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钩端螺旋体脉冲场凝胶电泳标准化技术的建立及谱型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中国钩端螺旋体(钩体)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及中国15群15型代表菌株的图谱数据库。方法参照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及亚太地区PulseNet提供的其他病原体PFGE标准化操作程序,结合钩体菌株的特性,对菌体基因组染色体DNA纯化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消解方案及脉冲场电泳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利用标准化PFGE操作程序,建立了中国15群15型钩体代表菌株基因组DNA的NotⅠ酶切图谱,并对历年从四川、安徽省钩体病监测工作现场分离的部分黄疸出血群菌株进行PFGE分析,结果发现中国15群15型钩体代表菌株各自具有独特的谱型特征,24株黄疸出血群分离株存在3种谱型特征,91.67%(22/24)的分离株与黄疸出血群赖型(56601)的谱型匹配。结论建立的PFGE标准化操作程序制作钩体菌株的酶切图谱,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各种大小的片段分布均匀等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出中国钩体菌株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与传统的血清学分类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张艳郭宗琪李秀文崔志刚聂一新蒋秀高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脉冲场凝胶电泳
- 钩端螺旋体病MAT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结果准确性国际评测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对经典的钩端螺旋体病MAT(显微镜凝集试验)方法进行标准化,以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便于今后不同实验室之间MAT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钩端螺旋体病协会(WHO/ILS)新近推荐的MAT操作步骤,对我国MAT实验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基制备、菌体浓度、抗原制备、血清灭活方法、抗原抗体作用时间与温度,以及结果判定标准等进行标准化。结果用标准化MAT方法检测WHO/ILS寄送的考核盲样(编号A、B、C、D、E),每份样本重复检测三次,获得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检测结果报送WHO/ILS后,反馈结果表明:5份样本检测的血清群结果完全准确,抗体滴度与标准结果吻合。结论钩端螺旋体病MAT实验经标准化后,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在国际性评测中能准确地鉴定出钩端螺旋体血清抗体的血清群及滴度。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我国钩体病血清学监测水平。
- 张宇翔聂一新李秀文张艳代凤兰蒋秀高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