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缝隙连接蛋白43对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对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Cx43-siRNA及其相关miRNA的抑制剂下调或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Bs)中Cx43的水平,利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COL-Ⅰ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评估Cx43水平下降后COL-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Cx43分别与MMP-1、MMP-9或蛋白激酶(PK)D1的结合情况。结果 COL-Ⅰ表达水平与Cx43水平呈负相关(P<0.001);Cx43水平降低导致MMP-1、MMP-9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0.001,P<0.01,P<0.05);且PKD1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 Cx43参与hDFBs中COL-Ⅰ的调控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很可能与PKD1密切相关。
- 王宁张艳张珉黄涛
-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43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应用凝集素芯片对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检测
- 制备出一种含22种凝集素的凝集素芯片,利用凝集素与细胞膜表面糖链的特异亲和性对已经标记荧光的细胞进行自动捕获,对细胞膜表面糖链结构进行凝集素识别分析。芯片捕获的细胞可用激光扫描仪进行高通量检测,也可以进行常规染色在光镜下...
- 何群张艳宋春阳赵雨杰
- 文献传递
- 信息化的社会需要新型教师——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 2003年
- 林莉张艳孙艳艳
- 关键词:新型教师信息化社会教育理念师生观
- 基于“四个结合”的中医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四个结合”的中医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某医学院中医药学专业学生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21级、2022级中医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参加过各类课外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为试验组,未参加过任何课外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为对照组,比较2组学生期末智育成绩(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绩);对上述本科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与满意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智育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抽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适宜性较好、问卷效度良好(KMO=0.874)。学生对基于“四个结合”的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16±0.2)分(满分5分),体现了学生对该模式较高的认可度。结论:构建“四个结合”的特色中医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中医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辽沈地区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 张艳卢思佟王杰孙大宇贾辉陆瑶时娜
- 关键词:中医药学医学教育
-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64人为对照组、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64人为试验组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对2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参与课程反馈的学生中,全程跟随老师听课的同学约占89.06%;有56.25%的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时间在31~45 min。结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优化了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整体上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进一步寻找更适合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 张艳张艳王杰邹鹏付浩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氢姜黄素对肝细胞癌作用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靶点预测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氢姜黄素抗肝细胞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多个数据库中获得四氢姜黄素或HCC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在线富集分析平台Metascape,将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可视化处理,了解四氢姜黄素治疗肝细胞癌可能涉及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采用SYBYL2.0软件进行半柔性分子对接实验,以验证药物分子与其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 四氢姜黄素与HCC共同靶点77个;核心靶点共16个,包括TP53、EGFR、PIK3CA等;潜在作用靶点KEGG分析的97条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GO富集分析表明,四氢姜黄素参与细胞对化学压力的反应、细胞对氧含量降低的反应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氢姜黄素与多个疾病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对接评分较高的为四氢姜黄素与PIK3CA靶点蛋白。结论 四氢姜黄素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肝细胞癌的目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四氢姜黄素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 包卓聪王庆庆贾辉陆瑶时娜张艳
- 关键词:肝细胞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