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杰

作品数:155 被引量:1,508H指数:2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天文地球
  • 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2篇盆地
  • 44篇鄂尔多斯盆地
  • 29篇储层
  • 22篇地层
  • 22篇层序
  • 20篇延长组
  • 18篇油层
  • 18篇层序地层
  • 17篇沉积相
  • 14篇油层组
  • 14篇柴达木盆地
  • 13篇旋回
  • 12篇古地理
  • 11篇岩相
  • 11篇三角洲
  • 10篇油田
  • 10篇北缘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盐岩

机构

  • 134篇成都理工大学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7篇中国科学院兰...
  • 14篇中国石油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南京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青海油田公司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南京城市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54篇李凤杰
  • 28篇王多云
  • 23篇赵俊兴
  • 21篇郑荣才
  • 13篇王峰
  • 12篇方朝刚
  • 12篇刘自亮
  • 12篇孟立娜
  • 11篇杨豫川
  • 11篇郑希民
  • 11篇李俊武
  • 10篇李磊
  • 10篇林洪
  • 9篇向芳
  • 8篇刘殿鹤
  • 8篇刘琪
  • 7篇王志坤
  • 7篇李树同
  • 7篇蒋斌
  • 6篇张昊

传媒

  • 17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篇天然气地球科...
  • 11篇沉积学报
  • 9篇岩性油气藏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古地理学报
  • 6篇中国地质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4篇石油化工应用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2015年全...
  • 3篇第三届全国沉...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矿物岩石
  • 2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6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4
  • 6篇200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94
2006年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识别出陇东地区延长组发育河流、三角洲、浊积扇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河流沉积和浊积扇发育在湖盆的西缘陡坡带,三角洲则在西缘和东部缘坡均有发育。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延长组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延长组地层经历过5次大的湖泛,在层序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中期鼎盛、晚期衰退的特点。利用恢复后的原始地层厚度,绘制的陇东地区延长组地层的F ischer图解,与本区5次显著的湖平面上升—下降旋回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不仅证实了上述层序地层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揭示了F ischer图解在划分地层层序方面的潜在意义。
李凤杰王多云张庆龙徐旭辉
关键词:层序地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油组砂体高分辨率层序等时对比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通过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在详细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油组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以短期层序作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建立了长8油组的高分辨率时间-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基准面旋回分析和高分辨率地层格架的砂体等时追踪对比技术”,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组砂体的等时对比模式有“等高程、非同期和异成因”和“非等高程、同期、异或同成因”两种。形成于快速湖进期的西峰油田长8油组厚层砂体,受控于基准面旋回的升降,是由不断向陆方向退缩、多种沉积微相砂体复合叠加形成的。
李凤杰王多云陈明应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砂体基准面旋回西峰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苏东地区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白云岩成因被引量:32
2016年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白云石有序度、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和包裹体测温与盐度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东地区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识别出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2种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其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具有鸟眼、石膏或石膏假晶结构,盐度较高(24.43wt%NaCl);阴极发光呈较暗的棕红色或玫瑰红色,有序度平均0.75,以高Sr、Na为特征;其形成的盐度和温度与微晶灰岩基本一致,形成于高盐度环境和地表条件下(包裹体校正温度26.5℃).埋藏白云岩常保持原始颗粒灰岩的残余粒屑结构,在较纯的白云岩中晶间孔发育,有序度较高(0.88~0.93),Sr含量低;白云岩形成的温度较高(校正温度81.9℃).微晶灰岩、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均具有较高的盐度,表明白云石化流体为海水或与海水有关的海源流体.根据岩石学特征和各种地化指标,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建立了苏东地区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准同生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模式.
李凤杰杜凌春赵俊兴李跃刚向芳李浮萍
关键词:白云石化作用地球化学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米兰科维奇旋回在延长组发育的一致性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高分辨率基准面旋回和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研究,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湖相碎屑岩地层中,沉积旋回的周期变化可以反映米兰科维奇旋回.该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和陕北地区延长组中的米兰科维奇旋回相对比,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同时期的米兰科维奇旋回沉积记录,可以在鄂尔多斯盆地相距很远的不同沉积区同时发育.由于受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气候的制约,该旋回同时发育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不同沉积地点及不同沉积相区,从而进一步支持米兰科维奇理论.
李凤杰郑荣才赵俊兴
关键词:米兰科维奇旋回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姬塬油田长9油层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层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作用.根据成岩特征综合分析,储集砂岩主要形成于水体能量相对较强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环境中,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颗粒较粗,分选为好-中等,因此,原生孔隙度较大,大于30.07%.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下,孔隙最高可完全损失,但在绿泥石环边存在,其他胶结物相对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保留2.0%~14.5%的残余原生粒间孔.后期长石及浊沸石的溶蚀作用可以形成0.60%~4.25%的次生溶孔,对岩石孔隙度的增加具有一定的贡献.
孟繁星向芳李凤杰吴成喜杨栋
关键词: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礁模式被引量:11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发育有生物礁。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野外及钻井岩心生物礁调查及室内鉴定分析,认为在乌海桌子山地区、棋探1井地区、彭阳石节子沟等地发育了较为典型的生物礁,主要造礁生物为珊瑚、层孔虫和海绵。三处生物礁发育特征有差异,北段礁体生长发育2~3期,中段发育2期生长,南段生长发育可达4期;北端及南端生物礁造礁生物个体较大,生长的水体环境相对较浅,而中段生物礁造礁生物个体较小,生长的水体相对较深。这些典型生物礁的生长、发展和消亡呈现了不同的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北段生物礁体发育层位早,中、南段发育层位晚,这种分布变化规律与华北板块在早古生代处于赤道附近发生了北漂右旋的旋转漂移规律有关。通过对不同地段生物礁基本特征分析,结合δ13C和δ18O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盆地西缘生物礁成礁模式为中央古隆起西部陆缘海背景下的开阔台地边缘带点礁-滩体组合模式,分布较为局限,认为该地区生物礁死亡原因系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导致礁体被淹死所致,也进一步推测生物礁之上存在一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
赵俊兴李凤杰朱广社苏中堂邹敏王玉萍周俊烈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
具坡折带的坳陷湖盆缓坡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正>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延长组主要油气资源分布在东部缓坡带。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为例,通过岩心、测井的综合研究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认为,盆地缓坡带具有明显的坡折带,...
李凤杰王多云王峰
文献传递
基于“双师型”教学在《沉积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石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提高《沉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基于"双师型"的《沉积学》教学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整合科研资源,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优化考核方式,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学习。
李凤杰向芳田景春徐文礼
关键词:教学改革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22
2010年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发育薄层状硅质岩、条带状硅质岩以及似层状燧石结核等类型的硅质岩。以宣汉渡口镇羊鼓洞剖面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稀土元素∑REE总量相对较低,在岩性上有似层状燧石结核—条带状硅质岩—薄层状硅质岩递增的趋势。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具有低—中等δCe负异常、中等的Lan/Cen、Lan/Ybn和δEu多数为负异常的特点,显示硅质岩为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的成因环境。微量元素Co、Ni、As和Sb等元素反映出其非热水沉积的特点。综合露头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吴家坪组的硅质岩形成的环境以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环境为主,其中部分条带状硅质岩受较弱热水沉积的影响。
李凤杰刘殿鹤刘琪
关键词: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硅质岩成因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油气分布被引量:12
2012年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孟立娜李凤杰方朝刚李磊林洪
关键词: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