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艳

作品数:3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出血
  • 5篇慢性
  • 4篇低灌注
  • 4篇神经功能
  • 4篇偏瘫
  • 4篇偏瘫患者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慢性脑低灌注
  • 4篇脑出血
  • 4篇脑低灌注
  • 4篇脑梗
  • 4篇灌注
  • 3篇蛋白
  • 3篇淀粉样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功能缺损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缺损

机构

  • 31篇遵义医学院附...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作者

  • 31篇李国艳
  • 11篇徐忠祥
  • 9篇余昌胤
  • 6篇胡泳涛
  • 4篇张骏
  • 4篇杨丽
  • 3篇刘涛
  • 3篇于娜
  • 3篇黄良国
  • 3篇徐平
  • 3篇詹剑
  • 3篇雷显泽
  • 3篇蔡鸿
  • 3篇彭晴
  • 2篇姚本海
  • 2篇杨红梅
  • 2篇龚其海
  • 2篇王东
  • 2篇刘海军
  • 2篇杨华

传媒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贵州医药
  • 2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2000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中频电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07年
李国艳徐忠祥胡泳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塞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徐平雷显泽张骏胡泳涛李国艳
关键词:脑梗塞Β-七叶皂甙钠神经功能缺损药物疗法
老年与非老年脑梗死临床对比观察
1999年
目的 为探讨老年与非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与CT的不同,为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老年与24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CT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除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也是造成老年脑梗死的另一重要原因。老年组预后差(P<0.05),这与年龄及合并症有关,同时CT显示脑萎缩多见,部分患者临床符合脑梗死诊断,而CT仅示脑萎缩。结论 提示诊断除依靠CT外,无MRI条件时,还应结合临床。
黄良国李国艳蔡鸿
关键词:脑梗死CT老年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采取PBL+CBL相结合的教学法探索在神经内科见习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遵义医学院2012级和2013级本科生为教学对象,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组,PBL+CBL教学作为实验组,每组30人,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见习生在对教学法认同、适合程度、接受、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的见习生。结论:神经内科见习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方法能提高神经病学学习效率、帮助理解复习、期末取得好成绩,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神经病学知识。
姚本海刘娇梁涛李国艳徐忠祥
关键词:神经内科见习
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次苷Ⅱ(IcsⅡ)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csⅡ治疗组,每组16只,观察时间点为4、8周,每个时间点8只。取右侧臀部斜切口、距梨状肌5 mm处钳夹5 min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宽度为3 mm。IcsⅡ治疗组在建模后即日起予以IcsⅡ4 mg/(kg·d)连续灌胃。采用坐骨神经指数(SFI)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坐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在4周和8周时:1神经功能:IcsⅡ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更快,SFI指数(分)均高于模型组[(-56.77±3.42)比(-79.07±14.44),(-19.52±17.85)比(-75.37±7.23)](P<0.05);2腓肠肌形态学:IcsⅡ治疗组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μm^2)明显高于模型组[(5201.11±453.44)比(2618.81±514.26),(10 784.99±978.20)比(3222.21±400.01)](P<0.05),腓肠肌湿质量残存率(%)高于模型组[(53.86±7.76)比(39.88±9.07),(71.67±15.18)比(48.86±6.71)](P<0.05);3坐骨神经组织学:IcsⅡ治疗组坐骨神经轴突数目(个)高于模型组[(394.50±12.02)比(160.50±9.19),(474.50±33.24)比(289.50±6.36)](P<0.05),平均光密度高于模型组[(0.462±0.036)比(0.455±0.004),(0.484±0.011)比(0.462±0.016)](P<0.05);4免疫组织化学法:IcsⅡ治疗组坐骨神经GAP-43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模型组高[(0.175±0.012)比(0.166±0.006),(0.196±0.010)比(0.169±0.006)](P<0.05)。以上各项指标,模型组和治疗组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Ⅱ能促进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促进神经再生。
彭晴刘涛余昌胤李国艳龚其海
关键词:坐骨神经神经再生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5 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治疗组予刺五加 3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对照组口服苯噻啶 2 .5mg及泰必利 10 0mg ,每日 3次。均治疗 30d ,观察用药前后的头痛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头痛每月发作频度显著减少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刺五加具有中枢神经调节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对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显著。
李国艳王东
关键词:偏头痛自主神经
脑白质疏松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将60例LA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LA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60例中以老年人居多,共49例,占81.7%,老年组有卒中史(83.7%)、高血压史(81.7%)及糖尿病史(22.4%)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有嗜烟、酒史者(45.3%)明显多于老年组(14.3%);中青年组血清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LA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加,老年LA病因与卒中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有关,青年LA病因有其特殊性,血清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增高及烟酒史是青年LA的危险因素。
李国艳余昌胤杨丽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
淫羊藿次苷Ⅱ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及突触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 Ⅱ,ICS Ⅱ)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和突触素(SYN)的影响,为 ICS Ⅱ治疗慢性脑低灌注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雄性 SD 大鼠采用随机抓取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ICS Ⅱ治疗组。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BCCAO),ICS Ⅱ治疗组予以 ICS Ⅱ8 mg·kg -1·d -1连续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的双蒸水连续灌胃。于1、2个月时采用 Morris 水迷宫检测大鼠定位航行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次数,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 CA1区、CA3区组织变化和 SYN 表达。结果第1个月和第2个月时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26.43±2.68)s、(26.84±2.06)s]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40.02±4.95)s、(42.29±5.75)s]明显延长(t =4.89、5.06,均 P <0.05);与模型组比较,ICS Ⅱ治疗组[(30.58±3.03)s、(29.19±4.23)s]明显缩短(t =3.63、4.10,均 P <0.05)。空间探索次数:与假手术组[(6±2.16)、(5.75±2.16)]比较,模型组[(2.6±0.89)、(2.40±1.14)]明显减少(t =3.23、4.18,均 P <0.05);与模型组比较,ICS Ⅱ治疗组[(4.4±1.34)、(5.00±1.58)]明显增多(t =2.49、2.98,均 P <0.05)。大鼠海马 CA1区、CA3区 SYN 的平均光密度值:与假手术组[CA1:(0.131±0.006),(0.136±0.007),CA3:(0.218±0.035),(0.204±0.018)]比较,模型组[CA1:(0.121±0.009),(0.122±0.008),CA3:(0.172±0.028),(0.173±0.021)]明显减少(t =2.43、2.53、3.12、2.34,均 P <0.05),与模型组比较,ICS Ⅱ治疗组[CA1:(0.131±0.006),(0.132±0.006),(0.212±0.02),(0.208±0.022)]明显增多(t =2.41、2.41、2.31、2.77,均 P
刘涛彭晴余昌胤龚其海李国艳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突触素
32例脑干出血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我院经脑CT或MRI确诊的32例脑干出血患者。结果 本组病例出血量为0.24-19.6ml,平均5.16ml。病死率40.6%,死亡病例出血量平均为8.21ml,是存活者的3倍。32例在发病过程中有9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死亡4例,有7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死亡2例。结论 脑干出血的预后 与出血量密切相关,并发症是脑干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并发症与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
李国艳徐忠祥
关键词:脑干出血预后出血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H2受体阻滞剂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组,药物+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组(治疗组34例),单纯药物+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34例)。入组前、治疗2周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2.91分±1.21分与5.76分±4.17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82.35分±10.32分与67.21分±19.86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宋凯英徐平雷显泽李国艳杨红梅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偏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