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长远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脑室出血
  • 3篇脑室
  • 3篇脑室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脑脊液
  • 2篇脑脊液置换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腰穿
  • 1篇腰穿脑脊液
  • 1篇腰穿脑脊液置...
  • 1篇引流
  • 1篇早期康复
  • 1篇脂质纳米粒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功能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锥颅

机构

  • 4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 1篇济宁市传染病...

作者

  • 4篇张长远
  • 2篇郭守刚
  • 2篇赵甲山
  • 2篇靳峰
  • 2篇种衍军
  • 1篇郭守刚
  • 1篇孔令斌
  • 1篇张健
  • 1篇冯军
  • 1篇田桂芹
  • 1篇靳峰
  • 1篇田宝成
  • 1篇赵亚鑫
  • 1篇刘春华
  • 1篇刘春华
  • 1篇谢龙利
  • 1篇商林林
  • 1篇王盟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对9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进行开颅清除血肿(A组),脑室穿刺引流(B组)和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C组),分析评价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B、C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痊愈率高于A组,脑脊液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明显缩短,病死率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基本痊愈率高于A、B组(P<0.05)。认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靳峰郭守刚种衍军张长远刘春华冯军赵甲山
关键词:颅内出血锥颅术脑脊液置换术
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规范化研究
靳峰郭守刚张健张长远孔令斌谢龙利刘春华
本课题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治疗方式、手术价值、手术时机和液化剂选择等进行了规范化研究。研究表明: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24h内行脑室微创血肿清除并脑脊液置换手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治愈率(包括基本痊愈...
关键词:
关键词:腰穿脑脊液置换重型脑室出血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考察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并与钩藤碱缓释滴丸的毒性进行比较。方法小鼠1次性灌胃给药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和钩藤碱缓释滴丸,观察14d内动物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计算其LD50;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高、低剂量组和钩藤碱缓释滴丸高、低剂量组,各20只。大鼠连续灌胃12周,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2周记录1次体质量。给药12周后和停药2周后检测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体比值,同时对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测得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LD50为2 125.5 mg·kg^(-1),95%CI为2 019.2~2 231.6mg·kg^(-1),钩藤碱缓释滴丸的LD50为1 900.7mg·kg^(-1),95%CI为1651.8~2 167.9mg·kg^(-1);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钩藤碱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饮食不佳,体质量增长缓慢,大鼠的ALT、AST和ALP值升高,脏体比值升高,肝脏部分出现变性、灶状坏死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剂型可改善钩藤碱对动物肝脏的毒性反应。
王盟田宝成田桂芹商林林张长远赵亚鑫
关键词: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毒性
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对照分析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结果:A组(超早期)、B组(急性期)和C组(亚急性期)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C组,A、B两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而死亡率低于C组,A、B两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C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24h内行脑室微创血肿清除并脑脊液置换手术,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有帮助。
靳峰郭守刚张长远种衍军赵甲山
关键词:重型脑室出血手术时机微创手术早期康复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