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设 作品数:30 被引量:23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在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皮下注射罗哌卡因(RoP)4mg/kg、RoP-PLGA-MS200mg/kg(相当于RoP12mg/kg)和PLGA-MS200mg/kg。以针刺皮肤无反应圈直径(PND)和逃跑运动电刺激阈值(EMT)评价镇痛效果。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RoP浓度。结果:A、B组PNDmax为5.28和2.76cm,EMTmax为13.02和11.66s,给药1h后峰值浓度为2.238μg/mL和1.306μg/mL,消除半衰期为2.848h和17.606h,平均滞留时间为4.175h和24.823h。B组镇痛持续时间(34h)较A组(5h)长,C组无镇痛作用。结论:RoP-PLGA-MS局部镇痛持续时间长,扩散范围小,血药浓度稳定且水平低,表明其在体内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 王照飞 陈仲清 田洪居 徐建设 徐岩关键词:罗哌卡因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药效学 药动学 微球 Narcotrend监测在七氟醚-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和常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分为NT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对照组)。以吸入七氟醚、靶控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调整七氟醚和舒芬太尼浓度分别维持NT为D1-D2级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基线水平±20%)范围内波动。记录麻醉苏醒期间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时NT分级(NTS)和NT指数(NTI)、MAP、HR,计算上述参数对应意识变化不同阶段的预测概率值(Pk)。结果 NTS、NTI预测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的Pk分别为0.95、0.92,预测对刺激无反应-定向力恢复的Pk分别为0.92、0.89,预测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的Pk分别为0.91、0.88,显著高于0.5(P〈0.05),也高于MAP、HR的相应预测值(P〈0.05)。与常规监测组比较,NT监测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NT监测能预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预测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NT监测能减少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剂的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孙传江 古妙宁 徐建设关键词:NARCOTREND 七氟醚 舒芬太尼 全麻苏醒期 平均动脉压 依托咪酯对高龄和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Ⅲ级老年或出血性休克的手术病人,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2~0.3 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每膊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加速度(ACI)、左心功(LCW)及左心功指数(LCWI).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1、2、3min以及气管内插管后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静注依托咪酯后1~3 min MAP、HR、SV、SI、CO、CI、ACI、LCW、LCWI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3 min,MAP、HR、CO、CI、ACI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徐建设 陈恒星 陈辉 刘高望 谭琳玲关键词:依托咪酯 血液动力学 麻醉诱导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心房栓子二例 2012年 例1,女,82岁,因摔倒致右股骨转子间骨折11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5年,心房纤颤,胸椎压缩性骨折,拟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麻诱导平稳,诱导完成后建立左侧桡动脉直接测压。 陈晔明 徐建设 陈雯婷 古妙宁关键词:心房纤颤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胸椎压缩性骨折 栓子 老年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50),分别给予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意识消失和苏醒时间、丙泊酚维持麻醉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意识消失时间A组为(58.8±3.8)s,B组为(57.7±5.2)s,无显著差异(p=0.283);苏醒时间A组为(6.0±0.6)min,B组为(5.7±0.4)min,有显著差异(P<0.01).丙泊酚维持量B组为(0.20±0.03)mg/kg,显著低于A组的(0.52±0.05)mg/kg(P<0.01).麻醉诱导后2min,A组MAP从(11.1±0.8)kPa降至(8.0±0.6)kPa(P<0.05),B组MAP从(10.9±0.9)kPa降至(8.3±0.7)kPa(P<0.05).A组麻醉诱导后26例(52%)SpO2降至90%以下,显著低于B组44例(88%)(P<0.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的维持量,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病人恢复及早期离院. 刘高望 史永胜 徐建设 陈士岭 陈英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处理 用药剂量 芬太尼对罗哌卡因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并观察芬太尼对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病人6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RF组)组,分别用罗哌卡因以及罗哌卡因+芬太尼20ml(2μg/ml)进行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罗哌卡因的给药浓度按序贯实验法进行调整.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按Dixon法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值.结果R组的罗哌卡因EC50为0.098%;RF组的罗哌卡因EC50为0.069%,RF组较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罗哌卡因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EC50为0.098%.芬太尼可降低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EC50. 徐建设 杨吉武 古妙宁 陈晔明关键词:芬太尼 罗哌卡因 妇科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半数有效浓度 异氟醚麻醉深度的多指标微机实时判断 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编制一套多指标监测、微机统计和评分程序,用于术中随时判断麻醉深度。方法:手术病人32例,15项指标同时监测,当需要判断麻醉深度时,输入全部指标值,微机计算出总分值(M),根据M的增减来判断麻醉深度的相对变化。为验证M的可靠性,测定血浆环磷酸腺苷浓度,计算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其中22例的M与cAMP的个体相关系数(r)的均值为0.81±0.08,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拟订的评分法能在70%的病人中较准确地判断麻醉深度,尤其显示微机判断的实时性。 史誉吾 秦再生 严光于 徐建设 徐建设关键词:麻醉深度 计算机 异氟醚 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后神经源性肺水肿1例报告 2006年 陈晔明 梁仕伟 徐建设关键词:第四脑室 神经源性肺水肿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诱导期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靶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ed-controlled infusion,TCI)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the median effective plasmac oncentration,Cp50)。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择期全麻拟行气管插管手术患者,ASAI.Ⅲ级,年龄在60岁~79岁。根据年龄段和舒芬太尼靶浓度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为60岁.69岁、0.2μg/L;B组为60岁~69岁、0.3μg/L;C组为70岁-79岁、0.2μg/L;D组为70岁-79岁、0.3μg/L。试验以效应室浓度TCI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以血浆靶浓度TCI丙泊酚,意识消失后给予0.2ms/ks的顺阿曲库铵,待丙泊酚的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平衡且静注顺阿曲库铵达3min后行气管插管。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结果A组患者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丙泊酚的Cp50为3.60mg/L,9铴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为3.44m/L-,326m扎;B组患者Cp50为2.03mg/L,95%CI为1.88mg/L~2.20mg/L;C组患者Cp50为2.70mg/L,95%CI为2.56mg/L~2.84mg/L;D组患者Cp50为1.97mg/L,95%CI为1.81mg/L~2.12mg/L。结论随着舒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的增加以及年龄的增加,丙泊酚的Cp50明显降低。 贺文丽 秦再生 王辉 叶靖 徐建设关键词:丙泊酚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气管插管 海水淹溺与肺损伤的基础研究 古妙宁 肖金仿 傅卫军 周伟 黄毅然 徐建设 陈仲清 陈晔明 赖福才 周一平 该研究利用了双腔气管导管隔开犬的左右肺,造成犬单肺可灌注模型。首次以自行研制直接肺损伤装置建立了海水作为单一因子直接造成肺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首次提出了海水淹溺后实验动物早期肺灌洗治疗肺损伤的概念;首次提出了机械通气条件...关键词:关键词:淹溺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