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康 作品数:36 被引量:169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炎症性肠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IBD的常见肝脏合并症之一。近年来IBD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本文就IBD患者发生NAFLD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林敏芝 刁娜 黄钊鹏 晁康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炎症 遗传易感性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在鉴别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的肠道组织石蜡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在鉴别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根据来自MTB的重复插入序列IS6110设计引物,用PCR技术检测CD与ITB肠道组织蜡块标本中MTB DNA,利用基因直接测序法验证结果,分析PCR检测结果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ITB组MTB DNA检出率为32%,CD组MTB DNA检出率为0%,MTB DNA PCR法在ITB和CD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为32%,显著高于抗酸染色(8%)和干酪样坏死(12%)(P<0.05)。MTB DNA PCR法在ITB和CD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9.5%。MTB DNA PCR阳性率在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病理特征的标本中存在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序结果与PCR判读的结果相符。结论:PCR法用于MTBDNA检测,有助于ITB确诊,在ITB和CD的鉴别诊断中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陈瑜君 何瑶 陈白莉 毛仁 晁康 徐萍萍 曾志荣 陈旻湖 胡品津关键词:肠结核 克罗恩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一种用于硫嘌呤类药物骨髓抑制风险预测的SNP位点组合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硫嘌呤类药物骨髓抑制风险预测的SNP位点组合及应用。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硫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该方案纳入了性别和5种基因型包括rs116855232、rs114234... 朱霞 晁康 黄民 高翔 王雪丁肠内营养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2022年 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棘手。肠内营养在IBD治疗方面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尤其在有并发症或难治性IBD患者中应用广泛,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现总结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类型和不同患者类型IBD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争议,旨在为更好地应用肠内营养治疗IBD提供思路。 黄钊鹏 晁康 林敏芝 高翔关键词:炎性肠疾病 全肠内营养 疾病活动 营养不良 沙利度胺单药维持治疗肠白塞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单药维持治疗肠白塞病的疗效、预测因素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沙利度胺单药维持治疗且规律随访的肠白塞病患者,进行疗效、预测因素及安全性分析。主要观察终点为肠白塞病患者治疗第6个月、12个月的无激素维持缓解率;次要终点为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黏膜愈合率、沙利度胺长期无激素维持缓解率、沙利度胺疗效的预测因素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沙利度胺治疗第6个月、12个月、第24个月、第36个月无激素维持缓解率分别为85.7%、74.0%、63.5%和50.4%;无激素维持缓解的中位时长为49.5(35.4,63.6)个月。治疗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黏膜愈合率为40.0%和35.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基线肠白塞病疾病活动指数水平较高(P=0.014,HR=1.057,95%CI 1.011~1.104)是沙利度胺未能维持无激素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期间,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其中肢体麻木发生率为28.6%,发生中位时长为9.5(5.5,22.5)个月。不良反应导致药物减量率为14.3%,停药率为17.9%,停药中位时长为10.5(23.5,40.3)个月。结论沙利度胺能有效长期维持肠白塞病无激素缓解,但不良反应如肢体麻木的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 黄钊鹏 晁康 吴锐彬 高翔 高翔关键词:肠白塞病 沙利度胺 长期疗效 安全性 炎症性肠病患者药物使用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研究进展 2023年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正以前所未有的传染性威胁全球健康。克服COVID-19的最佳策略之一是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但关于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息不足。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证据,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馨宇 唐健 晁康 晁康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药物使用 安全性 有效性 克罗恩病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失应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CD患者在短期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中出现失应答的情况.方法 以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0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律IFX治疗(5 mg/kg,第0、2、6周,之后每隔8周用药一次)的C... 冯婷 陈白莉 晁康 邱云 饶佩斯 李蔓英 何瑶 曾志荣 陈旻湖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的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VDZ治疗,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次,每次300 mg。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临床应答及缓解情况,采用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估内镜应答及缓解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所有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治疗后22周的临床缓解率,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治疗后52周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治疗后(22±8)周的内镜应答率和缓解率。将既往使用过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和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的31例患者设为非Bio-naive组,既往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14例患者设为Bio-naive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和部分次要终点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2周,45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261.4±98.3)分下降至(166.6±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P<0.01),其中64.4%(29/45)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46.7%(21/45)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Bio-naive组与非Bio-naive组患者在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71.4%(10/14)比61.3%(19/31),χ^(2)=0.4,P=0.4]、临床缓解率[42.9%(6/14)比48.4%(15/31),χ^(2)=0.1,P=0.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2周,33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306.9±130.7)分下降至(126.6±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P<0.01),其中39.4%(13/33)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33.3%(11/33)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41.4%(12/29)的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治疗后(22±8)周,25例基线内镜下处于活动期患者的SES-CD评分从基线的13.0(7.0,19.0)分下降至8.0(2.5,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P<0.05),其中40.0%(10/25)的患者达到内镜应答,20.0%(5/25)的患者达到内镜缓解。45例患者在VDZ治疗期间新发面部皮疹1例(2.2%),新发关节疼痛2例(4.4%),没有新发活动� 唐健 邓钧 黄梓城 黄钊鹏 郭慧丽 刁娜 杨洪生 晁康 晁康 胡品津 高翔关键词:克罗恩病 活动期 疗效 安全性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1年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因此,肝纤维化诊断对慢性肝病的防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肝活检一直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有其局限性,近来研究发现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简便易行,有望替代肝活检,本文就血清学检查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作一概述。 姚佳燕 钟碧慧 晁康 陈旻湖关键词:肝纤维化 血清学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5 2011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尽管多数病例属轻型,但约2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达10%-30%。因此,及早对A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预测SAP的发生,尽早启动积极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现汇集既往常用的AP严重程度预测方法及近年制定的一些新的评估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李新 钟碧慧 晁康 陈旻湖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SAP 急腹症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