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玉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患者CT增强检查时意外拔管的防范及对策
- 2020年
- 目的归纳病情危重患者在接受CT增强检查的时候发生意外拔管的相关诱因及对症防范对策措施。方法本院影像科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集的重症医学科46例确诊存在危重病情且需要接受CT增强检查患者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检查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回顾性方式分析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并归纳诱发CT增强检查时候导致意外拔管的因素,制定防范对策。结果在接受CT增强检查过程中有5例患者出现意外脱落,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对于检查护理措施的满意率达到100%。结论对于接受CT增强检查的危重患者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并针对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对患者的安全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戈玉梅
- 关键词:危重患者CT增强意外拔管
- 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对其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对其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只大鼠。通过外科手术离断试验组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建立离断迷走神经肝支大鼠模型。对假手术组大鼠进行迷走神经肝支探查,对对照组大鼠仅进行常规饲养。干预后,比较三组大鼠FPG的水平及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结果:干预2周后,试验组大鼠FPG的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P<0.05。干预4周后,三组大鼠FPG的水平相比,P>0.05。干预6周后,试验组大鼠FPG的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P<0.05。干预2周后,对试验组大鼠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增大,且颜色呈红色或紫红色;干预4周后,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和颜色基本恢复正常;干预6周后,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缩小,且颜色变浅。结论: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后,其血糖的水平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肝糖原的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曹娜叶桂山戈玉梅程子娟李肇蕤刘漫君朱琳夏春波
- 关键词:血糖
- 两种不同荧光示踪剂神经追踪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示踪剂伊文思蓝(EB)与DiI的追踪效果,为神经示踪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EB和DiI分别注入大鼠海马,大鼠存活72h后,心脏灌注固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脑桥荧光标记情况,设未含示踪剂的对照组。结果注射72h后,两种示踪剂在脑桥腹侧正中裂外侧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细胞,DiI的荧光标记强度和EB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荧光标记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注射EB和DiI在脑桥部均可看到荧光标记细胞,但DiI的神经示踪效果优于EB。
- 程子娟叶桂山戈玉梅曹娜李肇蕤刘漫君朱琳夏春波
- 关键词:伊文思蓝DII
- 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 谭李军尹秀芬张萍萍文素芳喻亚群廖春燕唐黛青任碧芬唐桂香戈玉梅
- 课题来源: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计划科研课题(合同号Z2011174)肝动脉栓塞术(TACE)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由于该操作需重复多次实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很高,造成病人术后摄入不足,使...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
- 右美托咪定在镇静困难小儿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 2015年
- [目的]总结右美托咪定在镇静困难小儿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9例常规方法镇静失败而又必须明确诊断或术前检查需进行磁共振检查患儿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同时加强护理。[结果]29例患儿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镇静效果好,顺利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后可唤醒患儿。[结论]对于反复镇静困难患儿行磁共振检查可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同时加强观察及护理。
- 刘峥倪嘉伟戈玉梅覃蕾
- 关键词:磁共振小儿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例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瘘、肝动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肝脏Ⅶ段及Ⅷ段部分坏死、右膈下积血各1例,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胀症状,经积极处理和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后严密细致的监测,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 谭李军尹秀芬唐黛青任碧芬唐桂香戈玉梅傅丽敏
-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