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宗杰

作品数:39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28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双壳
  • 8篇化石
  • 7篇双壳类
  • 7篇壳类
  • 6篇地层
  • 5篇二叠纪
  • 4篇石炭
  • 4篇石炭纪
  • 4篇双壳纲
  • 4篇泥盆纪
  • 4篇二叠世
  • 3篇地层学
  • 3篇动物群
  • 3篇克氏蛤
  • 3篇古生物
  • 2篇滇西
  • 2篇滇西南
  • 2篇早二叠世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云南省地矿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澳大利亚迪肯...

作者

  • 39篇方宗杰
  • 10篇周志澄
  • 9篇王玉净
  • 6篇郭震宇
  • 4篇耿良玉
  • 4篇戎嘉余
  • 3篇朱怀诚
  • 3篇廖卫华
  • 3篇王怿
  • 3篇陈丕基
  • 3篇陈金华
  • 3篇周志毅
  • 3篇肖荫文
  • 2篇陈旭
  • 2篇倪寓南
  • 2篇李星学
  • 2篇童金南
  • 2篇蔡重阳
  • 2篇王念忠
  • 2篇杨群

传媒

  • 20篇古生物学报
  • 8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angtzedonta是双壳类吗?被引量:1
2007年
对Yangtzedonta pri mitivaYu模式标本(标本登记号:84430)的化石保存类型进行讨论,确认这应当是一枚单壳瓣实体标本,而非内模标本,由此判断,余汶(1985;Yu,2005)所描述的肌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片状齿突"(余汶,1985)或"片状脊"(Yu,2005)很可能是外来的附加物,并非壳体的组成部分。无论如何,84430标本现有的形态证据尚不足于将它与双壳类联系在一起。
方宗杰
关键词:双壳类内模实体化石
关于晚二叠世克氏蛤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03年
对当前二叠 三叠纪克氏蛤类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杨逢清等 (2 0 0 2 )提出的关于属一级划分的原则提出质疑。通过对Claraiatumida(Patte)的再研究 ,确认早三叠世的克氏蛤不存在足丝凹口内端呈明显扩大的类型。经过详细的讨论和比较 ,无论是从形态上 ,或是生态上 ,还是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 ,克氏蛤和类克氏蛤在晚二叠世都应被视为两个平行发展的属。类克氏蛤在二叠纪末全部灭绝 ,未留下任何后裔 ,它与克氏蛤之间并不存在演化关系。克氏蛤的地质历程是晚二叠世早期至早三叠世晚期 ,发现于俄罗斯北极区新地岛晚二叠世早期的ClaraianovosemelicaLobanova是克氏蛤的最早代表 ,它应当位于克氏蛤演化的基干部位。
方宗杰
关键词:晚二叠世双壳类
云南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及其古水温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
1999年
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下部含砾层的双层结构特征与不同的地质作用有关:下部砾岩层为滨海相砾岩;上部角砾状灰岩由碎屑流产生。所产遗迹化石指示滨海相环境。根据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的颗粒成分、胶结物及地球化学特征。
周志澄方宗杰郭震宇王玉净肖荫文
关键词:碎屑流遗迹化石石炭纪
隆凸克氏蛤(Claraia tumida)(双壳纲)足丝凹口的再研究
2019年
简述Claraia tumida(Patte)的研究历史,依据共模标本再度描述研究其右壳的足丝凹口特征。《中国的瓣鳃类化石》一书中曾描述的本种的半轮状"足丝凹口",实际上是完全依照裂缝或破口的痕迹修剪而成,与真正的足丝凹口并无关系。这一虚假的"足丝凹口"近年来曾被广泛引用,企图借以证明本种和克氏蛤属也发育了Claraioides型足丝凹口。凡是由这个虚假的"足丝凹口"派生而来的观点和推论都不能成立。
方宗杰
关键词:CLARAIA双壳类
滇西昌宁—孟连带西区两个地层问题——兼论昌宁—孟连带的闭合造山过程被引量:10
2000年
对昌宁—孟连带西区的两个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牙形刺和放射虫的发现将原定为拉巴组的塔拉弄—南雅条带的时代厘定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时代大致与南皮河群的弄巴组或“中区”的“上泥盆统”相当 ,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怕拍组实际上主体属晚二叠世晚期 ,仅顶部可能包含有少量下三叠统印度阶最底部的沉积。对怕拍组的研究证实了澜沧运动的存在 ,昌宁—孟连带自此开始了由海洋盆地向造山带的演变进程 ,这一过程持续达七千万年之久。
方宗杰王玉净周志澄王成源郭震宇肖荫文
关键词: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
拉巴灰岩:深水碳酸盐沉积成因的认识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滇西二叠系拉巴组中的拉巴灰岩的成因长期以来曾引起广泛争议。对拉巴灰岩的产状、结构构造及碳酸盐微相特征的研究表明 ,拉巴灰岩最初形成于浅水碳酸盐台地 ,由于突发的地质事件 ,被搬运至深水 ,半深水环境中沉积下来。拉巴灰岩的出现 ,证明在二叠纪 ,昌宁—孟连洋盆与相邻的陆棚之间 ,有陡峻的陆棚边棱存在。
周志澄方宗杰郭震宇王玉净肖荫文
关键词:二叠系碳酸盐沉积
二叠纪末安加拉分子南侵塔里木和全球气候变凉事件被引量:1
1998年
从分析塔里木西南缘杜瓦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入手,确认二叠纪末期塔里木曾广泛发生安加拉温湿型生物群分子的南侵事件,华北同期也曾发生类似事件,表明当时北半球的气候带曾突然向赤道方向移动。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料进一步证实这是一次短暂的全球性气候变凉事件。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爆发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溢流玄武岩事件,与此同时,在赤道区的华南及南半球,也都发生了强烈的火山活动。二叠纪末全球气候变凉事件即为火山冬天效应的具体表现。特提斯海区二叠系顶部礁生态系的突然消亡很可能是火山冬天效应的直接后果。
方宗杰
关键词:二叠纪末
新疆柯坪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微体化石被引量:5
1998年
新疆柯坪大湾沟剖面塔塔埃尔塔格组(兰多维列统)产出以Dactylofusacaboti为优势分子的疑源类组合及虫牙、隐孢子、植物角质层等微体化石。结合其它地层古生物资料,讨论这些微体化石的地层及环境意义。
李军朱怀诚方宗杰
关键词:微体化石
关于滇西地质的若干新认识被引量:28
1990年
一、昌宁-双江带是具有双弧结构的古岛弧-海沟系 自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发现以来,昌宁-双江带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为恢复本区沟弧盆体系的本来面目,首先必须建立正确的地层系统.我们发现本区存在三套大体上同时异相的上古生界,而以往工作却将这三套生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上古生界混淆为一套沉积。
方宗杰周志澄林敏基
关键词:滇西地层
理论古生物学被引量:1
1993年
理论古生物学旨在探求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圈发展的规律,在研究生物进化型式及其控制因素的同时,从理论上探讨生物界重大变革的根本原因。近二十年来,国际上理论古生物学领域的日趋活跃和化古生物学(Palaeobiology)的蓬勃兴起,是当今古生物学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古生物学几乎是和地质学同步发展起来的。在“描述古生物学”(Palaeontography)方面,一百多年来,各国古生物学者识别和描述了难以数计的化石分类单元,建立了地史时期大部分生物门类的分类系统,使人们对生物界的演变历史有较深的了解。
戎嘉余方宗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