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凡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3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6侧)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情况,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19侧)患者行颈动脉体瘤剥离术,24例(27侧)行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动脉重建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发生脑梗塞,10例出现颅神经麻痹表现。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手术是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治疗,完整地保留或重建颈动脉是手术的关键。
- 戚悠飞肖占祥曾昭凡岳劼李振振刘飒华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颈动脉手术
- HMGB1与RAGE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肺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与继发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经全主动脉CTA以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AAD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静态吸氧状态下氧合指数(PaO_2/FiO_2)大小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21例)与非肺损伤组(35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AAD患者入院后每4小时抽血次,对照组受试者仅抽取1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RAGE水平,同时检测PaO_2、计算PaO_2/FiO_2。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AAD患者入院后24 h的HMGB1、RAG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者在肺损伤组均明显高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两组AAD患者入院后HMGB1、RAGE水平不断上升,而PaO_2/FiO_2逐渐降低,并均入院后48~60h达到峰值,肺损伤组的3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HMGB1、RAGE水平达到峰值后下降,PaO_2/FiO_2逐渐回升。AAD患者中,HMGB1与RAGE水平与PaO_2/FiO_2均呈明显负相关(r=-0.940、-0.794)。结论:HMGB1/RAGE信号通路可能在AAD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HMGB1、RAGE水平的升高,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监测HMGB1、RAGE水平可以对AAD并发肺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对HMGB1/RAGE信号通路深入研究可能会为AAD肺损伤的干预提供靶点。
- 曾昭凡李振振吴鸿飞张文波戚悠飞肖占祥
- 关键词:肺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 复杂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
- 目的:总结复杂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分析76例行腔内治疗的复杂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病例。本组A型夹层1例;74例弓部病变或近段锚钉段过短,肾缺血12例、肝功异常7例、下肢缺血3例。单...
- XIAO Zhanxiang肖占祥QI Youfei戚悠飞ZENG Zhaofan曾昭凡YUE Jie岳劫LI Zhenzhen李振振LIU Sahua刘飒华CHEN Hao陈浩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疗效评价
- 双介入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急性肺栓塞:附21例报告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介入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并发急性肺栓塞(AP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对21例LEDVT并发APE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导管碎栓、溶栓及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APE发生部位:肺动脉主干2例、左肺动脉8例、右肺动脉6例、叶肺动脉5例;LEDVT发生部位:左侧9例、右侧12例。结果:21例患者均完成肺动脉及下肢深静脉双介入治疗。术中即刻造影显示2例肺动脉主干完全开通,左/右肺动脉干8例完全开通,6例大部分开通,5例叶肺动脉部分开通。肺动脉压由(52±7)mmHg降至(27±4)mmHg,PaO2由(62±6)mmHg升至(82±6)mmHg(均P<0.01)。患肢血管彩超检查示血栓均有不同程度溶解,血流全部或部分恢复。健患侧膝上、下15 cm周径差分别由(9.0±4.0)cm和(5.0±2.0)cm降为(2.3±0.9)cm和(1.0±0.7)cm(均P<0.01)。结论:对LEDVT并发APE患者的双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全身情况,以及溶解患肢深静脉血栓,改善肢体循环,减轻肢体症状,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 曾昭凡肖占祥戚悠飞李振振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外科学下肢肺栓塞
- 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外科手术与腔内介入的比较与选择
- :比较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外科手术与腔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以指导该疾病的治疗选择. 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对67例入组的慢性髂动脉阻塞患者分别进行了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对其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
- 戚悠飞肖占祥岳劼曾昭凡李振振刘飒华
- 关键词:外科手术腔内介入治疗
- 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A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膜后旁路术治疗4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将分叉型人工血管通过动脉瘤旁的后腹膜隧道引向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外动脉,并做人工血管-肾下腹主动脉端端吻合及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关闭后腹膜;切开动脉瘤清理瘤腔,缝扎腰动脉及髂总动脉远段(根据水肿情况尽量保留髂外逆流血入髂内通路),双氧水及稀释碘液处理瘤腔,瘤腔置引流管并填塞缝固大网膜。除1例患者于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外,余3例术前给予抗生素4周,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本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3~5周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无发热、腹痛,情况良好。结论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是治疗IAAA的有效手段。
- 肖占祥陈浩戚悠飞曾昭凡岳劼李振振刘飒华吴鸿飞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感染性腹膜后
- 复杂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复杂主动脉夹层(AD)及胸主动脉瘤(TAA)腔内隔绝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共76例行腔内治疗的复杂AD及TAA病例,其中行单纯腔内隔绝术52例,结合烟囱技术的腔内隔绝术6例;结合支架近端开槽的腔内隔绝术5例;颈部杂交手术13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4小时死于心跳骤停,1例杂交手术患者术后死于脑血管意外。5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9年,平均18个月,1例TAA杂交手术患者人工血管全段闭塞,但患者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1年出现支架远端破口再行腔内隔绝术。1例AD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支架近端新破口。在随访期死于肺癌和冠心病各1例。结论结合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开槽技术及颈部血管搭桥的腔内隔绝术,可提高复杂AD及TAA的疗效,降低并发症。
- 肖占祥戚悠飞曾昭凡岳劫李振振刘飒华陈浩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腔内治疗
- 支架成形术治疗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27例疗效观察
-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ARAS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27例ARA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肾动脉再狭窄率、肾动脉阻力指数(RI)、血压、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
- 曾昭凡肖占祥戚悠飞罗海梅莫泽来
- 关键词: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安全性临床疗效
- Cockett综合征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CS)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腔内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
- 李振振肖占祥李灼日曾昭凡吴鸿飞张文波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COCKETT综合征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住院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吸氧和预防感染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6 min步行距离、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OPD急性发作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6 min步行距离、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 88±0. 23) L比(2. 61±0. 27) L,(2. 26±0. 86) L比(1. 84±0. 22) L,(66±10)%比(59±10)%,(392±25) m比(319±25) m,(76±8) mmHg(1 mmHg=0. 133 kP a)比(60±7) mmHg];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2±5)分比(46±4)分,(16±3) mg/L比(23±3) mg/L,(43±7) mmHg比(46±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 4%(16/63)比39. 7%(25/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COPD急性发作率高于观察组[22. 2%(14/63)比7. 9%(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2,P <0. 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好。
- 符瑜吴少敏卢海兰曾昭凡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