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怡

作品数:8 被引量:1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多目标决策
  • 2篇软件测试
  • 2篇数据挖掘
  • 2篇自动测试系统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测试系统
  • 1篇地震灾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震灾
  • 1篇指示物
  • 1篇指示物种
  • 1篇软件缺陷度量
  • 1篇软件缺陷检测
  • 1篇软件系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功能
  • 1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内布拉斯加大...

作者

  • 8篇彭怡
  • 4篇王玉宽
  • 3篇傅斌
  • 3篇徐佩
  • 2篇寇纲
  • 1篇任静
  • 1篇杨金凤
  • 1篇马飞
  • 1篇王道杰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经济全球化与...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空间格局与地震破坏评估被引量:15
2013年
通过建立汶川地震灾区碳储存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ArcGIS平台计算了灾区四大碳库(地上部分碳、地下部分碳、死亡有机碳和土壤碳)碳储存密度,分析了碳储存空间格局和规律。结果表明:灾区碳储存总量3.97×108t,平均碳密度52.2t/hm2,其中亚高山常绿针叶林碳密度和碳储存最高。碳储存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大于35°地区碳储存量达1.3×108t,占灾区碳存总量的33.9%。碳储量随海拔增加呈现波动的曲线,0—750m区域碳储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在750—1750m区域段碳储量因地震对植被的破坏出现下降,然后又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到3250m时出现碳储存量高峰,储碳量达7273t,之后又逐渐下降。此外,通过对比地震前后灾区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得出研究区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总体减少为9.98×106t,而地震对碳储存功能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导致的碳储存降低,其中退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彭州和什邡的北部山区,并沿龙门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研究结果直观反映了灾区碳储量空间格局,为决策者实施破坏区植被恢复策略以及地震灾区碳管理等提供依据。
彭怡王玉宽傅斌马飞
关键词:生态系统功能碳储存汶川地震GIS
面向缺陷的软件系统可靠性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软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缺陷和错误。发挥管理科学和软件工程交叉研究的优势,形成面向缺陷的的软件可靠性管理规范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论文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在软件可靠性管理规范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
寇纲彭怡石勇
关键词:数据挖掘软件测试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灾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主要分布区,被保护国际认定的25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需要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指导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选取物种生境质量、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生境质量采用InVEST生物多样性模型计算,然后利用空间相关分析中G系数进行热点地区分析,探测出灾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并在此基础上与现有保护区分布、物种生境分布以及Marxan模型计算出的优先区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热点区范围涉及到现有76%的保护区,且保护区内的热点区面积达到灾区所有保护区面积的55%;在选取的69个指示物种中有60个物种位于热点区的生境面积占这些物种在灾区的总生境面积的50%以上,有32个物种在80%左右,热点区内的所有指示物种生境总面积占整个灾区指示物种生境总面积的70%以上。基于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得出的热点地区基本上与Marxan模型输出的优先保护区范围结果基本一致。但空间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划分克服了Marxan模型优先保护区分布过于离散,孤岛效应明显的不足。
徐佩王玉宽杨金凤彭怡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
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被引量:108
2013年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识别水源涵养重要区对于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落实陆域-水域综合保护,防治水体污染,保障区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年四川都江堰市为研究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权衡工具-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中的水源涵养模型对县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空间制图,然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将水源涵养功能与植被减洪能力和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叠加计算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数。结果表明:尽管汶川地震导致都江堰市域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但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仍然较高,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超过200mm/a。都江堰市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面积为42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4.9%,远大于目前县域的水源保护区面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极重要区的保护,以保证本市以及成都平原的供水安全。水域涵养功能及其重要性都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大致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水源涵养重要性与水源功能的分布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县域尺度上采用服务功能空间化评估结果进行重要性评价能够比较精细地反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差异。但该方法还需要将人类用水需求进行空间表达,与本文的方法进行结合,以更准确反映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分异。
傅斌徐佩王玉宽彭怡任静
关键词:生态服务水源涵养功能INVEST
紫色土流失土壤的颗粒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0年
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坡面水蚀过程的内在因素,与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田间人工模拟降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侵蚀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不断变化。随着降雨的进行,细砂含量逐步增加,而粉粒含量基本不变,黏粒含量逐渐减小;(2)雨强是影响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加,细砂含量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而粉粒与黏粒含量均逐步下降;(3)坡度对流失土壤颗粒组成影响比较复杂。随坡度增加,细砂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粉粒与黏粒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在20°坡度时,细砂含量最大,粉粒与黏粒含量最小。
彭怡王玉宽傅斌徐佩王道杰
关键词:紫色土人工模拟降雨泥沙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聚类算法有效性评价
聚类结果有效性评价是聚类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制约着聚类分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一的聚类有效性评价函数存在针对性太强、普适性太弱的局限,如何准确地评价任意特征数据集的聚类结果质量,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针对...
张勇彭怡李君石勇
关键词:聚类分析多目标决策PROMETHEE决策支持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缺陷度量评估管理及研究现状综述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因软件缺陷导致的损失及其后果越来越严重。本论文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在软件缺陷测试数据和用例、数据挖掘模型及应用、数据挖掘系统、软件测试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等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软...
寇纲彭怡石勇
关键词:数据挖掘软件测试
文献传递
基于MCDM的软件缺陷检测算法评估
分类算法是解决软件缺陷检测问题的常用方法,从众多的分类方法中选择一组适用于软件缺陷检测的算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本文利用ELECTREⅢ和VIKOR两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对38个分类算法在10个软件缺陷数据集上的分类结果进...
王国勋彭怡寇纲石勇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软件缺陷检测VIKOR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