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省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输血加热加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血加热加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箱体顶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 罗旭张玉敏张连刚
- 文献传递
- 1998~2000年贵阳地区成份输血概况的调查分析
- 2002年
- 张玉敏倪洪岗
- 关键词:成份输血
- 血液成分质控关键指标趋势分析方法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运用趋势分析的方法在血液质量控制中对血液成分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贵州省血液中心采集和制备且抽检频次为每月1次的全血及成分血的质控数据,挑选与临床输血疗效相关的指标,采用图表结合界限设置的形式进行趋势分析。结果未能100%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关键指标有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Ⅷ因子含量、血浆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但其每月质控抽检的数据结果满足符合率75%的质控范围;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项目质控抽检结果曲线距警戒限较远;单采血小板血小板含量项目有8次偏离数据(警戒限),冷沉淀凝血因子有5次偏离数据(警戒限)。结论依据不同血液成分选取相应关键指标进行连续性趋势分析,是及时发现异常、监测采供血过程稳定性的一种参考方法。
- 曾迪孙瑞张玉敏周晓泉
- 关键词:血液成分预防措施影响因素
- 3种制备流程制备新鲜冰冻血浆Ⅷ的结果分析
- 目的:分析不同制备流程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的含量.
方法:将抽检的新鲜冰冻血浆根据制备流程的不一样分为3组,第1组经去白细胞过滤器后的新鲜冰冻血浆,第2组常规制备,笫3组室温保存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新鲜冰冻...
- 陈文霞谭畅唐飞张玉敏陈小明申俊锋
- 关键词:冰冻血浆
- 文献传递
- 无偿献血者HIV初筛检测策略及确证结果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HIV初筛检测策略,通过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并行的检测模式,结合确证试验结果,全面评估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14年5月-2015年7月初筛呈反应性样本,分...
- 谭畅唐飞张玉敏
- 文献传递
- 3种制备流程制备新鲜冰冻血浆Ⅷ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同制备流程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的含量。方法将抽检的新鲜冰冻血浆根据制备流程的不一样分为3组,第1组经去白细胞过滤器后的新鲜冰冻血浆,第2组常规制备,第3组室温保存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新鲜冰冻血浆,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这3组不同制备流程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分别是:(0.93±0.16)IU/m L、(1.15±0.48)IU/m L、(1.07±0.49)IU/m L,均符合国家标准(FⅧ≥0.7 IU),FⅧ合格率分别为91.7%、93.9%、87.2%,均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并经过统计学分析,3种制备流程无差异。结论 3种制备流程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 陈文霞谭畅唐飞张玉敏陈小明申俊锋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
- 无偿献血者HIV初筛检测策略及确证结果对比分析
- 谭畅唐飞张玉敏
- 一种输血加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血加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箱和升降杆,所述加热箱位于升降杆的一侧,所述升降杆的表面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加热箱的内底壁部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
- 张玉敏张连刚罗旭
- 文献传递
- 一种输血科用配血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血科用配血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和冷却管,所述电机顶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试管夹具,所述试管夹具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主轴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压板和安装...
- 张连刚罗旭张玉敏
- 文献传递
- 无偿献血者HIV初筛检测策略及确证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和核酸检测(NAT)并行的模式,同时结合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结果,全面评估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15年5月~2016年7月281例ELISA呈反应性标本,分析2种ELISA初筛试剂、NAT及WB检测结果。结果①ELISA初筛试验:281例标本中S/CO≥1的万泰试剂110例,伯乐试剂156例;S/CO值0.75~1.0中万泰试剂20例,伯乐试剂39例;②WB检测结果:阳性27例,不确定12例,阴性242例。初筛检测S/CO值在0.75~1.0的所有标本,经WB检测没有阳性结果;③NAT检测结果:49例核酸阳性,232例核酸阴性。结论两种ELISA初筛试剂检测标本反应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处于强反应性水平时,NAT及WB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ELISA弱反应性标本中2种方法的符合率较低,减掉1遍ELISA对检测试剂和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献血前的招募、征询工作应加强,确保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谭畅申俊锋唐飞陈文霞张玉敏
- 关键词:HIV酶联免疫检测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