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荣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天山巩乃斯河谷积雪深度及季节冻土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被引量:8
- 2012年
- 气候变化影响着积雪的时空变化和季节冻土的水热变化,同时积雪变化对季节冻土的水热状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分析积雪和气温对季节冻土热状况的影响,本文使用基于TFACE原理的试验装置在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进行了野外空气增温控制试验。野外试验设置了三种处理:自然状态、增温Ⅰ和增温Ⅱ。自然状态为无人为干扰的纯自然状态,增温Ⅰ为距积雪或土壤表层10cm气温增温约2℃,增温Ⅱ为距积雪或土壤表层10cm气温增温约4℃。结果表明:气温增加对积雪消融有显著的影响。在初始雪深为128cm条件下,增温I和增温II处理下的积雪消融时间比自然状态下分别提前19天和25天。在融雪期,气温、最大雪深和最大雪深发生的日期是影响季节冻土温度的重要因子。积雪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从深层开始解冻。而积雪的消失使土壤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则迅速升高,从而使增温I和增温II处理下的季节冻土提前解冻。积雪消失后,季节冻土解冻的方向是从表层开始逐渐到深层。若积雪深度超过100cm时,积雪和土壤交界面的热交换基本达到平衡,此时土壤热通量损失达到最小值。融雪水对土壤温度特别是深层未冻结土壤有制冷作用。停止增温后,三个室外试验处理下的土壤温度随着时间逐渐趋于一致,并且土壤温度随着气温的波动而显著变化。
- 郭玲鹏李兰海徐俊荣包安明
- 关键词:积雪季节冻土增温
- 气温与降水形态关系研究--以开都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3
- 2015年
- 基于开都河流域4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与不同降水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海拔高程探讨不同降水形态下的降水频次和降水量与气温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降水形态的降水频次与降水量发生在同一气温区间的比率变化。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高程站点的降水频次和降水量与气温的分布关系基本呈单峰形态变化,各个站点95%的降雪频次和95%的降雨频次发生在不同的气温区间,95%的降雨量和95%的降雪量发生的气温区间分别小于95%的降雨频次和95%的降雪频次发生的气温区间。降雨形态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越低越容易降雨,且降雨量增多;降雪形态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越低越容易降雪,但是降雪量却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高降雪量越大。随着气温由低至高的变化,降水形态逐渐由降雪形态转变为降雨形态,并且在转变过程中4个站点具有各自不同的临界气温区间。
- 姚亚楠徐俊荣郭玲鹏尚明李兰海
- 关键词:降雨量降雪量气温开都河流域
- 气温变化条件下融雪速率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同步观测试验被引量:14
- 2012年
- 气候变化可以改变积雪持续的时间、雪盖储水量及积雪开始融化的时间,从而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分配。利用TFACE(temperature free-air controlled enhancement)的增温装置,在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的融雪季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室外增温试验。试验包括3种处理:自然状态、增温Ⅰ和增温Ⅱ。结果表明:气温的升高和增温区内局部空气热对流加入的黑色粉尘物质加速了积雪的消融;在增温Ⅰ和增温Ⅱ条件下,积雪将提前19 d和25 d消融,相应的各土层土壤水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土壤水分最大值也提前13 d和22 d。土壤水分极值的提前预示着以融雪水为重要来源、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的河流洪峰的提前,或者超渗产流模式向蓄满产流模式的转变。这将给区域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管理分配带来影响。
- 郭玲鹏李兰海徐俊荣白磊李雪梅
- 关键词:气候变化积雪土壤水分温度
- 一种气象站的除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站的除冰装置,包括把杆以及安装在把杆顶端的铲头,所述把杆的顶端开设有与铲头相对应的插口,所述把杆的顶端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的内侧均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把杆的顶端内部相对于两个圆形孔的底...
- 马学喜徐俊荣李耀明范连连毛洁菲
- 天山西部寒区山地生态系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揭示区域气候变化,可以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化与调控、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1968~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天山西部寒区山地生态系统近40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在20世纪70年代属偏冷干时期,80年代为逐渐转暖的偏暖湿时期,90年代为异常暖干时期,21世纪前4a气候较为暖湿。该区气候整体上向暖湿方向变化。
- 史志文徐俊荣陈忠升李梅英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蚀积分布随背景植被变化的风洞实验被引量:13
- 2018年
-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广泛分布的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植物为原型,依据风沙运动相似理论,制作背景植被盖度依次为0%、4%、10%、16%和26%五组灌丛沙堆模型,在风洞中进行蚀积变化规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蚀积分布可划分为6个区域,依次为沙堆前积沙区、沙堆迎风坡风蚀区、沙堆两侧风蚀区、沙堆背风侧涡流积沙区、沙堆后尾流积沙区和不受沙堆影响区。随着指示风速增大,沙堆前积沙区和尾流积沙区范围缩小而沙堆两侧风蚀区面积明显增大。随着背景植被盖度的增大,沙堆前积沙区和尾流积沙区范围增大而沙堆两侧风蚀区范围明显减小。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整体风蚀面积比、风蚀率、各分区蚀积强度均呈指数规律递减。背景植被盖度为0%时,灌丛沙堆影响区风蚀率明显高于不受沙堆影响区,说明裸露地表条件下灌丛沙堆的存在会加剧地表风蚀;当背景植被盖度为4%~16%时,灌丛沙堆影响区风蚀率均低于不受沙堆影响区,可见丘间地植被存在可使灌丛沙堆起到一定的防风阻沙作用。当背景植被盖度>16%时,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整体蚀积强度和风蚀率变化趋于平稳。据此认为维持不低于16%的背景植被覆盖,是沙漠—绿洲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科学保育的关键。
- 谭凤翥王雪芹王海峰徐俊荣袁鑫鑫
- 关键词:风洞实验
- 新疆巩乃斯河水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对河流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和来源的鉴别是准确、有效控制和预防污染的基本前提。通过对巩乃斯河水样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河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来源。结果表明:水体中重金属元素Pb、Cr、Cu、Fe等的含量因采样断面的不同而相差悬殊,所测重金属的含量都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水标准。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河流中金属元素分为2个主要来源:第一主成分为矿物岩石的自然风化、侵蚀过程及工农业排污,其贡献率为63.43%;第二主成分为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迁移、转化,其贡献率为26.11%。其中Pb、Cr、Cu、Fe和Ni主要受第一主成分控制;Mn和Ni主要受第二主成分控制;Cd则是受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同支配。
- 李梅英徐俊荣刘志兴史志文
- 关键词:重金属
- 新疆典型流域积雪遥感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1998年
- 天山山区冬季积雪深厚,稳定积雪期较长,利用积雪遥感图象可以动态监测大面积的积雪变化,有效地调查大范围的积雪资源状况。积雪遥感监测和积雪遥感制图涉及多方面的资料,积雪数据库是积雪遥感监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新疆典型流域积雪遥感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接口、可视化界面等进行讨论。
- 徐俊荣马虹姜小光余素芬
- 关键词:典型流域积雪遥感信息系统
- 利用NOAA-AVHRR数据进行积雪监测与制图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1998年
- 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利用NOAA-AVHRR遥感数据进行积雪监测和流域雪盖制图的方法。文章侧重介绍了AVHRR数据在积雪制图应用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也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利用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的复合进行积雪信息提取的方法。研究表明:在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使用AVHRR数据进行积雪监测和制图,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分类结果。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实现遥感和地形数据的复合分是积雪遥感制图高效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 马虹姜小光余素芬徐俊荣
- 关键词:积雪监测
- 新疆典型流域多卫星积雪遥感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 1998年
- 本文介绍了新疆典型流域多卫星积雪遥感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除了系统的构成和主要功能外,也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转换的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举例说明了系统的几个应用方面。
- 马虹姜小光徐俊荣余素芬
- 关键词:积雪遥感信息系统典型流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