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宁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鸡
  • 2篇蛋种
  • 2篇蛋种鸡
  • 2篇低能量
  • 2篇需要量
  • 2篇日粮
  • 2篇种鸡
  • 2篇产蛋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种鸡生产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水平
  • 1篇肉仔鸡
  • 1篇适宜需要量
  • 1篇内源氨基酸
  • 1篇内源氨基酸损...
  • 1篇种鸡生产
  • 1篇周龄

机构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徐宁
  • 4篇王志祥
  • 2篇李峰娟
  • 2篇高树华
  • 2篇田冬冬
  • 2篇李海艳
  • 1篇亢娟娟
  • 1篇杜思刚
  • 1篇梁永
  • 1篇孙永刚
  • 1篇倪玉姣

传媒

  • 3篇饲料研究
  • 1篇中国家禽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氮日粮法与绝食法测定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本试验分别用无氮日粮法和绝食法测定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量,并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选用49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公鸡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采用48h空腹+48h全收粪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氮日粮法和绝食法测定的肉仔鸡内源氨基酸中,精氨酸、苏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内源损失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其他氨基酸内源损失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绝食法;无氮日粮法测定的总氨基酸内源损失量极显著(P<0.01)高于绝食法。
李峰娟田冬冬高树华徐宁王志祥
关键词:AA肉仔鸡无氮日粮法内源氨基酸损失量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蛋鸡高峰期产蛋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研究低能量水平下不同蛋白和蛋氨酸水平日粮对蛋鸡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0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选用蛋白和蛋氨酸作为2个试验因子,能量选用10.89MJ,蛋白和蛋氨酸各选用3个水平,分别为15.3%、15.9%及16.5%和0.29%、0.34%及0.39%,对照组采用国标(2004)营养需要设计。试验结果表明:1)蛋氨酸水平在0.29%~0.39%,蛋白在15.3%~16.5%时,对高峰期海兰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2)日粮能量质量浓度为10.89MJ时,海兰褐壳蛋鸡取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蛋白水平为16.5%,蛋氨酸添加量为0.34%。
孙永刚王志祥亢娟娟梁永徐宁杜思刚
关键词:蛋鸡产蛋性能低能量
28-3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代谢试验,运用综合法和析因法研究了不同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8~3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用析因分别法计算能量和蛋白质的维持需要和总需要量,为“京红1号”蛋鸡营养标准...
徐宁
关键词:蛋白质需要量
文献传递
低能量水平下产蛋鸡赖氨酸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2011年
在低能量水平下(10.89 MJ/kg),不同赖氨酸水平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720只2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试验日粮采用5种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75%(对照组)、0.65%(处理Ⅰ组)、0.7%(处理Ⅱ组)、0.75%(处理Ⅲ组)、0.8%(处理Ⅳ组)和0.85%(处理Ⅴ组),对照组采用国标(2004)营养需要设计,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0.7%水平组产蛋率最高,较其他组分别提高了1.06%、0.5%、0.22%、0.99%和1.04%;对照组采食量最低,处理Ⅰ组和Ⅴ组采食量显著增加;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Ⅰ组平均蛋质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处理Ⅰ组和Ⅴ组料蛋比较高,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各组间破蛋率、病死率和日增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饲料成本最高,在试验期内,处理Ⅱ组经济效益最好,比其他各组分别多盈利44.39、32.58、5.41、33.86和61.58元。结果表明:海兰褐壳产蛋鸡日粮在10.89 MJ/kg的能量质量浓度下最适宜的赖氨酸水平为0.7%。
李海艳徐宁田冬冬高树华倪玉姣王志祥
关键词:产蛋鸡低能量赖氨酸
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28~39周龄京红一号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京红一号蛋种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数据。选用1 152只28周龄京红一号蛋种鸡,根据体质量完全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2个能量水平(11.13和11.55 MJ/kg),3个蛋白水平(15.5%、16.5%和17.5%)。饲养期从28周龄到39周龄。结果表明:处理Ⅱ组(能量11.13 MJ/kg,蛋白16.5%)产蛋率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组提高了2.63%、0.85%、4.14%、1.44%和0.56%;处理Ⅱ组平均蛋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处理Ⅰ和Ⅳ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Ⅱ组料蛋比、日增质量和日产蛋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处理Ⅳ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死淘率和种蛋合格率均无显著差异;处理Ⅵ组饲料成本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处理Ⅱ组经济效益最好,比其他各组分别多盈利65.23、46.52、44.56、4.53和65.28元。说明在产蛋高峰期28~39周龄,生产最适添加量为能量11.13 MJ/kg,蛋白16.5%。
徐宁李海艳李峰娟王志祥
关键词: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