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琪

作品数:273 被引量:1,482H指数:1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0篇卒中
  • 51篇缺血
  • 36篇血管
  • 35篇血性
  • 34篇细胞
  • 31篇急性
  • 30篇脑梗
  • 29篇动脉
  • 29篇梗死
  • 28篇脑梗死
  • 23篇脑卒中
  • 19篇溶栓
  • 17篇蛋白
  • 16篇缺血性卒中
  • 16篇脑缺血
  • 14篇多发
  • 14篇多发性
  • 13篇癫痫
  • 12篇多发性硬化
  • 12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271篇苏州大学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 6篇苏州市红十字...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3篇昆山市第一人...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 3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盐城市第三人...
  • 2篇苏州高新区人...
  • 2篇苏州市木渎人...
  • 2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市第九人...
  • 2篇海军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271篇方琪
  • 72篇董万利
  • 29篇蔡秀英
  • 28篇惠品晶
  • 27篇蒋建华
  • 26篇倪健强
  • 26篇薛群
  • 23篇俞立强
  • 21篇丁亚芳
  • 20篇胡小伟
  • 20篇王辉
  • 19篇徐敏
  • 19篇颜燕红
  • 18篇赵红如
  • 18篇许丽珍
  • 18篇胡春洪
  • 17篇段晓宇
  • 16篇张白
  • 14篇王达鹏
  • 13篇黄亚波

传媒

  • 18篇中风与神经疾...
  • 17篇中国血液流变...
  • 15篇中华神经科杂...
  • 13篇中国神经免疫...
  • 12篇江苏医药
  • 1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0篇苏州大学学报...
  • 9篇国际脑血管病...
  • 8篇中华神经医学...
  • 6篇中华医学超声...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临床荟萃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9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9篇2021
  • 15篇2020
  • 27篇2019
  • 21篇2018
  • 28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22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炎性肌病免疫学发病机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目前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病因未明,多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此文综述了IIM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各亚型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以及可能与此病有关的协同刺激分子的作用。
王云霞薛群方琪
关键词:肌炎免疫学协同刺激分子
凝血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凝血酶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使用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否减轻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损伤、存在治疗的有效时间。方法 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凝血酶注入SD大鼠尾状核,建立SD大鼠模型,在普通光镜(采用HE染色,TUNEL法)及电镜下观察脑细胞凋亡。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组:生理盐水组;2组:小剂量凝血酶组;3组:大剂量凝血酶组;4组:小剂量凝血酶与小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5组:大剂量凝血酶与大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6组:尼莫地平组。每组每时相(4h、24h、48h、3d、7d)各5只SD大鼠)。结果 建立动物模型后各时相点大剂量凝血酶组凋亡细胞数与其余各组比PO.05。结论 大剂量凝血酶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早期(4h)即出现,其高峰时间在24~48h,可持续1周以上,水蛭素能特异性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而钙离子拮抗剂可减少或延迟凋亡细胞的出现。脑出血后血肿释放的凝血酶是早期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如能尽早抗凝血酶治疗或抗凋亡治疗(本实验提示最好在48h内),将为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方琪包仕尧许丽珍
关键词:神经细胞凝血酶水蛭素细胞凋亡尼莫地平脑出血
中枢神经髓鞘脂质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揭示脂质体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直接作用以及脱脂神经髓鞘为抗原,比较加入脂质体和无脂质体作用增殖反应的差别。方法 用富集粘附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经体外细胞培养后,测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实验Ⅰ:J细胞增殖反应10μg/ml半乳糖脑苷脂为(1729±906)Bq(P<0.001);实验Ⅱ:半乳糖脑苷脂2μg/ml为(1135±164)Bq(P<0.05),10μpg/ml为(2492±724)(P<0.001)。而两种浓度的神经鞘氨醇在两组实验中均使细胞全部死亡。结论 半乳糖脑苷脂使T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并与浓度相关。而两种浓度的神经鞘氨醇均使细胞全部死亡。提示正常神经髓鞘的脂质可能与维持正常免疫稳定性有关。
董万利包仕尧许丽珍程庆璋方琪赵红茹
关键词:脂质体多发性硬化神经髓鞘
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 听前庭功能及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现状
2022年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以反复发作性眩晕或头晕、可伴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的一种疾病。目前关于VM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但其临床表现差异大且易与其他前庭疾病混淆,听前庭功能检查常提示轻度受损或正常,尚未发现对VM诊断有特异性价值的临床体征或实验室检查。多项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多处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改变,但目前关于VM涉及的脑区及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有限。基于此本文对VM的临床特点、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磁共振成像研究现况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韩淋张凯方琪
脑梗死后鼻饲患者发生腹泻相关因素分析
倪健强王辉徐敏方琪董万利
计算流体力学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亚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因素,这也给中国经济和医疗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研究发现相较于管腔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更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后的脑卒中风险。而计算流体力学的应用,成为了指导ICAS血流动力学评估的新方向。文中就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ICA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为临床诊疗及干预等提供科学依据。
杨睿王辉李高辉尹绪龙方琪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计算流体力学血流动力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
遗传性感觉神经病I型一家系调查
2011年
目的报告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Ⅰ型一家系的临床特点,探讨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Ⅰ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鉴别,检测手段及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遗传性感觉神经病I型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客观检测资料。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双胫后神经及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运动神经传导未见明显异常。家族中2例发病者SPTLC1基因热点突变筛查未发现突变。结论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I型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以进行性远端感觉功能丧失为临床特征,诊断依靠其临床特征及遗传特性,辅助神经电生理检查得以证实,基因检测尚不完善,治疗上以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韩立影方琪俞立强
特定温度模式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寒冷和温暖两种不同温度模式下,气温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住院当日平均温度、人口学特征、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等资料,评估寒冷和温暖两种不同温度模式下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61例患者,其中温暖组179例,寒冷组182例;轻型卒中组(NIHSS≤3分)239例,非轻型卒中组(NIHSS>3分)122例。低温是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08,95%CI 1.52~6.24,P=0.002)。差异性检验提示存在糖尿病(OR 3.65,95%CI 1.14~11.67,P=0.029)、高危高脂血症(OR 0.24,95%CI 0.08~0.68,P=0.008)与温度模式间的交互作用。不同温度模式下,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也不相同。结论低温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不同温度下的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不同,在该类患者中,需根据温度情况采用针对性更强的缺血性卒中防治策略。
秦义人郭效宁蒋建华王达鹏张全全刘美蓉刁珊珊李坦赵红如方琪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
2001年
方琪许丽珍董万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药物疗法降纤酶临床疗效
多发性硬化T淋巴细胞系增殖反应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比较多发性硬化 ( MS)患者和正常人 T淋巴细胞对碱性髓鞘蛋白 ( MBP)和蛋白脂质蛋白 ( PLP)及其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性。方法 选 HLA-DR1 5亚型 MS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人神经髓鞘为致敏原 ,采用二次致敏诱导法 ,经短期体外培养产生外周血 T淋巴细胞系 ( TCL) ,用 MBP、PLP及其合成多肽等1 1种抗原检测 TCL的增殖反应。结果 MS和对照组对神经髓鞘成分反应均显示多态性。MS组对 7种 ,对照组对 5种抗原有反应 ;比较两组总的平均阳性孔无差别 ( P =0 .1 77) ;两组间对 MBP、P3 0 -49、P95 -1 1 7、P1 78-1 91的增殖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为神经髓鞘主要成分的 MBP和 PLP免疫反应性高 ,可能在体内触发自身免疫反应过程发挥作用 ,而 M87-1 0 6、P40 -60、P95 -1 1 7和 P1 85 -2 0 6等位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董万利包仕尧许丽珍程庆璋方琪赵红茹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淋巴细胞神经髓鞘合成多肽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