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泉
- 作品数:39 被引量:2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兔急性脊髓缺血损伤后腰髓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病理学观察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7年
-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兔脊髓缺血再灌流后腰髓血流的动态性变化,讨论腰髓血流的动力学特点。方法:通过阻断腹主动脉,造成脊髓腰尾段缺血。按缺血和再灌流各时间段分别连续测定腰髓血流变化。取缺血前、缺血40分钟、再灌流4小时局部脊髓行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在缺血40分钟腰髓局部血灌流量迅速下降至基线值的-81.57%(P值=2.01E-17)。再灌流时,局部血流迅速增高并超过基线水平。再灌流10分钟,局部血灌流量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值为57.98%(P值=3.3E-07)。随后逐渐降低,再灌流1小时后,局部血灌流量基本恢复基线水平(3.97%,P值=0.557899)。以后血灌流量低于基线水平,出现缺血后延迟性低灌流。直至再灌流4小时(-23.5%,P值=1.84E-03)低灌流保持相对稳定,血流未见恢复。缺血40分钟,有明确病理学改变;再灌流4小时后,病理学改变明显进一步加重。结论:上述结果对于脊髓缺血性损伤后继发性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长有王星铎金明熙吕刚李和泉李和泉刘守兰
- 关键词:脊髓缺血血流动力学
- 丹参提取物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F(DSEF)抗大鼠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单纯失血组(HE)、生理盐水组(NS)及丹参提取物F组(DSEF);SC组大鼠除未行放血及血液回输外,行所有操作步骤,HE组大鼠经20min的失血性休克后处死,NS及DSEF组在休克20min后,回输全部血液,维持20min后处死。SC、HE、NS组静滴NS(0.03mL/min),DSEF组静滴DSEF(1g/100g.wt)。结果:HE组损伤指数为0,NS组损伤指数明显高于DSEF组(P<0.01),且前者Ⅱ、Ⅲ级损伤占6084%,后者为3035%;NS组胃窦部粘膜细胞内钙含量明显高于SC组(P<0.01),DSEF组细胞内钙含量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再灌注可致胃窦部粘膜损伤,DSEF具有抗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张丽红李和泉姚常柏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幽门窦丹参提取物F
- 白三烯C_4对大鼠胃粘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
- 1991年
- 探讨了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对胃粘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由Wistar系雄性大鼠,实验前禁食24hr,饮水不限。发现:1.胃粘膜表层毛细血管口径迅速变细,部分消失,集合细静脉口径亦变细;10分钟时集合细静脉明显淤血和出血。2.氢气清除法证明,胃粘膜血流量明显减少,注后第15分钟时由注前1.230±0.093(M±SE)降至0.521±0.079ml·min^(-1)·100g^(-1)(P<0.01)。3.反射光谱法证明,胃粘膜局部表层微循环血液量(△Er)和Hb氧饱和度(F),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及盐酸灌胃(0.2N1ml)均未见明显胃粘膜损伤,两者并用则损伤明显加重。结果表明,外源性白三烯C_4可引起严重胃粘膜微循环障碍,是诱发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李和泉川野淳聂桦
- 关键词:胃粘膜微循环白三烯C4
- 日本国大阪大学镰田武信教授等三人来华讲学
- 1985年
- 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学会辽宁分会及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邀请了日本国大阪大学镰田武信教授等三人,于85年4月28、29两日在沈阳进行了学术报告并放映了一部片名为“消化性溃疡和胃粘膜微循环”的科技电影。
- 李和泉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病理学
- 丹参提取物F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和胃粘膜微血管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F(DSE—F)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及其微血管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160—200g Wistar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对照及丹参提取物F组,实验前24hr禁食不禁水,经胃管向胃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无水乙醇、及DSE—F(1mL/100g),0.5hr后处死动物。测定了胃粘膜损伤、胃粘膜微血管的损伤、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对照组及DSE—F组的大鼠胃粘膜损伤面积(%)分别为7.57±0.50,2.53±0.22;光镜下Ⅲ级损伤(%)分别为51.88±11.20,20.67±5.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SE—F对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具有抑制作用。2)对照组及DSE—F组的胃粘膜伊文斯蓝EB含量(ng/g湿重)分别为12.46±0.70,8.05±1.86;单星蓝MB染色面积(%)分别为4.54±0.83,0.90±0.1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E—F可减轻乙醇致胃粘膜微血管的损伤作用。3)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胃粘膜的SOD(Nu/mg pro)和GSH—Px(u)的活性分别为7.68±0.68(Nu/mg pro),52.67±21.32(u)相比,对照(无水乙醇)组的SOD及GSH—Px的活性为3.18±0.59(Nu/mg pro),31.52±14.65(u),均显著降低(P<0.01),DSE—F组的SOD及GSH—Px的活性为6.11±0.54(Nu/mg pro),49.31±15.82(u)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空白对照组的MDA含量(nmol/mg pro)为0.90±0.05,对照组及DSE—F组的MDA含量则分别为1.38±0.19,0.92±0.06。结论:丹参提取物F具有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及胃粘膜微血管损伤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其促进胃粘膜SOD及GSH-Px的活性及抑制MDA的作用相关。
- 高明奇林庚李和泉聂桦刘守兰
- 关键词:丹参提取物乙醇胃粘膜损伤脂质过氧化
- 丹参提取物F与西咪替丁抗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比较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比较丹参提取物F(DSEF)与西咪替丁(CI)抗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以Itoh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1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n=7)、丹参提取物F组(DSEF,n=6)及西咪替丁组(CI,n=6),分别于尾静脉静注生理盐水、DSEF1g/100g wt及 CI6.5mg/100g wt。测定胃窦部粘膜损伤指数、损伤深度、细胞内钙含量及粘膜前列腺素含量。结果( 1)DSEF组及 CI组的胃窦部粘膜损伤指数及 2、 3级损伤均明显低于 NS组( P<0.01或0.05);DSEF组的3级损伤又明显低于CI组(P<0.05)。(2)DSEF组6-k/TXB2比值明显高于NS及CI组(P<0.01,0.05);而TXB2的含量明显低于NS组(P<0.05)。CI组各前列腺素含量与 NS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05)。(3) DSEF组及 CI组的细胞内钙含量明显低于 NS组( P<0.01);而DSEF组与CI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SEF与CI均具有抗胃窦部粘膜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DSEF更能阻止深度损伤的发生,且二者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 张丽红张锦姚常柏李和泉张秉钧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胃粘膜再灌注损伤丹参西咪替丁
- 丹参抗消化性溃疡有效部位及其制备工艺
- 丹参抗消化性溃疡有效部位及其制备工艺,丹参有效部位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酚酸类成分,并含有少量的脂肪酸类成分。制备工艺:丹参药材加水煎煮,滤液上聚酰胺柱(2Kg生药/Kg),先用蒸馏水洗10个保留体积除去杂质...
- 李和泉王玉林李铣王金辉
- 文献传递
- 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和防止复发的效果被引量:45
- 1998年
- 目的探讨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和防止复发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在大鼠乙酸胃溃疡急性期用丹参治疗,并与传统的抗溃疡药西咪替丁相对比,采用Kers等法测定胃粘膜表面凝胶厚度,应用传统的体外掺入氚胸腺嘧啶(3HTdR)于胃粘膜的放射性自显影方法测定胃粘膜细胞的标记率(LR),同时观测d5、d30、d126的溃疡指数(UI)、溃疡抑制率(IR)与凝胶的厚度、LR的关系.结果丹参组的UI低于西咪替丁组(423±39,36±12,44±23;491±36,59±14,92±13,P<001);西咪替丁组的低于对照组(610±38,89±25,124±24,P<001);丹参组的IR(%)高于西咪替丁组(31,59,65;19,33,26);丹参组的凝胶厚度(μm)高于西咪替丁组(45±3,60±3,58±2;36±4,47±4,41±3,P<001),西咪替丁组的高于对照组(22±6,35±3,28±5,P<001);丹参组的LR(%)高于西咪替丁组(100±05,162±08,150±06;90±05,139±06,108±07,P<001)、西咪替?
- 王国中茹新丁丽华李和泉
- 关键词:复发乙酸
- 门静脉高压家兔胃粘膜损害与胃粘膜血流量及前列腺素的关系
- 1993年
- 以缩窄家兔门静脉主干制成门静脉高压模型,从组织学、胃壁微循环血液灌注量、胃粘膜前列腺素E_2含量的变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门脉高压对家兔胃壁缺血性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门静脉高压时胃体、胃底粘膜下层的血液量明显高于正常家兔(P<0.01);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家兔(P<0.01);前列腺素E_2含量亦明显低于正常家兔(P<0.01)。提示,门静脉高压时胃粘膜损害与粘膜下层瘀血、前列腺素E_2含量的降低有关。
- 姚常柏夏振龙张丽红李和泉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胃粘膜损害胃粘膜血流量前列腺素
- 多巴胺对大鼠胃粘膜表层微循环血液灌注的影响
- 1989年
- 应用反射光谱法探讨静注不同剂量多巴胺(DA)对大鼠胃粘膜表层微循环血液灌注的影响。结果显示:DA20μg·100g^(-1)时,微循环血液量增多而Hb氧饱和度不变,表明胃粘膜表层微循环血液灌注增加;DA40μg及60μg·100^(-1)g时,血液灌注先呈一过性降低,随后增加。用受体阻断剂证明,DA增高胃粘膜表层微循环血液量的作用同兴奋DA_1受体有关。
- 李和泉常青聂桦高明奇
- 关键词:多巴胺反射光谱微循环血液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