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孕妇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项目。结果①两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8.5±1.9)min]、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3.7±1.3)min]短于对照组[(9.8±1.8)、(5.0±1.1)min],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73.8±28.0)min]、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237.6±26.9)min]长于对照组[(247.1±27.6)、(218.3±27.5)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②研究组镇痛分级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3.4豫(2/59)]低于对照组[16.9豫(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朱国文
- 关键词:妇产科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效果
- 漆黄素联合胡椒碱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漆黄素(Fisetin)联合阈下剂量胡椒碱的抗抑郁作用是否涉及单胺机制。方法采用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即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观察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急性给药对小鼠绝望模型不动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两药联用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脑区中单胺递质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结果漆黄素(1.25 mg/kg,2.5 mg/kg,5 mg/kg,ig)与阈下剂量胡椒碱2.5 mg/kg·ip联合应用能显著减少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且实验剂量范围内药物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合用能升高海马、皮层和杏仁核中的单胺递质水平同时降低脑内的MAO活性,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联合用药能改善抑郁症样行为,该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加相关的神经递质。
- 王钱东吴淑娟朱国文潘建春
- 关键词:漆黄素胡椒碱单胺递质
- 吗啡对顺铂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的生物学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顺铂处理肺癌A549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不同浓度吗啡处理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6、12、24和48 h时点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再采用30μg/m L顺铂单药联合筛选出的最佳抑制率浓度的吗啡处理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电泳检测顺铂单药、吗啡,以及二者联合分别处理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survivin表达量的变化。结果:CCK8法显示500μg/m L浓度的吗啡单独处理肺癌细胞48 h时,能最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率达到41.2%;与单纯使用顺铂抑制细胞增殖效果(47.21%)相比,顺铂30μg/m L联合500μg/m L吗啡对细胞的抑制率达7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顺铂联合500μg/m L吗啡与单纯顺铂药物作用相比,Bcl-2、survivin蛋白表达量降低,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选择合适的吗啡浓度可加强顺铂对肺癌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功能,这种对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与促进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和凋亡抑制蛋白的下调相关。
- 王钱东吴淑娟朱国文
- 关键词:吗啡顺铂细胞生物学
- 两种麻醉方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比较被引量:4
- 2011年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能力受损,发生脑组织充血和颅内高压,极易产生脑缺氧[1].丙泊酚可有效维持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脑组织氧供需的平衡,降低脑组织氧代谢,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2].
- 赵敏朱国文赵梓煜夏海杰
-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麻醉方法颅内高压组织充血组织氧供
- 颅脑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观察及其脑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颅脑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医院择期开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镇痛方法:A组:术后单独予PCIA(舒芬太尼2μg/k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至100ml)镇痛。B组:手术开始前20min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特耐)40mg,术后镇痛同A组。C组:在B组的基础上以0.5%罗哌卡因作手术切口浸润麻醉。患者PCA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流量2ml/h,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最大用药背景4ml/h。术后1、18、24和48h观察并比较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警觉/镇静(OAA/S)评分(0~5分),并计算PCA有效按压次数。于术前,切皮后10min及术毕抽取动脉血测定血糖。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1、24、48h采集静脉血4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术中血糖A组升高最为显著,C组血糖升高不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着PCIA时间延长,VASr和VASm评分呈下降趋势,在术后48h点,C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48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点C组IL-6含量显著低于A、B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在充分镇痛的同时且有利于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保护脑组织,且安全可行。
- 朱国文赵敏王钱东
- 关键词:颅脑手术多模式镇痛围术期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