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福
- 作品数:47 被引量:42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近44年东北盛夏月尺度降水时空特征及预测
- 利用1961~2004年东北地区53个测站7、8月逐月降水资料及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近44年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的时空分...
- 金巍张运福曲岩
- 关键词:EOF分析气候特征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6
- 2008年
- 利用均匀分布在辽宁省39个测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45 a来辽宁省年、季、月降水日数,及连续降水日数和连续无降水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近45 a来辽宁省年降水日数是明显减少的,平均每10 a减少1.8d,显著减少的区域在辽东半岛和部分沿海地区,显著减少的季节是夏季;连续降水日数在雨季以负趋势为主,而连续无降水日数则以正趋势为主,在辽河平原的西部以及辽西山区的大部两者趋势都很明显,说明这些地区干旱出现的几率在增大。
- 张运福王颖赵春雨魏楠
- 关键词:降水日数
-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标准气候期呈现递增趋势较弱,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呈显著递增趋势;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均为递增趋势,而且后期递增较前期更为显著;(3)中部和沿海城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强于北部和西部;(4)城市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观测到的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的重要原因,而区域气候变暖则进一步加强了递增趋势。
- 张运福金巍曲岩
- 关键词:积温
-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东北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释用及评估
- 针对东北地区53站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温度距平这两个基本业务要素,运用李维京等在1999年提出来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和典型相关回归这两种方案,对国家气候中心T63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的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进行释用。对释...
- 张运福赵连伟王大钧
- 关键词:降尺度
- 文献传递
- 辽宁冬季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概念模型被引量:23
- 2009年
- 分析了1961—2004年辽宁冬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冬季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南高北低、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呈线性递增趋势,递增率为0.56℃/10 a,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辽宁冬季气温存在3—5 a和24 a的周期,于198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明显突变,突变前气温呈下降趋势,且以5 a左右的短周期波动为主,突变后开始显著的增温变化,并以10 a以上的长周期变化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辽宁冬季气温异常的物理因子,建立了辽宁冬季冷暖预测概念模型。
- 赵连伟金巍张运福曲岩
- 关键词:冬季气温时空分布特征气候变暖周期突变预测概念模型
-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0
- 2010年
- 采用辽宁省54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气温、降水、积温、风速、日照、蒸发等9个气象要素年资料,分析了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农业和气象能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的气温、积温普遍为增高趋势,降水、风速、日照、蒸发普遍为减少倾向;气温、积温、日照、蒸发等均具有突变性和阶段性特征,风速、最低气温无显著突变性,而是存在明显的趋势性;从长远看,气候资源变化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虽然观测表明风速有下降趋势,但不能说明风能资源蕴藏量有下降趋势,需要今后进一步关注,但太阳能资源有一定的减少倾向;辽西地区易发展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 龚强汪宏宇张运福蔺娜晁华顾正强赵建云于华深
- 关键词:气候资源气候变化
-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东北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释用及评估
- 针对东北地区53站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温度距平这两个基本业务要索,运用李维京等在1999年提出来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和典型相关回归这两种方案,对国家气候中心T63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的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进行释用。对释...
- 张运福赵连伟王大钧
- 关键词:气候预测动力延伸预报释用方法
- 文献传递
- 国际标准气候变化指数简介及其温度指数在中国的应用
-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针对我国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得出一些结论: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其中日数最多的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部分站点达到300天以上,长江以南地区普遍在50天...
- 王大钧张运福赵连伟
- 关键词:生长期
- 文献传递
- 重大农业气候灾害监测评价及气候资源分析
- 班显秀张运福张玉书陈鹏狮冯锐高杰杨永岐
- 该项目对辽宁省的旱涝和低温冷害等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该项目讨论了海拔高度对彭曼蒸发力的影响方式及其影响程度,研究了彭曼蒸发力公式中由于饱和水汽压线性化处理而产生的可能误差;分析了全省分区玉米发育速度同热量条件的关系,建立相...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候资源分析
- 植被冠层湍流代数应力模式
- 1996年
- 从植被冠层湍流时空平均雷诺应力方程出发,根据植被冠层内有关参数化的准则,建立了湍流代数应力模式,并用玉米和小麦两种作物地的实测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
- 张运福储长树
- 关键词:参数化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