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关节
  • 7篇应力松弛
  • 6篇韧带
  • 6篇副韧带
  • 6篇侧副韧带
  • 5篇性关节炎
  • 5篇蠕变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骨性
  • 5篇骨性关节
  • 5篇骨性关节炎
  • 5篇关节炎
  • 4篇动物
  • 4篇生物力学
  • 4篇椎弓根钉
  • 4篇脱位
  • 4篇疗效
  • 4篇内侧副韧带

机构

  • 26篇吉林大学第二...
  • 13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第三...
  • 2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辽源市中医院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作者

  • 28篇朴成东
  • 13篇马洪顺
  • 4篇李正伟
  • 4篇张延哲
  • 3篇陈雷
  • 3篇孟庆阳
  • 2篇刘志刚
  • 2篇宫旭
  • 2篇赵春鹏
  • 2篇于家傲
  • 2篇高峰
  • 2篇张维蛟
  • 2篇路来金
  • 2篇刘月莹
  • 2篇李鹏
  • 1篇王海
  • 1篇臧虎
  • 1篇赤仁杰
  • 1篇张忠君
  • 1篇李新颖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粘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了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依据。方法对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回归系数和拟合曲线。结论内侧副韧带7200s应力松弛、蠕变量小于前交叉韧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朴成东李鹏马洪顺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应力松弛蠕变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受伤至手术时间5~15(平均7.6)d.麻醉生效后,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后侧入路选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前侧则选用髂腹股沟入路。根据患者具体损伤的情况...
朴成东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以雷洛昔芬干预治疗骨质疏松为对照,用生物力学性能指标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干预治疗骨质疏松动物的效果。方法取6月龄雌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22只,正常对照组22只,雷洛昔芬干预组22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22只。以摘除大鼠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动物饲养4周后,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动物进行干预治疗。于给药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并取胫骨进行剪切实验,取股骨进行冲击实验,测试肱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肱骨BMD,血清Ca、ALP,胫骨各项剪切力学性能指标和股骨各项冲击力学性能指标大于模型组及雷洛昔芬干预组,其血清P小于模型组及雷洛昔芬干预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动物通过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肱骨BMD,血清Ca、ALP,骨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得到一定恢复。
李云龙黄炳哲李正伟朴成东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雷洛昔芬生物力学
双侧颈椎50%小关节切除后的应力松弛及其流变特性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创伤引起的颈椎脱臼、骨折及椎间盘脱出等病变都会造成颈椎不稳定,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以恢复脊椎的稳定性。目前对颈椎小关节单独切除后部的生物力学评价甚少。目的:比较正常颈椎标本和双侧切除颈椎C5~6小关节的应力松弛流变特性,观察小关节切除对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6-14/2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实验标本选用国人青年新鲜尸体颈椎C3~T1标本9个,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方法:先对9个完整标本进行实验,作为正常组;之后切除C5~6双侧小关节50%进行实验,作为小关节切除组。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2组标本进行应力松弛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0.5)℃的温度场下以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标本施加应力,设定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采用三参数计算应力松弛方程。主要观察指标:①应力松弛曲线。②应力松弛数据。结果:正常组和小关节切除组应力松弛曲线均以对数关系变化,在最初600s应力变化较快,随时间延长应力缓慢下降,最后进入平衡阶段。2组7200s应力松弛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参数模型计算简便,能很好的拟合应力松弛变化,通过这种理想化的方程,可以定量说明颈椎小关节切除对颈椎应力松弛不会造成影响。
张延哲朴成东马洪顺
关键词:小关节切除应力松弛
骨水泥及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6
2012年
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骨质疏松者多见,尤其是处于绝经后期的女性患者。在暴力作用下,骨质疏松患者不仅骨折移位明显、骨块较多,而且对于复位后远期恢复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坚强牢靠的内固定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骨水泥及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两种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张怀朴成东孟庆阳李贺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水泥
实验动物骨性关节炎内侧副韧带力学特性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拉伸力学性质有无影响。方法实验用大鼠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均为6月龄雄性大鼠复制骨性关节炎模型。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拉伸实验。拉伸实验的速度为5mm/m in。以多项式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正常对照组最大载荷为(26.12±4.00)N,最大应力为(40.93±6.71)MPa,最大位移为(3.08±0.77)mm,最大应变为(9.51±2.36)%;模型组最大载荷为(12.05±2.07)N,最大应力为(21.28±4.17)MPa,最大位移为(2.32±0.56)mm,最大应变为(7.04±1.79)%。结论正常对照组各项拉伸性能指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力学性质具有一定影响。
臧虎朴成东高峰马洪顺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内侧副韧带力学性质
两种固定器固定脊柱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背景: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以内、外固定器械进行复位固定。脊柱骨折脱位固定治疗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临床应用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椎弓根钉和钢板固定器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提供力学参数。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模拟L1椎体骨折脱位以钢板固定和以椎弓根钉固定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压缩、扭转实验,实验速度为5mm/min,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实验速度为0.05(°)/s。以统计分析和配对t检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压缩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椎弓根钉固定组左、右扭转角度小于钢板固定组(P<0.05)。椎弓根钉固定组前屈、后伸位移小于钢板固定组(P<0.05)。提示骨折脱位后钢板内固定效果不如椎弓根固定,而锥弓根钉内固定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复位,所以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朴成东张延哲陈雷马洪顺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钢板固定椎弓根钉固定后伸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老年髋臼四边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髋臼四边体是指髋臼的内侧壁区域,它在绝大多数髋臼分型系统中都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它作为一个骨性结构来讲,相对较薄,与其上方较厚的承重区相比,产生骨折时所需的应力相对较小。在治疗髋臼骨折上,改良Stoppa入路与常规髂腹股沟入路相比,可充分暴露、复位和固定该骨折。
宋劭晨朴成东李正伟杨东昭
关键词: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老年人髋臼四边体骨折,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治疗,对于特定骨折类型的患者增加髂腹股沟入路的外侧窗,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老年人髋臼四边体骨折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
朴成东宋劭晨李正伟杨东昭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
用两种脊柱固定器固定脊柱骨折脱位的蠕变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从流变学角度对临床应用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二种固定器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提供流变学参数。模拟腰段骨折脱位分别以钢板、椎弓根钉固定,分别进行应力松驰和蠕变实验。得出了二组标本蠕变数据,还得出了二组标本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数据和曲线,建立了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方程和归一化蠕变函数方程。椎弓根钉组7 200 s蠕变量大于钢板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陈雷朴成东杨小玉马洪顺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钢板固定椎弓根钉固定蠕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