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内镜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伤风
  • 2篇上腹部
  • 2篇手术
  • 2篇破伤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人工智能
  • 2篇肿瘤
  • 2篇黏膜
  • 2篇胃黏膜
  • 2篇消化内镜
  • 2篇腹部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李佳
  • 6篇于红刚
  • 4篇魏捷
  • 2篇严际慎
  • 2篇杜贤进
  • 2篇罗小敏
  • 2篇李文
  • 2篇刘军
  • 2篇晏晨
  • 1篇吕菁君
  • 1篇王静
  • 1篇胡鹏
  • 1篇张爱民
  • 1篇张昌威
  • 1篇张军
  • 1篇王竹平
  • 1篇吴旭
  • 1篇石磊
  • 1篇杨文斌
  • 1篇徐瑶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消化道内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武汉)被引量:3
2024年
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e,EGD)是诊断上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及危急重疾病的有效工具。人工智能技术在EGD的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无EGD人工智能系统应用的相关共识。202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全国领域内权威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形成EGD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应用EGD人工智能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本共识包括人工智能在胃镜盲区监测、食管异常病灶识别、食管癌浸润深度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分级、胃异常病灶识别等方面的13条推荐意见陈述,以及EGD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要求。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于红刚王洛伟姚理文王静游航李佳谭霞罗任权陶逍王君潇刘军
关键词:人工智能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基因交互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基因交互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进行检索获取目标文献,根据基因库对目标文献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匹配识别以确定其中的基因名,对未被识别的文本信息进行预测识别以确定其中的预测基因名;对目...
于红刚李佳吴练练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附29例报告
胰腺损伤发生率较低,约占腹部闭合损伤的2-5%,随着现代交通事故增多,胰腺损伤也呈上升趋势。闭合性胰腺损伤早期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且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很高。我院2000年8月-2009年
李佳魏捷
文献传递
肿瘤虚拟三维转录组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肿瘤虚拟三维转录组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肿瘤组织的第一切片组织图像输入至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第一切片组织的空间转录组的第一基因表达数据;对第一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细胞类...
于红刚李佳吴练练
上腹部手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中成功完成LC49例,中转开腹4例,患者均治愈,LC成功率92.5%。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术前的评估、气腹的建立、穿刺孔的选择、黏连的分离应予以注意。
张爱民李佳张昌威严际慎
关键词:黏连再手术
头型破伤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右眼睁眼困难7 d,张口受限4 d"来院。7 d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眼睁眼困难并右侧额纹变浅,当时未予在意;4 d前,患者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颈背疼痛,就诊于外院神经内科,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初步诊断为:①急性脑梗死;②Horner综合征?收住院后给予脱水、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抽搐等症状,急转来我院。
晏晨李佳杜贤进罗小敏吕菁君魏捷
基于深度学习的内镜下胃黏膜多病灶辅助识别系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内镜下胃黏膜多病灶辅助识别系统并评估其识别胃黄斑瘤、糜烂、息肉、黏膜下隆起4种病灶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7388张图像作为训练与验证集,另筛选出900张图像作为测试集1;收集连续患者资料,筛选出1240张图像作为测试集2;收集另5家医院连续患者资料,筛选出6536张图像作为测试集3。分别在测试集1~3中评估该系统识别病灶效能和稳定性。结果系统在测试集1中诊断胃黄斑瘤、糜烂、息肉、黏膜下隆起的灵敏度分别为81.33%、88.00%、84.00%、88.67%,特异度分别为99.33%、93.11%、95.11%、93.11%,准确度分别为94.83%、91.83%、92.33%、92.00%;系统在测试集2、测试集3中诊断胃内4类病灶的综合准确度分别为82.39%、87.92%。结论人工智能系统对胃黄斑瘤、糜烂、息肉和黏膜下隆起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能力,可辅助内镜医师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
杜泓柳董泽华吴练练张军张丽辉李佳于红刚
关键词:内镜多类别分类
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救治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破伤风是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仍然常见,若不进行规范的救治,病死率高。成人破伤风的病程为4~6周,在救治的持久战中,如何把控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救治成功的基础。本文对29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治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2017-01-2019-09期间收治成人破伤风患者共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1~85岁,平均63岁。Ⅰ/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予以环境控制、伤口处置、TAT和HTIG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控制肌肉痉挛、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综合救治。结果:3例患者放弃治疗回家,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症状缓解期10~32 d,电话随访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成人破伤风救治持久战中需要把控以下关键环节:阻止毒素产生是基本,中和游离毒素是必须,早期气管切开是关键,控制肌肉痉挛是要点,营养支持治疗是保证,主动免疫防止再发病。
杜贤进魏捷李佳晏晨吴淼吴旭杨文斌胡鹏李文徐瑶
关键词:成人破伤风
原发性肺NUT中线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9年
睾丸核蛋白中线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上皮肿瘤。该肿瘤主要以15q14上的NUT基因发生染色体重排,使NUT蛋白在睾丸外表达为特征。病理上,该肿瘤是一种伴有局灶性鳞状分化的未分化癌。NUT中线癌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以头颈部中线结构和纵隔多见,肺源性病例罕见且少有记录。但是,肺源性NUT中线癌的临床病程异常迅速、凶险,且诊断特点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原发性肺NUT中线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贺新月石磊张子悦李佳
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
2023年
目的以国内较为成熟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内镜精灵为例,分析其成本效益,以期为医院购置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胃肠镜流量数据,用来预测内镜精灵使用年限(10年)内胃肠镜流量,并使用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平均收益率法对内镜精灵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单台内镜精灵在预期使用年限(10年)内净现值约达672.41万元,回收期为1.10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47.84%。结论内镜精灵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医院购买成熟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设备是合理的。
李佳吴练练杜代如刘军王青骆孜于红刚
关键词:人工智能消化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