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浩 作品数:13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一种用于超声波流量计的循环时差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波流量计的循环时差检测方法。采用一对换能器作为发射和接收信号探测组,成一定角度布置在被测管线两侧。一个探测周期过程如下:控制两个换能器(A、B)同时作为发射端,发射不同频率脉冲信号;控制两个换能器... 李洪涛 朱晓华 顾陈 曾文浩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FPGA的纳秒级数字可编程延时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纳秒级数字可编程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由可编程横向选择器以及可实现不同延时时间的纵向延时单元组成。横向选择器由若干个二选一选择器级联而成,纵向延时单元由不同个数的基本延时单元级联而成,横向选择器... 李洪涛 朱晓华 顾陈 曾文浩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FPGA的纳秒级数字可编程延时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纳秒级数字可编程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由可编程横向选择器以及可实现不同延时时间的纵向延时单元组成。横向选择器由若干个二选一选择器级联而成,纵向延时单元由不同个数的基本延时单元级联而成,横向选择器... 李洪涛 朱晓华 顾陈 曾文浩文献传递 基于FPGA的并串数据转换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并串数据转换电路。并串数据转换电路由数据输出选择器及可产生选择脉冲的脉冲产生单元组成。数据输出选择器为一个N选1的选择器,脉冲产生单元由延时单元、反相器及与门构成,并使用布局布线约束技术使延... 李洪涛 陈诚 顾陈 朱晓华 曾文浩 王超宇文献传递 基于导向矢量估计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情况下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导向矢量估计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Steering Vector Estimation Based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SVE-RAB)算法.算法用导向矢量不确定范围估计真实导向矢量,利用范数约束通过二阶锥规划技术提高波束形成的鲁棒性.算法可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的情况下,对期望信号保持最大增益并有效抑制干扰,且有效提高了波束形成输出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李洪涛 陈诚 曾文浩 朱晓华关键词:波束形成 鲁棒性 导向矢量 基于FPGA可编程延时电路的数字匹配滤波电路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FPGA可编程延时电路的数字匹配滤波电路与方法,该数字匹配滤波电路中,可编程延时模块接收目标回波信号的输入并延时处理,可编程延时模块的输出与匹配处理模块的输入连接,匹配处理模块的输出与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 李洪涛 曾文浩 顾陈 朱晓华 赵恒 胡恒文献传递 一种稀疏阵列下的二维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稀疏阵列下二维波达方向(DOA)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动点迭代的空间谱估计(FPC-MUSIC)算法。首先建立基于矩阵填充的DOA估计信号模型,并验证该信号模型满足零空间性质(NSP),其次通过不动点迭代算法将稀疏阵列信号恢复为完整信号,最后利用恢复信号估计二维DOA。该算法可在稀疏阵列下大幅度降低谱估计平均副瓣,在大幅度降低阵元数的同时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计算机仿真表明:FPC-MUSIC算法可在稀疏阵列下准确估计二维DOA,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曾文浩 朱晓华 李洪涛 马义耕 陈诚关键词:信号处理 稀疏阵列 平面阵列 DOA估计 一种用于超声波流量计的循环时差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波流量计的循环时差检测方法。采用一对换能器作为发射和接收信号探测组,成一定角度布置在被测管线两侧。一个探测周期过程如下:控制两个换能器(A、B)同时作为发射端,发射不同频率脉冲信号;控制两个换能器... 李洪涛 朱晓华 顾陈 曾文浩文献传递 干扰背景下MIMO雷达部分相关信号设计 被引量:2 2016年 在干扰背景下,集中式MIMO雷达可以通过设计发射波形提高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然而优化后的波形通常会具有较高的自相关旁瓣,降低了接收机对弱目标的检测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干扰背景下MIMO雷达部分相关信号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兼顾发射信号峰均比(PAPR)的同时,在发射天线对正交恒模波形进行加权处理,并以最大化接收机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为准则建立目标函数,给出一种基于拟牛顿法的连续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加权,使得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得到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并可自适应地将发射信号能量辐射向目标方向,提高系统输出信干噪比。 陈诚 李洪涛 朱晓华 胡恒 曾文浩关键词:MIMO雷达 峰均功率比 基于矩阵填充的二维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2016年 针对基于矩阵填充的二维自适应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门限(SVT)的特征分解线性约束最小方差(SVT-ELCMV)算法。首先建立二维自适应波束形成矩阵填充模型,其次验证接收信号矩阵满足零空间性质(NSP),并分析最小可恢复阵元数,最后以SVT算法将稀疏阵列信号恢复为完整信号,并通过修正的特征分解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形成有效波束。算法解决了稀疏阵列平均副瓣大幅度上升的缺陷,且在平面阵列部分阵元无法正常工作时依然有效。计算机仿真表明:SVT-ELCMV算法可使稀疏阵列具有与完整阵列相同的二维波束形成能力,并可有效抑制干扰信号,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曾文浩 朱晓华 李洪涛 陈诚 马义耕关键词: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