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安娜

作品数:51 被引量:1,36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盆地
  • 17篇四川盆地
  • 14篇成藏
  • 13篇油气
  • 8篇须家河组
  • 8篇南堡凹陷
  • 8篇凹陷
  • 7篇气藏
  • 7篇储层
  • 6篇地层
  • 6篇油藏
  • 6篇油气成藏
  • 6篇储集
  • 5篇油气藏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勘探
  • 5篇层序
  • 4篇地质
  • 4篇东营组

机构

  • 50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1篇徐安娜
  • 30篇汪泽成
  • 13篇徐兆辉
  • 10篇卞从胜
  • 9篇姜华
  • 7篇黄士鹏
  • 7篇郑红菊
  • 7篇薄冬梅
  • 6篇翟秀芬
  • 6篇胡素云
  • 6篇董月霞
  • 6篇刘伟
  • 5篇王铜山
  • 5篇江青春
  • 4篇姜林
  • 4篇石书缘
  • 4篇谷志东
  • 4篇戴晓峰
  • 4篇崔瑛
  • 3篇殷积峰

传媒

  • 10篇石油勘探与开...
  • 7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2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Applie...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全国第四届油...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地区寒武-震旦系盐下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勘探实践及地震资料显示均表明,川东地区寒武系发育大套的膏岩层,盐下是否发育好的储集层是成藏的关键要素。因寒武系-至震旦系地处深层,目前缺乏单井资料,主要依赖外围少数井及露头。通过老井复查、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观察、薄片分析、...
薄冬梅谷志东徐安娜姜林
关键词: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陆相湖盆碎屑岩储集体大型化成因机理与条件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湖盆多形成于克拉通基底之上,发育大型浅水敞流湖盆和大型化沉积体系。大型化沉积体系发育特征主要受A/S比值控制,原始组构成熟度低、煤系环境以及多期硅质胶结和碳酸盐胶结是其大面积致密化的主要内因,成岩作...
汪泽成徐安娜卞从胜徐兆辉
关键词:成藏机理环境评价
文献传递
富油气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划分与评价--以南堡凹陷为例
徐安娜邹才能汪泽成董月霞郑红菊王旭东
关键词:南堡凹陷富油气凹陷油气成藏组合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研究
南堡凹陷属于走滑断陷盆地,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技术,分析和识别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中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和相序变化;通过井-震层序分析交互对比,建立东营组等时...
徐安娜郑红菊董月霞汪泽成殷积峰严伟鹏
关键词: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压力控制装置及其气体扩散系数测量装置
本申请公开一种压力控制装置及其气体扩散系数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一端;设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及第六开口的第二容器;所述第四开口用...
姜林薄冬梅洪峰宋岩赵孟军柳少波郝加庆徐安娜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体层序特征与砂体空间结构
徐安娜汪泽成卞从胜薄冬梅翟秀芬徐兆辉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二段储集体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6
2011年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岩非均质性较强,为分析其特征和成因,基于前人在构造演化、沉积背景及其演化和成岩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须二段野外露头120个砂砾岩样品、井下160个岩屑样品和150个岩心样品,开展了岩石粒度、成分和重矿物分析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储层实验室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砂岩储集体非均质性较强,表现为岩石组构的非均质性明显,层内和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高,中高孔渗砂体侧向连通程度低以及渗透率分布在河道部位的方向性等;特定构造和沉积背景以及水道多期迁移为须二段储层非均质性的形成奠定了地质条件,河道粗粒砂岩、绿泥石衬边和碱性长石等经历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储集体非均质性形成的关键要素。
徐安娜汪泽成赵文智卞从胜徐兆辉崔瑛武松涛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体非均质性
压力控制装置及其气体扩散系数测量装置
本申请公开一种压力控制装置及其气体扩散系数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连接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第一端;设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及第六开口的第二容器;所述第四开口用...
姜林薄冬梅洪峰宋岩赵孟军柳少波郝加庆徐安娜
文献传递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被引量:165
1998年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岩浆岩)七大类储集层,研究了中国15个主要油区71个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标定采收率、水驱油效率和可动剩余油储量等油藏参数在各类储集层中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已探明和投入开发储量的92%赋存于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各类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2.6%,三角洲相30%,扇三角洲相5.4%,滩坝相1.4%,湖底扇(浊积)相6.3%,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4%,基岩8%。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储量的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8.6%,三角洲相27.6%,扇三角洲相5.5%,滩坝相1.8%,湖底扇(浊积)相9.6%,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9%。此外还分析对比了各类碎屑岩储集层的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平均水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三大类储集层是中国今后储集层研究的重点及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图1表3参4(邹冬平摘)
徐安娜穆龙新裘怿楠
关键词:储集层储量剩余油分布油气藏
四川盆地潼南地区须二段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及含气性被引量:8
2012年
四川盆地潼南地区位于川中南部平缓构造带,该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以及含水饱和度高的特点。寻找具有相对高孔隙度和高渗透率的有利储层对于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薄片观察、沉积相和储层精细分析认为,有利储层的发育受主河道发育带、早印支期古地貌、层序界面以及泥岩发育带的控制。主河道发育带砂体粒度粗,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高,原生孔隙发育;下伏早印支期古地貌的起伏,导致须二下亚段在地形高部位和斜坡带形成高能河道,所沉积砂岩孔隙和渗透性发育,而须二上亚段沉积时地形平缓,水动力较弱,砂岩粒度细,物性较差;湖泛面上下的泥岩发育带在深埋受热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水溶液,有利于其附近的砂岩溶蚀孔隙形成。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和核磁共振实验,较为精确地计算了研究区的束缚水饱和度和可动水饱和度,据此将须二段储层划分为气层、气水同层和水层。储层含气性主要受物性、沉积相和构造起伏的控制,含气性较好的区域基本分布在须二上亚段和须二下亚段上部河道叠置带储层的构造高部位地区。
卞从胜汪泽成王红军徐安娜徐兆辉郝国丽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有利储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