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秋
- 作品数:69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 Ryanodine敏感的胞内钙库参与脊髓C纤维诱发场电位LTP形成
- <正>目的: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慢性疼痛伴有长时程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与记忆机制颇为相似。脊髓背角痛敏神经元持续过度兴奋,即中枢敏化,是炎症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痛觉过敏产生的原因之一。行为...
- 吕宁张玉秋赵志奇
- 文献传递
- 大鼠前脑Meynert基底核伤害性神经元电生理特征的衰老性变化
- 2012年
- 目的研究前脑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和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特性及其衰老性变化。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麻醉大鼠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和模式以及诱发放电的潜伏期、反应性质和反应时程等电生理学特性。结果大鼠Meynert基底核96%以上的神经元有自发电活动,不同月龄大鼠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16.14±5.74)Hz(3~5)月龄组、(14.44±8.91)Hz(10~12)月龄组和20.23±9.67Hz(18-24)月龄组,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5.7%1以上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主要表现为兴奋性反应,18-24月龄大鼠该脑区神经元对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兴奋性反应程度和时程有明显减小和缩短。结论衰老引起的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改变可能损害其对外周伤害性刺激反应的能力。
- 张玉秋梅俊
- 关键词:MEYNERT基底核衰老
- 一种小型的动物实验光照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的动物实验光照箱,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框架、多块光源板和LED光源控制器,所述光源板设置为安装在所述长方体形状的框架上,所述光源板设置为截角的长方形,所述光源板的两边设置有向内固定的光源,所述的LED光源...
- 张玉秋曹红唐雨龙周子睿
- 神经修复对产瘫远端靶组织(肌肉)及神经痛影响的行为学研究
- 目的以幼年大鼠前肢神经根切断为产瘫模型,采用动物行为学方法,观察产瘫模型大鼠神经病理痛及其神经修复后的变化规律,及手术对远端靶肌肉功能恢复的变化,初步揭示产瘫神经病理痛的发展规律,总结产瘫神经修复手术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规...
- 傅阳赵志奇张玉秋
- 关键词:产瘫神经病理痛神经移植
- 文献传递
- 痛情绪和相关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是疼痛的两个基本成分。痛的感觉分辨是对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性质作出判断;痛情绪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不愉快或厌恶的情感体验。过去四十年间,对疼痛的感觉分辨成分在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各个层次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对痛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相关的记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知之甚少。“只考虑痛的感觉特性而忽视其情绪情感特性,那只是看到问题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慢性痛患者所遭受的恶性情绪,如焦虑、恐惧、孤独、甚至厌世等给病人造成的心身伤害远比疼痛本身更为严重。因此,对痛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加深对疼痛本质的全面理解,本文简要综述了痛情绪和痛记忆的相关研究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进展。
- 张玉秋纪如荣
- 关键词:CAMP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痛的情绪反应和痛的记忆(英文)
-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国际疼痛研究会,1994)。这个定义赋予疼痛两重含义:即痛的感觉分辨和痛的情绪体验。强烈的情绪色彩始终是痛区别于机体感受其他刺激的一个显著特征。过去四十年...
- 张玉秋
- 文献传递
- 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液中的5-HT很难进入CNS.因此,CNS和外周神经的5-HT分属两个独立的系统,本文主要讨论5-HT在CNS中的作用.
- 张玉秋
- 关键词:神经元痛觉调制脊髓损伤
- 文献传递
- 痛情绪和痛记忆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 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是疼痛的两个基本属性.痛的情绪特性又包括即刻痛不愉快,即原发性不愉快(primaryunpleasantness)和继发性痛情绪(secondarypainaffect)两种成份.在过去四十年间,对痛的...
- 张玉秋
- 关键词:情绪体验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雌激素信号参与痛觉调制被引量:1
- 2012年
- 与男性相比,女性通常经历着更多周期性的、剧烈并持久的疼痛。许多慢性疼痛疾病包括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肠易激综合征(IBD)、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慢性骨盆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如TMJ)和偏头痛等对女性影响均大于男性。近年来,女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痛觉敏感性的影响逐步受到关注。研究证实,雌激素在疼痛两性差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 李丽红张玉秋
- 关键词:痛觉调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女性激素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症
- 孤啡肽对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1年
- 孤啡肽 (OrphaninFQ ,OFQ)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 ,脑室和脊髓注射OFQ均有痛敏或镇痛等作用 ,这与OFQ的作用部位、疼痛模型、给药剂量以及脊髓和脑的网效有关。OFQ对针刺镇痛也显示有加强或对抗电针的不同作用。
- 杨芝兰张玉秋吴根诚
- 关键词:孤啡肽阿片样受体针刺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