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权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夏玉米
  • 2篇叶片
  • 2篇深耕
  • 2篇土壤
  • 2篇作物
  • 1篇旋耕
  • 1篇旋耕播种
  • 1篇叶片衰老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破坏
  • 1篇生育
  • 1篇衰老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坚实度
  • 1篇子粒
  • 1篇子粒产量
  • 1篇作物残茬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权
  • 2篇付国占
  • 2篇焦念元
  • 1篇尹飞
  • 1篇张前进
  • 1篇张新
  • 1篇张莉
  • 1篇庞靖
  • 1篇郭书亚
  • 1篇李晓霞
  • 1篇王振华
  • 1篇李潮海
  • 1篇顾顺芳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隔年深耕对土壤肥力及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试验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34°36′N,112°24′E)进行。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年常规+秸秆不还田、隔年深耕+秸秆不还田、两年深耕+秸秆不还田、两...
张权
关键词:土壤肥力夏玉米作物产量生长发育
宁夏固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土壤机械化耕作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传统耕作对于生态环境破...
张权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耕作技术旋耕播种免耕播种作物残茬覆盖生态环境破坏
文献传递
一种便携式的土壤坚实度检测装置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耕深检测装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耕作深度的检测精度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的土壤坚实度检测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螺纹套杆、缸体、连接件、压力传感器、探针、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储...
庞靖陈城李晓霞张权吕振阳
文献传递
轮耕对豫南雨养区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寻求豫南雨养区适宜的土壤耕作制度,秸秆处理方式设连续4年秸秆覆盖还田与秸秆清除2个处理,土壤耕作方式设4年间隔深松、4年免耕、3年深松+1年免耕和3年免耕+1年深松4个处理,共8个处理组合,研究秸秆处理和基本土壤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和连续3年深松基础上免耕、连续3年免耕基础上深松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衰老进程,提高花后干物质生产量、经济系数和籽粒产量。秸秆覆盖还田比不盖还田产量平均提高10.68%;3年深松后1年免耕比4年深松平均增产2.60%;3年免耕后1年深松比4年免耕增产4.21%;秸秆覆盖还田结合3年深松后1年免耕比4年免耕秸秆不还田增产23.32%。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秸秆处理方式和耕作方式及其两者的互作对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顾顺芳王振华张新张前进郭书亚张权焦念元尹飞付国占
关键词:轮耕夏玉米衰老
隔年深耕对夏玉米花后叶片衰老和子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区夏玉米开花后叶片衰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隔年深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叶片各生育期SOD、POD活性,且MDA含量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维持了叶片后期较高的生理功能,最终产量表现为秸秆还田与隔年深耕相结合时产量高于其他处理,起到良好的增产效果。
张权张莉焦念元李潮海付国占
关键词:夏玉米子粒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