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莹鑫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4篇心脏协会
  • 4篇卒中一级预防
  • 4篇美国心脏协会...
  • 3篇心脏
  • 3篇卒中协会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高龄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压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石玉芝
  • 8篇徐莹鑫
  • 5篇周娟
  • 4篇袁怀武
  • 4篇佟梦琦
  • 4篇郑博文
  • 4篇朱先进
  • 4篇李理
  • 4篇韩利坤
  • 4篇刘萍
  • 4篇李朝霞
  • 4篇冯皓
  • 4篇张蓉
  • 4篇李姝雅
  • 4篇黄曦妍
  • 4篇孙莉
  • 4篇张瑞云
  • 4篇王琳
  • 4篇谭颖
  • 4篇赵萍

传媒

  • 6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三部分)被引量:3
2011年
3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 3.1偏头痛 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2.1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89~2.48。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卒中“周末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人员在进行入院时间与疾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周末入院的患者死亡率高、预后更差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周末效应"。为了降低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国内外对"周末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对卒中"周末效应"的研究现状、可能机制及防治进行综述。
徐莹鑫王春雪陈立云李轶石玉芝
关键词:周末效应卒中急救医疗服务死亡率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二部分)被引量:4
2011年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越高,卒中风险也越大。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05例年龄≥6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纳入研究。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78例(≥80岁)和老年组227例(65-79岁)。卒中后(90±7)d 随访功能预后。结果 高龄组比老年组患者3个月预后更差,两组预后不良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3-6分] 比例为56.41% 比 41.40%(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OR 0.73,95% CI 0.55-0.95)、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OR 1.48,95% CI 1.19-1.83)是高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更差。入院NIHSS高、白蛋白水平低是高龄组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石玉芝王春雪李菁晶边立衡徐莹鑫王拥军
关键词:年龄因素卒中预后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一部分)被引量:2
2011年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易感性。证据充分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暴露于吸烟环境、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和身体脂肪分布。证据不充分或者潜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紊乱、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a)、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本指南还对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减少卒中风险可采取的策略。本指南综述了各种已经明确和近期明确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对2006年的指南进行了完整的修订。新版指南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2006年指南着重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由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重叠,本指南新加了出血性卒中的预防,并将重点放在以患者为本的个体化卒中预防。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卒中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在参加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ellege ofCardiology,ACC)的年会时曾说到:When women improve their own health,they can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erefore the health of our country。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在女性患者这一点尤为突出。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显示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亚于男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只有2个字"忽视"。忽视女性健康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忽视女性危险因素的存在,未予及时控制和治疗;忽视偶发症状,不能及时就诊造成疾病的拖延。以上3点直接造成目前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尴尬境况。该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这一局面的形成更多在于对危险因素,如饮食结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重视不够。此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今更应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如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在偏远地区社会地位不高,以及家庭"冷暴力"等。因此,应举全社会之力,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女性健康倾注更多心血。因此本期重点讨论了心血管疾病和卒中在性别方面的差异问题,以期能引起同行对女性卒中的重视,推进其研究。
石玉芝王春雪王献伟王展周娟冷昕祎徐莹鑫
关键词:性别差异心脑血管疾病卒中女性患者发病情况人民健康
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被引量:47
2011年
本指南用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有关预防缺血性卒中全面和及时的循证医学建议。循证医学建议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对心源性栓塞的抗血栓治疗、对非心源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还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一步预防卒中复发的建议:包括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尤其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卒中)、脑出血后抗凝血剂的应用以及在其他高危人群中指南执行的特殊措施等。
杜万良栾璟煜王春育陈盼李姝雅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周娟李晓蕾郑博文杨晓萌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邰宏飞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冷昕祎黄上萌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卒中预防
高龄老年人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被引量:2
2012年
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其预期寿命也明显延长。年龄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卒中风险极高。高血压是高龄老年人最常见的可干预卒中危险因素。近20年来,抗高血压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逐一公布,其中一些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高龄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提供了切实的证据。
石玉芝王春雪张宁徐莹鑫
关键词:卒中高血压血压抗高血压药老年人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