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玮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i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等与预后密切相关。近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基质细胞的信号表达异常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肿瘤微环境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SDF-1α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作为内膜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简要综述。
- 徐玮杨艳滕银成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子宫内膜癌HGF/C-METSDF-1Α/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Ⅰ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9年6月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病例170例,其中腹腔镜组100例,经腹组7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乳腺癌史、生育史、绝经史、腹部手术史、BMI,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淋巴结切除数、淋巴脉管浸润患者比例,以及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比例、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合并症、乳腺癌史、经产、绝经和腹部手术史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腹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BMI显著大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经腹组(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切除数目、淋巴脉管浸润患者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至2019年11月,腹腔镜组随访时间范围为5~63个月,平均随访24.7个月,1例术后2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1例术后52个月肿瘤复发于肠管和肠系膜。经腹组随访时间范围为11~78个月,平均随访37.4个月,1例术后58个月肿瘤复发于左输尿管下段。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和安全性与经腹手术相当,具有腹壁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术式选择,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 徐玮管艺贝邬艾佳滕银成艾志宏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腹腔镜手术无瘤生存率复发率
- RNA干扰抑制EGFR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构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shRNA质粒载体,转染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检测RNA干扰对抑制EGFR基因表达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针对EGFR的shRNA质粒(pRNAT-EGFRshRNA),脂质体法转染Ishikawa细胞。实验设阴性对照组(未经任何转染)、pRNAT-EGFRneg组(空白质粒载体)、pRNAT-EGFR1组、pRNAT-EGFR2组和pRNAT-EGFR3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G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检测转染前后Ishikawa细胞中EMT相关指标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pRNAT-EGFR2组和pRNAT-EGFR3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NAT-EGFR1组EGF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干扰抑制EGFR基因表达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RNAT-EGFR2组和pRNAT-EGFR3组Ishikawa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α-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间叶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P<0.01)。结论抑制EGFR基因表达可部分逆转子宫内膜癌细胞EMT相关基因的表达。
- 徐玮王娟徐妍力马莉艾志红滕银成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NA干扰上皮间质转化
- LARVH与RAH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RVH)与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H)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6月,收集LARVH与RAH临床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临床对照试验(CCT)。由两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11篇CCT,共计4046例患者,其中LARVH组2280例,RAH组1766例。结果显示:LARVH与RAH相比,其术中失血量少(MD=-186.00,95%CI-292.48~-79.52,P=0.0006)、住院天数短(MD=-3.37,95%CI-4.23~-2.50,P=0.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RR=0.60,95%CI0.46~0.79,P=0.0003),但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RR=1.45,95%CI1.15~1.82,P=0.0010);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活检数、术后总体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LARVH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比RAH具有一定优势,但应注意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 徐玮滕银成
- 关键词:妇科肿瘤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