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翚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试论王霸政治追求及其对隐逸文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进入日益巩固而成熟的大一统政治后,隐逸文化系统之还能继续存在,社会政治系统对其之所以还能够容忍,跟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影响深远的王道、霸道政治观念有莫大关系。可以说,社会政治系统(政统)与隐逸文化系统二者,正是在"王道"政治理想上,找到了相契合之一点,而能相反相成,尽管他们各自在对王道政治理想的追求上,动机和目的是完全迥异的。
- 张骏翚
- 关键词:霸道政统
- 五十年来墨学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02年
- 1 949年以后的学术界前所未有地同社会现实政治生活发生了相当紧密的联系。就墨学研究而言 ,正是由于这一点 ,造成了五十年来这一领域的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 ,前一阶段 (1 949年至 1 976年 )可称为相对沉寂期 ,主要表现为墨学研究在学术观念、方法 ,直至研究对象方面由多样化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统化、由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向成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域方向的变化 ;而后一阶段 (1 977年迄今 )可称为全面爆发和深入开拓期 ,其情形则正好相反 ,由唯物史观的一统天下 ,变成为种种观念、方法的异彩纷呈 ,研究对象日益广泛 ,研究工作日益深入 ,而且墨学研究亦一步步褪去其政治色彩 ,复归其较为单纯的学术面目。而这种看似相反的两个发展阶段 。
- 张骏翚
- 关键词:墨学唯物史观
- 写作就是一场自言自语
- 2022年
- 访谈时间:2019年4月8日下午访谈地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4A咖啡馆访谈手记:在四川师大的狮山园子里学习工作十多年,和骏翚老师却无缘正式见上一面。骏翚老师是我本科期间文学院的老师,亦与我硕士生期间美学点的老师们特别熟络,因这样的关系,我们有过某些工作场合的碰面。
- 彭静张骏翚
- 关键词:自言自语咖啡馆
- 魏晋隐逸文化与嵇康之死被引量:4
- 2003年
- 魏晋之初的隐逸文化并不发达,这跟其时奉虚伪"名教"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阮籍、嵇康的不同遭遇,可说正是其注脚。尤其是嵇康之死,向当时不满现实政权、有志于"隐逸"的士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仕隐的选择,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
- 张骏翚
- 关键词:魏晋隐逸文化
- 跨异质文明对话中的“话语权”问题
- 2003年
- 张骏翚肖黎
- 关键词:话语权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美国学派
- 论汉代隐逸文化对屈宋的“反动”及继承与发展
- 2011年
- 两汉隐逸文化是在先秦,特别是屈宋那里所代表的隐逸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究竟因时代的同(汉初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先秦封建制度的恢复)与不同(汉代终是一个在各方面有异于先秦的全新时代),而使得汉代隐逸文化较之屈宋那里,首先表现出了对屈宋隐逸思想的"反动",其次又有所谓继承与发展——在此意义上最终形成汉代所特有的隐逸文化特色。
- 张骏翚孙久荣
- 关键词:汉代隐逸文化屈宋
- 试析“虚静”这一文论范畴的隐逸文化内涵及表现
- 2008年
- "虚静"乃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隐逸文化内容:即,由隐逸文化角度而论,虚静一语,一方面指陈了一种精神境界,而在现实层面,达到此一境界的有效及最佳途径,往往也就是"隐逸";另一方面,它又指向了主体"存身"的方式之一,亦即隐逸的实践行为。由此,虚静论深刻地表征了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的人生论这一文化特点。
- 张骏翚
- 关键词:虚静说庄子宗炳隐逸文化
- 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试论张衡辞赋与汉代隐逸文化
- 2006年
- 张衡通过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赋作《归田赋》,表现了汉代隐逸文化至此而有的一个新境界,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隐逸”,到此才真正放下对所谓“道”或“志”的承当,以及成为那种“不遇”情怀的释放之所的沉重一面,而第一次显示出了其完全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 李文玉张骏翚
- 关键词:《归田赋》汉代隐逸文化
- 试论屈原的大众文化批判被引量:2
- 2016年
- 屈原的批判,从对象上看,突破了狭隘的对某一特定对象或君王或小人,或精英阶层或普通大众的范围,而上升到对整个国家、时代和社会的批判;从内容上看,则同样超越了单纯、偏狭的或政治的或道德的或社会的批判,而成为一种涵盖此之种种在内的,更广大、更普遍的大众文化批判。
- 张骏翚
- 关键词:楚辞离骚大众文化批判
- 我的写作就是一场自言自语
- 2022年
- 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谈及自己的写作时,有“常著文章自娱”的话;而在其《饮酒》组诗前面的“序”中,更进一步讲到自己的写作状态,谓:“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在我看来,这种自娱的写作其实就是一场自言自语。这跟所言语的对象、内容无关,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价值诉求。就前者言,它是纯粹个人的,不求与他人应和、同调;就后者言,则不以社会的,时代的,尤其是官方的认可为目的.
- 张骏翚
- 关键词:《饮酒》晋宋之际写作状态自言自语价值诉求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