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宇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发病6h内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3例,其中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27例患者为溶栓组,不接受溶栓、仅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的26例患者为非溶栓组。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既往史、用药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基线、24h、7d、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早期改善及脑出血转化发生率和12周患者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24h、7d后,溶栓组NIHSS改善分值(分别为11.1±10.1和9.0±9.9)与非溶栓组(分别为7.3±6.8和7.1±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溶栓组早期改善百分比(分别为25.9%和48.1%)明显优于非溶栓组(均为0,P=0.01)。发病12周,溶栓组NIHSS改善分值与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溶栓组出血转化情况:发病24h、7d后,溶栓组(11.1%)均高于非溶栓组(3.8%),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发病12周,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患者死亡例数分别为5例和6例(P=0.68)。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能够提高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与非溶栓组比较,有增加出血转化的趋势及减少患者中远期死亡的风险。
- 张莉文徐家立刘新亚何冬梅李冠宇龚大伟徐德友沈华超郭彦勇李康睿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 AMD3100、CXCR7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和脾细胞SDF1α、CXCR4、CXCR7 mRNA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AMD3100、CXCR7抗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脊髓和脾脏中趋化因子SDF1α及其受体CXCR4、CXCR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BP68-86和完全福氏佐剂配置的完全抗原免疫Lewis大鼠制备EA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D3100组、CXCR7抗体组和EAE组,于免疫后第0、2、4、6天给予相应药物干预:AMD3100组按体质量2.5mg/kg腹腔注射AMD3100,CXCR7抗体组腹腔注射CXCR7抗体20μg/只,EAE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第15天行RT-PCR检测各组脊髓及脾脏中SDF1α、CXCR4、CXCR7mRNA表达,行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EAE组大鼠脊髓血管周围有大量性炎细胞浸润,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AMD3100组、CXCR7抗体组和EAE组脊髓SDF1α、CXCR4、CXCR7 mRNA表达增加(P<0.01),脾细胞SDF1α、CXCR7 mRNA表达减少(P<0.01);(2)与EAE组相比,AMD3100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脾细胞CXCR4、CXCR7 mRNA表达增加(P<0.01),脊髓SDF1α、CXCR4、CXCR7表达无统计学差异;(3)与EAE组相比,CXCR7抗体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脾细胞SDF1α、CXCR4、CXCR7 mRNA表达增加(P<0.01),脊髓SDF1α、CXCR4、CXCR7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MD3100和CXCR7抗体均能加重EAE病情,上调EAE脾细胞CXCR4和CXCR7 mRNA的表达。
- 李冠宇王松季晓辉金庆文
- 关键词:受体CXCR4
- CD-1遗传背景小鼠EAE模型:遗传背景对临床表现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制作不同基因背景小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比较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发病、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变化的差异。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原(MOG35-55)免疫C57BL/6和CD-1基因背景小鼠,用完全弗氏佐剂作为抗原载体,并在不同时间点用精制百日咳毒素增强免疫效果,建立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记录小鼠发病时间与表现,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其脑和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以CD4、IL-17为靶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57BL/6组小鼠发病高峰期出现于初次免疫后17~25 d,表现典型的拖尾、单侧或双侧后肢瘫痪等改变,神经功能评分在3分左右;CD-1组小鼠发病高峰期较C57BL/6组推迟,出现于免疫后35~40 d,可见相似的拖尾及偏瘫表现,神经功能评分在2.8分左右。病理检查可见C57BL/6模型小鼠脑、脊髓出现炎症性细胞浸润,而CD-1小鼠的炎性改变相对较轻、且主要出现于脊髓;罗克沙尔固蓝染色法鉴定显示,模型小鼠脑脊髓组织出现脱髓鞘病变,以C57BL/6小鼠更为严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2种模型小鼠发病高峰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D4+及IL-17+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不同的遗传背景对EAE模型发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明显影响;CD-1小鼠亦可运用于制作慢性迁延性EAE模型,更符合人类多发性硬化的特点。
- 王松顾冰洁张璐李冠宇杨晓帆王慧娟胡刚季晓辉
-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C57BL
- 糖尿病性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一例报道被引量:2
- 2014年
- 舞蹈病由锥体外系病变引起,表现为肢体或头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丘脑底核等。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常见于脑血管病、感染、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损害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糖尿病并发偏侧舞蹈症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对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例糖尿病性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报道。
- 李冠宇龚大伟叶民
- 关键词:偏侧舞蹈症纹状体糖尿病非酮症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