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镇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攻关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漏
  • 2篇义齿
  • 2篇因素及控制
  • 2篇粘结剂
  • 2篇桩核
  • 2篇控制办法
  • 2篇冠修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修复体
  • 1篇修复体边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牙本质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 9篇朱镇
  • 6篇刘志辉
  • 3篇杨军星
  • 2篇王景云
  • 2篇杨楠
  • 2篇王瑶
  • 2篇宋立杰
  • 1篇王云芬
  • 1篇宫春艳
  • 1篇王博蔚
  • 1篇刘春丽
  • 1篇于子莹
  • 1篇王丽泉
  • 1篇张茹慧
  • 1篇张惠利
  • 1篇孙琪
  • 1篇孙梦洁
  • 1篇金鑫
  • 1篇卢亚东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第六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LMP-1转染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前后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转染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DMSCs)前后蛋白质组学改变。方法:提取hPDMSCs LMP-1和hPDMSCsvector细胞总蛋白,通过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制备两组细胞的二维电泳图谱,并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粒子-飞行时间电离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技术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并选取6个与成骨相关的蛋白(PCNA,vimentin,annexin A1,annexin A2,eEF2和peroxiredoxin-1)作为验证对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采用2-DE技术建立了hPDMSCsLMP-1和hPDMSCsvector两组细胞的二维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分析图像发现两组细胞有22个差异蛋白质点,采用MALDI-TOF-MS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蛋白质点,其中表达上调9个,下调6个。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组学一致。结论:LMP-1基因转染hPDMSCs后共筛选获得1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它们是成骨分化潜在的重要参与者,为进一步阐明LMP-1对hPDMSCs细胞功能和成骨分化影响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宋立杰杨军星王瑶卢亚东杨楠金鑫孙梦洁刘志辉王博蔚朱镇
关键词:LMP-1蛋白质组学
不同材料固定局部义齿患者行头颈部MRI检查的成像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不同材料制作固定局部义齿,并行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对MRI的影响。方法:招募1例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分别选择钴铬合金、金铂合金和二氧化锆作为内冠材料进行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将3种不同内冠材料固定局部义齿就位于患者口内,进行2种序列(T1-TSE和T2-TSE)MRI扫描。以不戴有修复体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观察伪影的形状及图像信号的变化,检测3组不同材料义齿伪影累及层数,检测3种材料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图像中伪影的最大直径,观察固定局部义齿的安全性。结果:各组修复体均产生伪影,其表现形式为信号的强弱变化和图像形状变化;伪影范围在所累及的中心层面最大,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图像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钴铬合金组义齿伪影累及层数明显多于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伪影均限于修复侧颌面部,未累及颈椎及颅脑部。钴铬合金组义齿累及或轻微累及所有邻近组织,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义齿仅轻微累及下颌牙、舌肌及上颌牙冠。钴铬合金组义齿产生的伪影最大直径大于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P<0.05)。修复体未见移位,患者无自觉不适。结论:口腔固定局部义齿在MRI检查时会产生伪影。金铂合金或二氧化锆内冠修复体可明显降低伪影的影响。口内妥善粘接的固定修复体对MRI检查患者不产生安全影响。
朱镇孙琪孙琪杨军星杨楠宋立杰王瑶刘志辉
关键词:固定局部义齿磁共振成像伪影
常用粘结剂与桩核材料的不同搭配使用微渗漏发生率及程度的比较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核材料修复后的牙齿经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边缘微渗漏的发生率及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粘接材料、桩核材料及其配伍提供依据。方法:将90颗大小相似的完好磨牙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分别为银汞核树脂粘接组、银汞核聚羧酸粘接组、银汞核玻璃离子粘接组、铸造核树脂粘接组、铸造核聚羧酸粘接组、铸造核玻璃离子粘接组、树脂核树脂粘接组、树脂核聚羧酸粘接组和树脂核玻璃离子粘接组。对离体牙进行铸造金属全冠及固定尺寸的Ⅱ类洞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不同的核材料(树脂、银汞、铸造合金)充填窝洞。常规方法铸冠,用3种不同的粘结材料(聚羧酸ZP、玻璃离子CX、树脂C&B)进行粘固。经温度循环、染色、包埋后,片切标本,镜下观察冠边缘及核下微漏情况。结果:树脂粘接组三种核材料核-牙界面微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羧酸及玻璃离子粘接组、银汞核与树脂核下微漏指标小于铸造核(P<0.05),树脂粘结组冠边缘微漏程度小于聚羧酸锌和玻璃离子粘结组(P<0.05)。结论:树脂粘接剂抗微漏性能优于玻璃离子与聚羧酸锌粘结剂;树脂核在预先对粘结面处理后,其抗微漏性能与银汞核近似,优于铸造合金核。
朱镇刘志辉王丽泉宫春艳
关键词:粘结剂桩核微渗漏
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的生物力学分析
2022年
桩核冠为牙冠大面积缺损的重要修复方式。牙本质肩领可提高桩核冠修复中牙齿抗折性,但完整牙本质肩领常难以获得。因此,适用于缺少完整牙本质肩领的残根的桩核系统是临床热点问题。此外,适当的牙尖斜度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但也会产生较大侧向力。因此,对于剩余牙体组织薄弱者,牙尖斜度的设定值得探寻。
朱镇王谜张惠利
关键词:牙本质肩领牙尖斜度残根桩核系统咀嚼效能生物力学分析
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对照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VEGF1 组皮瓣掀起后经组织面向皮下每一位点给予 2 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ml;VEGF2 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将药物注入受区表面 ,剂量同VEGF1 组 ;VEGF3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 ,继续垂直进针约 1mm ,将药物注入受区下 ,剂量同VEGF1 组。术后观察 5d后 ,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结果 :术后第 3d皮瓣成活率 :对照组为6 5 .8% ,VEGF1 组为 83.5 6 % ,VEGF2 组为 75 .79% ,VEGF3组为 83.4 5 %。VEGF2 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1 组、VEGF3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皮瓣内、受区表面、受区下注射VEGF都能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于子莹张茹慧刘春丽朱镇刘志辉
关键词: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粘结剂与核材料微漏的体外研究
讨论常用的粘结材料与核材料对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选用45颗大小相似的完好前磨牙,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对离体牙进行标准的铸造金属全冠及固定尺寸的Ⅱ类洞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不同的核材料(树脂、银汞、铸造合金)充填窝洞。常...
刘志辉朱镇
文献传递
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被引量:15
2002年
微漏是固定修复以后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本文就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作一综述。
朱镇王景云王云芬
关键词:修复体边缘微漏控制办法固定义齿牙科材料
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被引量:6
2002年
微漏是冠修复以后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性。本文就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作一综述。
朱镇王景云
关键词:影响因素控制办法微漏边缘密合度牙冠修复
纯钛铸造分裂桩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离且根分叉较大磨牙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分裂桩冠和分裂桩核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离且根分叉较大后牙的临床效果,阐明其应用优势并分析其改进方法。方法:选取29例患者的49颗完善根管治疗的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参考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分裂桩冠组23颗和分裂桩核冠组26颗,分别进行分裂桩冠或分裂核桩冠修复,观察2组患牙术后12和24个月后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戴牙12个月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结果:分裂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5.7%和82.6%,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裂核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4.6%和52.2%,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个月,分裂桩冠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分裂核桩冠组(P<0.05);2组患者龈沟液中MMP-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裂桩冠用于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修复在24个月随访期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分裂核桩冠,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
朱镇杨军星杨军星
关键词:根分叉磨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