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良侠

作品数:21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草地
  • 5篇气候
  • 4篇生态脆弱性
  • 3篇地理
  • 3篇植物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净初级生产力
  • 3篇初级生产力
  • 2篇动因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探测器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用
  • 2篇农业用地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因子
  • 2篇驱动因子分析
  • 2篇群落
  • 2篇磷元素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青海省草原总...

作者

  • 21篇张良侠
  • 13篇樊江文
  • 6篇李愈哲
  • 5篇周德成
  • 4篇张文彦
  • 3篇钟华平
  • 3篇邵全琴
  • 3篇唐风沛
  • 2篇胡中民
  • 2篇吴世新
  • 2篇张海燕
  • 1篇刘纪远
  • 1篇王立亚
  • 1篇穆桂金
  • 1篇黄麟
  • 1篇杨艳
  • 1篇宫兆宁
  • 1篇曹巍
  • 1篇翟俊
  • 1篇贺添

传媒

  • 4篇草业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科技资讯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生态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4年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揭示区域尺度生态系统WUE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控制机制,有助于评价和预测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影响。综述了目前区域尺度生态系统WUE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①目前关于生态系统WUE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基于站点尺度,区域尺度的研究相对缺乏;②关于不同生态系统WUE的大小及时间变化特征已有较明确的结论,而基于生态模型方法获取的生态系统WUE的空间分布格局尚需进一步验证;③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均会显著改变生态系统生产力或蒸散,然而,较少研究关注两者导致的生态系统WUE的改变。因此,区域尺度生态系统WUE时空变异的控制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和LUCC的响应可能是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张良侠胡中民樊江文邵全琴唐风沛
关键词:土地利用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28
2014年
研究草地生态建设工程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对于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及草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IPCC推荐的碳收支清单法,分析了2000—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并对3种管理措施下(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和围栏封育)草地土壤达到最大有机碳密度的时间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碳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程区整体表现为碳汇,碳汇量为59.26×104t C;不同草地管理方式下草地土壤固碳速率和效益差异显著,其中,人工种草的土壤固碳速率较快,为0.25 t C·hm-2·a-1,而围栏封育导致土壤固碳效益较高(0.63亿元);与其他草地类型相比,低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的土壤固碳速率较快,均为0.14 t C·hm-2·a-1.通过管理措施使草地达到潜在最大土壤有机碳密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而言,人工种草所需的时间较短(57.75年).
张良侠樊江文张文彦唐风沛
关键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土壤有机碳库
草地管理利用方式转变对生态系统蒸散耗水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草地管理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汽交换量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温性草原区域选取相互毗邻的三块不同管理利用方式(放牧,围封禁牧和开垦)草地,利用连有同化箱的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LI-6 400),对生态系统蒸散过程进行了全天测定。结果显示,草地围封禁牧和开垦均显著改变了植被群落特征,相比放牧样地,围封禁牧样地蒸散增加了28.01%(P<0.01),而生长C4作物的开垦样地的蒸散量则下降18.62%(P<0.05)。各利用管理方式草地的气温,空气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在日间的动态变化均能较好解释蒸散速率的动态变化,其中气温对生态系统蒸散速率的影响具有昼夜差异性,夜间蒸散速率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敏感性显著低于白天。研究表明,草原区域人类管理利用方式差异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区域地表与大气间的水汽交换。
李愈哲樊江文胡中民张良侠于海玲张海燕
关键词:草地蒸散放牧围封禁牧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典型草原区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草原区作为影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和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然而,有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植被恢复相对贡献的认识尚存分歧.以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比MODIS观测的实际NPP和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估算的潜在NPP的趋势差异,量化了2000~202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典型草原区(北方温性草原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植被恢复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内93%的草地植被呈恢复趋势,NPP平均增加速率达(以C计)2.12 g·(m^(2)·a)^(-1)(P<0.01),其中,近一半植被恢复区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控制,约36%和10%植被恢复区分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独立控制;此外,不同草地类型气候变化主导植被恢复的面积占比差异大,主要表现为高寒草地明显高于温性草地,气候条件越干旱,气候主导面积占比越大.人类活动不是北方温性草原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但在气候条件恶化地区,人类活动可降低甚至抵消气候变化对植被的负面影响.未来需加强长时序植被变化监测和多方法对比研究.
张良侠岳笑周德成樊江文李愈哲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恢复工程草原区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地质地貌学教学效果被引量:7
2017年
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后续的土壤学和土地资源学等很多课程都离不开其基本理论知识。因此,在地质地貌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要应用案例教学法,又注重前沿知识介绍,加强实践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效果。
张良侠周德成
关键词:地质地貌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
三江源地区不同剥蚀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与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3
2014年
对三江源地区不同剥蚀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地上、地下与总的生物量随退化加剧而降低,群落总生物量的变化受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影响较大。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主要由群落功能群组成的变化引起,随着剥蚀退化的加剧,群落中各功能群生物量均降低,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相对生物量降低最为明显,而杂类草相对生物量随退化的加剧而增加。不同剥蚀退化程度下,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群落中度退化时各指数最低。物种多样性与功能群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
刘艳书樊江文李愈哲张良侠
关键词:高寒草甸生物量功能群多样性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17
2022年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科学评估其生态脆弱性是制定有效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前提.然而,过去研究多关注某一小区域的生态脆弱性,不能反映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的整体特征.基于“暴露-敏感性-适应力”模型框架,结合层次分析、空间主成分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评估了黄土高原地区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较高,并呈现出从东南到西北递增的趋势,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脆弱性差异大;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呈先增后降趋势,整体呈微弱降低趋势,其中约64%地区的脆弱性发生了变化;植被覆盖度和降水是控制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且所有指标因子间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说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可能有助于降低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但其作用有限.
张良侠樊江文张海燕周德成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黄土高原
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根系N、P元素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长达4000km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20个植物根系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元素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根系N、P元素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N元素,而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N和P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同时,P与N/P的相关关系比N与N/P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在草地类型上,高寒草甸类植物根系的N含量最低,而温性草原最高。在与生境因子的关系上,草地植物根系N含量具有随着海拔增加而降低,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其相关程度都较弱,这说明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可能受到植被组成、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对草地植物根系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相关生态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樊江文张良侠张文彦钟华平
关键词:草地植物根系气候因子
生态工程前后三江源草地产草量与载畜压力的变化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GLO-PEM模型和载畜压力指数,对比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工程前后草地产草量和载畜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的2005-2012年8年的草地平均产草量为694kg/hm2,比工程实施前1988-2004年17年的平均产草量(533kg/hm2)提高了30.31%,减畜措施实施后的2003-2012年10年的平均载畜压力指数为1.46,比1988-2002年15年平均载畜压力指数(2.49)下降了36.1%。草地产草量的提高和载畜压力的减轻,主要归因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其中,生态工程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已初见成效。
张良侠樊江文邵全琴唐风沛张海燕李愈哲
关键词:草地产草量
新疆非耕地系数相似性类型区划分被引量:2
2010年
非耕地系数反映了田间耕地与非耕地的分布情况,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获得较为准确的耕地面积。以影响非耕地系数的因素为指标对农区进行类型区划分是利用非耕地系数获取准确耕地面积的前提。首先以干旱区典型绿洲为研究区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累计平方根法研究各个类型区分界点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的斑块破碎度、水网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人均农业生产值等。将它们作为类型区划分的指标,并采用最优分层理论将类型区数目确定为8。利用累计平方根法确定各类型区的分界点,该方法使得分区结果较优,各类型区内的方差较小。该类型区划分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各类型区的非耕地系数逐渐增加的趋势。
冯雪力吴世新陈红张良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