键词:血清尿酸血液透析流行病学
隧道加穿通套入式输尿管膀胱吻合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新方法。方法 将输尿管经移植肾同侧膀胱侧顶部钝性分离的隧道下通过后经膀胱黏膜自然穿入膀胱内1.2cm,隧道入口处及进入膀胱腔处将输尿管非血管系膜侧外膜与膀胱壁各缝合2~3针固定。结果 经临床使用42例,平均用时仅8min,除1例因排斥反应出现输尿管坏死,1例因术后早期血块堵塞导尿管引起漏尿外,其余40例无任何并发症,愈合良好。1例排斥坏死者切除移植肾输尿管行血液透析治疗,1例漏尿者经止血、冲洗膀胱,保证留置尿管通畅后,漏尿即停止,愈合未受影响。结论 膀胱黏膜下隧道加穿通套入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具有操作易行、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用时短、并能有效的防止尿液返流等优点。
孟安启于立新李咏梅李小庭杜传福周保成韩述岭
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肾移植隧道
血管扩张法在前臂内瘘手术中的作用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建立血管通路是实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伴。我科自20072010年间,采用钝性扩张或液压扩张法,为33例前臂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完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报道如下。
李小庭王亚斌谢晓萍罗明霞
关键词:疗效观察手术中终末期肾脏病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
立足自主创新加快肾病专科建设
随着国际肾脏病学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方面的迅猛发展,社会及患者对肾病专科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医院因地制宜,立足自主创新,在专科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如何自主创新,加快肾病专科建设进行...
李小庭杨俊倪熙安湘谢小平
关键词:肾病专科专科建设自主创新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配合中药合剂治疗40倒尿毒症总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配合中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维持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中西组服中药肾特康合剂,每天一剂,观察半年,检测观察期前后两组患者Scr、BUN、β-MG、TP、Hb.
李小庭安湘
文献传递
川芎嗪与血塞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血塞通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44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周。对照组不用川芎嗪、血塞通,其余治疗与前两组相同。治疗前后分别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川芎嗪和血塞通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自身治疗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川芎嗪和血塞通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人尿中微量白蛋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柯凌程学军李小庭
关键词:川芎嗪血塞通微量白蛋白尿
透析器复用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利用血透机及自行设计的复用装置 ,对传统的透析器复用程序及技术进行改进 ,达到了减时增效、降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目的。
李小庭崔洪胜杨俊安湘
关键词:透析器复用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