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亮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被引量:5
- 1996年
- 中国农业地理是在不断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继承发扬古代农业研究中地理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并通过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地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地理思想形成时期;(2)西方具有近代科学特征的农业地理学引进与中国农业地理学初创时期;(3)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地理发展时期;(4)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地理研究振兴时期。中国农业地理伴随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正在走向技术化、应用化和工程化,并出现新的综合化和理论化趋势。
- 周立三吴楚材张海亮
-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经济协作及型式被引量:1
- 1997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民族关系面临向经济发展方面的转型。各民族及地区之间形成地域性民族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形成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和民族优势。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协作、缩小差距、共同发展。本文还分析了各民族立足优势出现的经济协作型式。
- 张海亮
-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族
-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条件和对策
- 1998年
- 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自1978年到1995年底,新疆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年产量增幅中的贡献率为36.1%。新疆棉花生产迅猛发展的因素有:我国棉花宏观布局调整;宜棉花生态环境;水土资源潜力优势;粮经矛盾较小;种棉比较效益明显;购销体制因素;财税体制因素等。本文认为,新疆棉区在现有的利用水平下,农田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已趋饱和;棉花生产通过结构调整扩大面积潜力不大;发展的方式应以节水型、内涵式兼顾外延开发以及“以棉为主多业经营,综合开发”模式为主。
- 张海亮吴楚材
- 关键词:棉花栽培
- 中国干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在中国,非农经济发展迅速,国发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尤其是对高质量的耕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导致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进入调整和产业空间拓展时期,特别是农业结构宏观地域调整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 张海亮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
-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分析
- 1997年
-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内部差异十分明显,经济的主体——民族构成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虽然以资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共性,并被认为是东部经济结构体系在该地区的延续,但是,反映地区经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族经济,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故实现地区经济的整合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也是实现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源于一、三产业的地域性。在当前发展区域经济的主流中,应当善于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经济潜力,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从而丢失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我们在区域分工和区域竞争中的潜力。
- 张海亮
- 新疆棉花生产条件和问题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新疆棉花生产经历了恢复生产、徘徊波动及迅速发展三个过程,至90年代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新疆棉花生产的条件、发展潜力及市场供需状况,指出棉花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张海亮广新菊
- 关键词:棉花生产种植面积
-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被引量:6
- 1997年
- 张海亮吴楚材陈家其
- 关键词:棉花生产生态环境
-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被引量:9
- 1997年
-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张海亮,张落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之间差距的存在既是历史的、现在的,也是未来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认识差距、利用差距、调控差距、建立效率型差距,才是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持续稳定发展的正确方向。发展西部...
- 张海亮张落成
-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东西部合作
- 依托资源优势 组建支柱产业群体──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思考
- 1997年
- 张落成张海亮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思被引量:4
- 1997年
- 张海亮吴楚材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