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光胜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播
  • 1篇电影
  • 1篇隐性广告
  • 1篇植入式
  • 1篇植入式广告
  • 1篇人际传播
  • 1篇商标
  • 1篇社会危机
  • 1篇社会危机事件
  • 1篇视觉
  • 1篇视觉符号
  • 1篇手机
  • 1篇数码特技
  • 1篇特技
  • 1篇系列节目
  • 1篇小众传播
  • 1篇媒介
  • 1篇媒介传播
  • 1篇媒体

机构

  • 4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徐光胜
  • 1篇朱志勇
  • 1篇李新颖

传媒

  • 3篇新闻传播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论隐性广告与媒介传播被引量:19
2007年
隐性广告,或称“植入式广告”,俗称“软性广告”,即将商品或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品牌工具或服务商标甚至服务内容有策略性地融入至媒体内容当中,成为内容的一部分,让观众留下对商品的品牌印象,进而达到行销商品的目的。简而言之,是将想要传达的广告信息植入媒介,透过隐性的方式呈现,甚至融为一体。由于只是采用单纯的传播方式而不是劝说或促销的形式,使得其效果自然,易于接受,其实质上是一种弱化的广告形式。
李由徐光胜
关键词:媒介传播隐性广告植入式广告视觉符号媒体内容服务商标
浅谈手机在危机传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手机由于具有传播上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外形上的便携性,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人际传播的载体而异常活跃;同时又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有效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性,成为解决危机、发布公共信息的一项有效途径:如此结合了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手机,在传播中对危机的漫延与化解,使其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与效果上的复合性。
徐光胜李新颖朱志勇
关键词:手机社会危机事件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小众传播公共信息
美国国家地理记录片的操作手法被引量:7
2008年
国家地理可以算得上是记录片的鼻祖,1895年在胶片电影出现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就开始国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节目《探险家》以及标志性的长期播出的《国家地理任务》,所出品的记录片以其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吸引了世界亿万观众,其内容早已超出自然题材,涉及众多领域,荣获了80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122个艾美奖和2个奥斯卡奖提名。本文拟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对西方记录片进行粗浅的探析。
曲乘砾徐光胜靳松
关键词:记录片胶片电影系列节目奥斯卡奖国家地理
论数码特技在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新纪录片运动兴起以来,媒介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开始广泛和普遍起来。本文以数码特技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以近年来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为参照,试图考察数码特技运用的背景因素、直接原因及...
徐光胜
关键词:数码特技纪录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