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慧明

作品数:6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盐胁迫
  • 2篇野生
  • 2篇野生型
  • 2篇叶片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卧龙自然保护...
  • 2篇胁迫
  • 2篇海拔
  • 2篇保护区
  • 1篇稻种
  • 1篇低温环境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营养元素含量
  • 1篇幼苗
  • 1篇植物
  • 1篇生理响应
  • 1篇树种
  • 1篇树种幼苗
  • 1篇水稻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理县林业局

作者

  • 6篇曹慧明
  • 3篇史作民
  • 2篇黄益宗
  • 2篇刘世荣
  • 2篇张文强
  • 2篇招礼军
  • 2篇刘兴良
  • 2篇冯秋红
  • 2篇程瑞梅
  • 2篇何飞
  • 1篇周晓波

传媒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物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综述被引量:57
2010年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范围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内含物质和光合作用等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并从光、水分、温度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植物抗寒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最后就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给出了建议。
曹慧明史作民周晓波雷鹏志董生刚
关键词:植物抗寒性
Si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活力、丙二醛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6
2009年
为深入了解盐胁迫下外源硅(Si)对水稻生长的作用,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Si对盐(NaCl)胁迫下野生型水稻和硅突变体水稻(不能正常吸收Si)营养元素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Si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两种水稻的生物量.当NaCl的浓度为100mmol·L-1时,添加1.0mmol·L-1的Si可使野生型水稻茎叶和根系干重提高12.81%和15.25%,硅突变体水稻茎叶干重提高12.31%.2)外源Si可提高盐胁迫下两种水稻茎叶和根系中营养元素含量,降低Na的含量.3)外源Si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野生型水稻叶片MDA含量,但对突变体水稻叶片MDA含量影响不大.4)外源Si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两种水稻的根系活力.盐胁迫下,与不加Si的对照相比,添加1.0mmol·L-1的Si可分别使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根系活力指数提高60.47%和42.42%.
黄益宗张文强招礼军曹慧明
关键词:盐胁迫野生型营养元素
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硅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为深入了解盐胁迫下外源硅(Si)对水稻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Si对盐胁迫下野生型和硅突变体水稻(不能正常吸收Si)种子萌发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0~150mmol·L-1),两种水稻的芽长、发芽势、发芽率均不断降低.在150mmol·L-1NaCl胁迫下,野生型和硅突变体水稻的芽长分别为0.33cm和0.55cm,仅为对照的8.0%和11.1%;发芽率仅为对照的29.7%和53.7%;发芽势则分别降低至0%和2%.外源Si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两种水稻的发芽指标,且对硅突变体水稻的影响显著大于野生型水稻.2mmol·L-1Si浸种+2mmol·L-1Si处理可使野生型水稻芽长、芽重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27.27%、169.23%和55.17%,发芽势则由对照时的0%提高至23.33%;硅突变体水稻芽长、芽重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307.27%、285.71%和80.29%,发芽势则由对照时的2%提高至82.22%.
张文强黄益宗招礼军曹慧明
关键词:盐胁迫水稻野生型突变体种子萌发
川西干旱河谷区几个树种幼苗对干旱及低温的生理响应
本研究以川西干旱河谷区几个主要树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辐射松(Pinus radiate)、核桃(Juglans regia)、榆树(Ulmus pumila)和疏花槭(Acer laxiflo...
曹慧明
关键词:树种幼苗干旱环境低温环境生理响应
文献传递
巴郎山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对海拔高度的响应被引量:13
2011年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3个刺叶高山栎分布地点(2600、3050、3500m),对各研究地点刺叶高山栎进行了叶片δ13C、光合、CO2扩散导度、养分以及形态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首先,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δ13C随之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m,δ13C增加2.0‰;其次,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因而导致的叶片扩散导度(包括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的降低是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比叶重(LMA)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响应趋势;最后,叶片N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更多被分配给非光合系统的趋势导致了羧化效率及光合速率的降低,进而抑制了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此外,与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和单位重量氮含量(Nm ass)相比,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植物叶片的氮含量与其吸收和固定大气CO2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δ13C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刘兴良何飞曹慧明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海拔梯度对巴郎山奇花柳叶片δ^(13)C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2010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选择海拔为2350、2700、3150和3530m的4个分布地点,研究了巴郎山海拔梯度对奇花柳叶片13C、光合、CO2扩散导度、氮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比叶面积(SL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氮含量(尤其是单位面积氮含量)及PNUE增加,叶片!13C值也随之显著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m,!13C增加1.4‰;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和叶肉细胞导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叶片!13C值随海拔升高,但不足以改变!13C值随海拔升高的趋势;羧化能力是羧化位点与外界CO2分压比(Pc/Pa),甚至!13C的限制因子.在海拔2350~2700m,奇花柳光合系统内部氮素分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2700~3530m的光照作用可能更大.奇花柳的SLA随海拔无显著变化.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刘兴良何飞曹慧明
关键词:海拔卧龙自然保护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