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华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突触后...
  • 1篇在体大鼠
  • 1篇通路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后
  • 1篇突触后电位
  • 1篇联合纤维
  • 1篇后电位
  • 1篇P空间
  • 1篇侧枝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曹军
  • 1篇彭文华
  • 1篇徐林

传媒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在体大鼠海马CA1区侧枝/联合纤维通路和TA通路的不同EPSP空间整合特性
2005年
在麻醉Wistar大鼠上,结合脑室给药,应用双电极刺激技术刺激海马独立的两条侧枝/联合纤维通 路、TA通路,并在CAl区放射层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对海马CAl区锥体细胞近、远端树突EPSP 的空间整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海马CAl区锥体细胞近、远端树突的空间整合都是亚线性的;近端树 突的空间整合不受期望值大小的影响,但远端树突的空间整合随期望值增加而减小(更趋于亚线性)。此外, 荷包牡丹碱没有影响EPSP的空间整合;但瞬时A型钾通道(IAK+)的拮抗剂氨基吡啶-4却使得近端树突的 空间整合趋于线性发展。本研究表明,海马CAl锥体细胞近、远端树突不同的被动、主动特征使它们具有了不 同的空间整合特性。由于近端树突接受海马内部侧枝/联合纤维投射的信息,远端树突通过TA通路接受内嗅皮 层投射的信息,由此提示,CAl区锥体细胞对来自海马内部和直接来自皮层的信息输入采用了不同的整合方 式。
彭文华曹军徐林
关键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