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伏娥

作品数:29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胃癌
  • 6篇基因
  • 5篇药疗
  • 5篇药疗法
  • 5篇医药疗法
  • 5篇脂肪
  • 5篇中医
  • 5篇中医药
  • 5篇中医药疗法
  • 5篇细胞
  • 4篇人胃癌
  • 4篇肝病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脂肪性
  • 3篇突变
  • 3篇疗效
  • 3篇螺杆菌
  • 3篇慢性
  • 3篇酒精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29篇李伏娥
  • 19篇叶红军
  • 16篇王俊萍
  • 9篇李坚
  • 8篇杜意平
  • 7篇钟李杰
  • 5篇邹兵
  • 4篇黄志平
  • 3篇吴子刚
  • 2篇唐晖
  • 2篇朱陵群
  • 2篇朱清云
  • 2篇王立
  • 2篇余光银
  • 2篇宋晨
  • 2篇吴远
  • 2篇刘永革
  • 2篇韩素芳
  • 1篇王英蓉
  • 1篇陈霞

传媒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9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的病理类型以及息肉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7 276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796例,其中男性521例,女性275例,检出率10.94%;年龄30~69岁占82.29%;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分别占43.84%,42.09%,11.06%,1.51%;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3.29%、升结肠11.88%,横结肠4.89%,降结肠11.58%,乙状结肠26.05%,直肠42.32%.796例中有35例发生癌变,癌变率4.4%.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管状腺瘤癌变率为29.73%,11.11%,4.86%;息肉直径≤0.5 cm,未发现癌变;0.6~1.0 cm,癌变率1.3%;1.1~1.9 cm,癌变率7.4%;≥2.0 cm,癌变率25.6%.结论:3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息肉、直径≥2.0 cm息肉、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大肠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予以切除,全瘤送检.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李伏娥叶红军李坚王俊萍刘永革余光银尹为华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病理
加味香砂枳术汤治疗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80例总结被引量:2
2005年
探讨加味香砂枳术汤治疗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 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香砂枳术汤,对照组服用普瑞博思片。两组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 和对照组对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均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7.50%),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 组均能有效消除上腹痛、腹胀、脘腹胀满、嗳气、早饱、乏力、嘈杂、大便失调等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论:加味香砂枳术汤对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普瑞博思。
曾薇袁劲松李伏娥
关键词:枳术汤治疗组加味普瑞博思服用
苦参碱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0
2005年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用PCR-ELISA法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SGC-7901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下降,苦参碱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且随苦参碱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李伏娥朱陵群叶红军李坚王俊萍吴子刚
关键词:苦参碱胃癌细胞凋亡端粒酶
深圳医院中老年体检人群糖代谢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老年人群糖代谢、糖尿病患病及控制状况,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中老年人员2 206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患病及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体检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4.80%,所有体检者的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分别为69.08%、16.00%、78.60%,男性及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患者糖尿病患者患病及控制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BMI指数、饮酒等;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率更高;BMI≥24 kg/m^2体检人员的患病率较高;BMI≥24 kg/m^2及饮酒的体检者的治疗率、知晓率较低。结论我院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较高,控制状况较差,文化程度、家族史、BMI、饮酒等为影响患病及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重对糖尿病的预防,注重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蓝薇陈霞叶敏李伏娥王英蓉谢帆慈
关键词:中老年糖代谢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体检
两种姑息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讨论采用两种姑息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生存期改善程度。方法 :经内镜留置带硅酮膜自膨式金属支架 (GRZS)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 2 2例 ,其中 6例合并食管 -呼吸道瘘 ;经内镜留置导丝引导硅胶管MD - 46 10 0扩张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 2 6例。结果 :该文GRZS组 2 2例治疗后食管阻塞程度由 (3.5± 0 .5 )级降至 (0 .85± 0 .35 )级 ,治疗 4周后体重增加 (7.5± 0 .5 )kg ,生存期 (10 .3±2 .1)月 ,6例食管 -呼吸道瘘 1次性治愈 ;MD组 2 6例治疗后食管梗塞程度由 (3 .15± 0 .38)级降至 (2 .15± 0 .6 9)级 ,治疗 4周后体重增加 (2 .2± 0 .7)kg ,生存期 (3 .7± 1.6 )月 ,留置GRZS在改善食管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生存期均明显优于MD扩张治疗。结论 :经内镜留置带硅酮膜自膨式金属支架 (GRZS)治疗晚期食管癌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姑息治疗方法 ,特别是对合并食管
李坚王立李伏娥叶红军
关键词:姑息疗法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QA_1基因关联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人类白细胞抗原 DQA1 (HLA DQA1 )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遗传关联。方法 应用HL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 (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Ⅰ )消化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 ,对 60例UC患者和 60例对照组的HLA DQA1 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UC患者HLA DQA1 0 30 1等位基因频率 (0 .5 0 )与对照组 (0 .19)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2 9,RR =5 .881,Pc=0 .0 2 3)。结论 HLA DQA1 0 30 1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关联 。
杜意平叶红军王俊萍宋晨邹兵李坚李伏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中药穴位透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透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透入配合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总显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2.08%和26.47%,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4.70%,治疗组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血清AST、ALT、TC和TG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或降低(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检查正常肝脏增加率及中、重度脂肪肝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透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其主要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血脂,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李伏娥黄志平叶红军朱陵群钟李杰杜意平王俊萍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药疗法穴位肝病治疗仪
诊断及治疗性ERCP在肝胆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估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进行生长抑素预防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研究。方法42例胆胰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了ERCP、B超和CT检查;ERCP和EST诊治肝胆管结石64例75例次;62例次患者分别于ERCP和EST术前和/或术后应用奥曲肽或施他宁后检测血尿淀粉酶。结果B超诊断率为26.20%;CT诊断率为66.70%;ERCP诊断率为97.60%。75例次行ERCP或EST,成功70例次,失败5例次,成功率93.33%。36例EST中,胆总管单发结石14例;多发结石19例;33例取石成功。胰管显影30例,占40.00%。8例术后放入鼻胆管引流(ENBD)。并发症为ERCP和EST后胃肠道出血2例(2.67%),急性胆管炎1例(1.33%),急性胰腺炎2例(2.67%)。用奥曲肽后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7.24%和34.48%;用施他宁者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8.75%和25.00%;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64.71%和70.58%。奥曲肽组和施他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5);施他宁组与奥曲肽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淀粉酶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6h内。结论ERCP诊断胆胰疾病准确率高,EST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奥曲肽和施他宁可以减少术后患者血、尿淀粉酶的升高。
吴子刚叶红军李伏娥张秋生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胆总管结石
HD肝病治疗仪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治疗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为探讨对慢性肝炎所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HD肝病治疗仪和中药穴位透入治疗9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肿大的肝脾回缩,HD肝病治疗仪和中药穴位透人治疗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叶红军邹兵李伏娥钟李杰王俊萍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病治疗仪中医药疗法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应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仙胶囊和瑞贝克片)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合并H.pylori感染,观察病人的疗效。方法 病人均经胃镜及C^14UBT和免疫印迹(IBT)分型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仙胶囊+瑞贝克片,两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C^14UBT检查。结果 ①500例病人中H.pylori感染:Ⅰ型359例,Ⅱ型123例,阴性18例;Ⅰ型中消化性溃疡病人为178例(49.6%占178/359),Ⅱ型中消化性溃疡病人为33例,(26.8%占33/12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05)。②500例病人经过两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C^14UBT检查H.pylori感染根除率为89.6%(448/500)。结论 三联疗法在临床上治疗H.pylori感染的疗效是确切的、而且费用低、不良反应轻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根除H.pylori的方法之一。
李坚宋晨李伏娥叶红军
关键词: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奥美拉唑肠溶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