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麒
- 作品数:33 被引量: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山东肥城晚石炭世的苔藓虫
- 1992年
- 通过对山东肥城矿区古生物化石群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前人在山东尚未报道过的丰富的苔藓虫化石。本文发表的仅是作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包括了一目三科十四个种,其中新种七个,不仅丰富了山东乃至中国石炭纪的苔藓虫化石资料,而且对山东主要含煤地层太原组的成煤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 王明镇张锡麒王泽林王秀英
- 关键词:晚石炭世太原组苔藓虫化石
- 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太原组牙形刺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对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6属14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组合和.Streptognathodus parvus—Idiognothodus magnificus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本溪组和太原组中牙形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组合1)和早二叠世早期(组合),本区C—P界线应在四灰之底。
- 苏维张继胜张锡麒王明镇李增学
- 关键词:肥城煤田牙形刺石炭系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
- 吉林珲春新近系土门子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 2004年
- 通过对吉林珲春土门子组孢粉样品分析,建立了Quercoidites_Ulmipollenites_Liquidambar pollenites组合。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与周围地区对比,其地质时代归属新近纪中中新世为宜。孢粉组合中喜温成分占多数,亚热带成分如Caryapollenites、Liquidambarpollenites等也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比较温暖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在我国第三纪植物群区系中属于东部落叶阔叶林植物区。
- 赵秀丽张锡麒王明镇李承森
- 关键词:孢粉组合新近系古植被古气候
-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被引量:7
- 2001年
-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类化石 15属 10 8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 ,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 :Pseudoschwagerina带 ,3)Boultoniawillsi Schwagerinacervicalis亚带 ,2 )Pseudofusulinasphaeroidea Schwagerinaneolata亚带 ,1)Rugosofusulinacom plicata 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 ,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本区石炭
- 蒋汉朝王明镇张锡麒李增学
- 关键词:TING类动物群太原组二叠系煤田
- 关于滕县煤田太原组的“火山碎屑岩”——与王永平同志商榷被引量:5
- 1992年
- 叙述了滕县煤田太原组的沉积特征,分析了主要碎屑矿物的标型特征以及该组砂岩在物质成分、结构及沉积构造等方面与火山碎屑岩的差异,认为滕县煤田太原组基本上没有所谓“火山碎屑岩”。还对火山碎屑岩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 房庆华徐榜荣吕朋菊张锡麒施龙青
- 关键词:煤田太原组火山碎屑岩地层
- 济宁唐阳井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被引量:4
- 1999年
- 通过对济宁唐阳井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的孢粉化石的研究,共鉴定出孢粉化石71 属177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和含量在纵向上的变化,自上而下共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即:ⅡGulisporitescochlearius- Sinulatisporitessinensis- Granulatisporites piroformis 带和ⅠLaevigatosporites vulgaris- Thymosporapseudothiessenii 带。以上两个孢粉组合如与华北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带对比,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 太原组) 和早二叠世早期( 山西组)。
- 蒋汉朝张锡麒王明镇
- 关键词:地质时代含煤岩系孢粉组合晚古生代孢粉化石
- 山东五图含煤岩系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对五图组含煤岩系进行研究 ,所揭示的孢粉植物群中 ,被子植物榆粉 (Dlmipollenites)和栎粉 (Quercoidites)有很高的含量 ,此外有山核桃粉 (Caryapollenites)、朴粉 (Celtipollenites)、枫杨粉 (Pterocaryapollenites)、胡桃粉(Juglanspollenites)、桦粉 (Betulaepollenites)、苗榆粉 (Ostryoipollenites)、枥粉 (Carpinipites)和小栗粉 (Cupuliferoipollenites)等 ,其中热带、亚热带分子占很大的比重 ,且有很高的分异度 ;裸子植物含量不高 ,主要为松粉(Pinuspollenites)和云杉粉 (Piceaepollenites) ,其次为杉粉 (Taxodiaceaepollenites)和麻黄粉 (Ephedripites) ;蕨类孢子一般含量较少 ,仅在部分样品中三角孢 (Deltoidospora)含量很高。在参考沉积、古气候、海平面变化以及其他门类化石资料的基础上 ,对孢粉化石群的时代归属及我国东部区域相关问题作了讨论 ,得出五图组孢粉组合特征与其他古生物资料所得的时代意见一致 ,属早始新世晚期到中始新世早期 ,其古气候特征也与全球海洋气候特征相符合。
- 王晓梅王明镇张锡麒
- 关键词:孢粉植物群化石群始新世古近纪
- 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及石炭-二叠系界线探讨被引量:10
- 2005年
-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parvus-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gregaria-Boultoniawillsi亚带,1)Quasifusulinapseudocayeuxi-Rugosofusulina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 朱玉英张继胜贾强张锡麒王明镇
- 关键词:太原组下二叠统石炭-二叠系界线兖州煤田
- 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及石炭 二叠系界线的探讨被引量:7
- 2005年
- 通过对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 24 属 66 种,根据小有孔虫在太原组中的垂向分布和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 3 个小有孔虫组合:1. Bradyina samarica Palaeotextu laria angusta elongata 组合,2. Nodosaria sinensis Tetrataxis 组合,3. Geinitzina postacarbonica 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对比,本区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二叠世,其层位大致相当于华北各地太原组艹蜓类的Pseudoschwagerina带。
- 宋香锁张锡麒王明镇
- 关键词:小有孔虫动物群太原组地质时代石炭-二叠系煤田
- 中国北方侏罗纪孢粉组合序列被引量:2
- 1990年
- 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系分布广泛,发育完全,各类化石丰富,是研究侏罗系地层的艮好场所。本文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孢粉化石资料和近期对山东、河北部分地区侏罗系孢粉化石的研究,将该区由下而上划分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和晚期、晚侏罗世早期和晚期五个孢粉组合带。目的是通过孢粉组合带的建立,能对我国北方陆相侏罗系的化分提供一些化石依据。
- 张锡麒王明镇
- 关键词:孢粉分析侏罗纪地层划分孢粉组合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