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明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重点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术后
  • 3篇图像
  • 3篇图像融合
  • 3篇肿瘤
  • 3篇靶区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MRI
  • 1篇电磁辐射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调强
  • 1篇调强适形
  • 1篇调强适形放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收缩
  • 1篇动脉收缩压
  • 1篇动脉血

机构

  • 9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朱锡旭
  • 9篇李丹明
  • 9篇武新虎
  • 4篇高淑萍
  • 1篇任东青
  • 1篇李兵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野的逆向调强放疗方案,研究符合临床要求的乳腺癌术后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8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进行预防照射,采用5、7、9、11和13个照射野5种方法分别制订逆向调强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靶区平均剂量50Gy,选择剂量最佳方案进行治疗,比较这5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适合度指数(CI)、不均匀指数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值等指标。结果:11~13个野的逆向调强计划可使临床靶区体积(CTV)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而5种照射方案相比,除了右肺外,其余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3个调强照射野可使乳腺癌术后调强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而不会增加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李丹明武新虎朱锡旭高淑萍
关键词:乳腺肿瘤手术后期间
头颈部肿瘤射野摆位误差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采用电子射野系统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时的观察者间变异和观察者自身变异。方法:两队研究小组,分别由四名医师和四名技师组成,两组分别对6名头颈部肿瘤的患者,采用电子射野影像仪(electronic portalimaging device,EPID)拍摄验证片(electronic portal images,EPIs),在EPIs上勾画骨性标志,以放疗计划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s)做为参考图像,定量分析不同观察研究人员之间和研究人员自身采用EPID确定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射野摆位误差(field placement errors,FPEs)的差异性。结果:在前/后位射野图像上,不同医师之间、医师自身及技师自身对摆位误差的判断无明显差异,但在技师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自身差异性,医师组和技师组在前/后射野图像上的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分别为2.52±0.46和3.43±0.43,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在侧位野图像上,医师自身对摆位误差的判断有较好的稳定性,但部分不同医师之间在腹背、头足方向上部分患者中出现差异,而不同的技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医师组和技师组在侧位射野图像上的RMS分别为2.72±0.16和2.62±0.22,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医师和技师组在采用电子射野系统对头颈部摆位误差进行判断时存在人员之间的误差,应对所有人员进行统一训练才能减少射野摆位误差,从而提高IMRT治疗效果。
李丹明朱锡旭武新虎高淑萍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电磁辐射对清醒大鼠动脉收缩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EMR)对大鼠整体血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用无创性的尾套式大鼠动脉血压测量仪观察一定场强和脉冲次数的EMR照后不同时间内清醒大鼠动脉收缩压的变化规律,并观察血液中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素(TXA2)、内皮素(ET),心钠素(ANP)、一氧化氮浓度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照射后的大鼠的动脉血压先升高,维持至第2 h,开始下降,在第12 h下降至最低点,而后开始缓慢回升,在到第24 h,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在收缩压变动的最显著的第12 h,血浆前列腺环素和心钠素的浓度明显降低,内皮素含量升高,血栓素在照射后没有显著改变,NOS活性升高,NO含量略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EMR照射后,大鼠血压呈规律性改变,内皮素、心钠素、前列环素参与了辐射引起的血压波动,NO/NOS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尚不能肯定。
李丹明任东青武新虎朱锡旭
关键词:电磁辐射动脉血压
不同MRI与CT图像融合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术后靶区的准确勾画一直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难题,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但这种技术能否提高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稳定性,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不同的MRI图像资源与定位CT图像融合,对胶质瘤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MRIT1WI增强相与CT定位图像采用标点法进行图像融合,在5次不同的时间分别在两种融合图像及CT定位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评价标点法图像融合精度,并比较三组不同资源图像勾画CTV的体积大小及稳定性。结果:三维空间的融合精度均小于1.5mm,一致性指数在术前MRI与CT融合组(pre-matched组)、术后MRI融合组(post-matched组),CT组(conv组)分别为(68±9)%、(61±7)%、(41±12)%。3公共部分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2±7)%、(78±5)%、(65±8)%。结论:采用术前MRI与CT图像融合的方法在勾画放疗CTV的体积最大,稳定性最佳(P<0.05);而根据术前MRI在术后定位CT图像上勾画CTV的传统画法稳定性最差(P<0.05)。采用术后MRI与CT融合方法勾画CTV的体积与传统勾画方法相似,其稳定性与术前MRI同CT融合的方法相同。
李丹明朱锡旭武新虎
关键词:胶质瘤图像融合MRI
标点法MRI-CT图像融合的融合精度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andmark方法将其轴位MRI的T1WI增强序列与定位CT图像进行融合,寻找融合分数与融合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观察每例患者在三维空间的融合误差。结果:融合分数和融合误差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5,回归方程为y=-0.551 3x+5.351 4,据此回归方程推测,融合分数>6.61者均可满足临床融合需要。结论:标点法是放射治疗中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MRI-CT融合精度,可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中。
李丹明朱锡旭武新虎高淑萍
关键词:图像融合
不同体型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采用Elekta iView GT验证系统,测定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行放疗时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计划靶区(PTV)和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RV)的制订提供个体化的数学依据。方法:盆腔肿瘤患者30例,采用体膜固定,按照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体型。采用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进行位置验证,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析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及分次治疗中器官位置在左右、腹背、头足3个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计算出三维空间总的摆位误差,可求出不同体型放疗PTV和PRV所需的安全边界,同时观察各组在各个方向上移动幅度的发生频率。结果: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消瘦型、中间型、超重型和肥胖型的分次照射间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8、1.8、2.2、2.7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2、1.8、3.6、2.8 mm;头足方向分别为2.4、2.1、2.7、2.6 mm。分次照射中的器官移动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9、1.9、2.3、2.5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1、2.2、2.9、3.0 mm;头足方向分别为1.8、1.9、2.2、2.5 mm。结论: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PTV和PRV的制订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体型在各方向上采用不同的外放边界。
李丹明朱锡旭武新虎
关键词:盆腔肿瘤计划靶区摆位误差
食管癌术后三种放疗方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术后照射中IM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IMRT优于3DCRT和常规模拟机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武新虎李丹明朱锡旭李兵高淑萍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6MV X线致大鼠海马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研究用6MV X射线照射治疗后,海马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分割剂量为2 Gy/次,50 Gy/25次6MV X射线对SD成年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后,以穿梭箱法分别测试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活杀大鼠,取出海马,分别提取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大鼠海马mRNA,经逆转录为cDNA后用Cy3、Cy5两种物质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与2张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X射线导致SD成年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降低。②与假照射组相比,有43条基因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8条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5条明显下降,其他基因无显著变化。③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17条是已有报道的功能基因,其余则为新筛选出的基因种类。结论:电离辐射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信号转导分子,并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
李丹明武新虎朱锡旭
关键词:X射线基因芯片海马
MRI-CT图像融合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背景与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对软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失真和缺乏剂量计算所需要的电子密度而限制了其在脑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而MRI和CT图像融合可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探讨MRI与CT的图像融合精度,及其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体积和中心位置的影响。方法:9例颅内胶质瘤术后患者MRI和CT图像采用标点法进行融合,评价其融合精度,分别采用体积法及几何中心法(center of geometry,COG)研究融合前后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和中心的变化,测定病灶MRI-CT融合图像的COG与CT定位图像COG的距离,体积法测定病灶MRI与CT图像融合部分体积(VMRI-CT)占总体积(VMRI+CT)的百分比(PMRI-CT)。结果:采用人工标记法进行融合的精度小于1.5mm,完全达到脑部肿瘤的误差要求。融合后各危及器官体积无明显改变(P>0.05);9例患者中8例融合界面勾画的CTV体积比CT定位图像CTV体积减小13.85%~73.59%,1例体积增大10.35%;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后CTV的中心位置变化最大[(8.74±6.60)mm],其次为双眼[左右眼分别为(5.25±2.38)mm和(5.65±2.56)mm],脑干位置变化最小[(1.83±1.06)mm]。结论:采用人工标记的方法进行图像融合具有较高的融合精度,MRI与CT融合的方法可明显减少脑胶质瘤术后放疗CTV勾画的不确定性。
李丹明武新虎朱锡旭
关键词:胶质瘤图像融合放疗靶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